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小城市流动摊贩治理路径分析
范文 王晓燕+刘中
摘要:流动摊贩治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治理理论中治理的主体多元化、主体间权利的互相依赖性和互动性等内容对城市流动摊贩的治理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四川省广安市为例,对当地流动摊贩治理进行了一定范围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并对其现状、特征及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广安市城市治理的现状,结合国际国内一些地方的治理经验,就中小城市流动摊贩治理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城市 流动摊贩 治理
随着城市化在全国范围内的飞速推进,城市人口激增,一些缺乏劳动技能、失业下岗的群体为了维持基本生活,未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就在城市人流较多的公共场所以活动摊架或各种车辆为工具,从事日常货物买卖或者从事低技能劳动服务。流动摊贩最主要的特征是无正当经营许可、无固定注册资本、无固定经营场所、无固定经营人员、无固定经营时间等。流动摊贩广泛存在于我国城市街道、车站等公共场所中,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为市民提供了生活便利,但也带来不少社会问题。流动摊贩的治理问题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引起普遍重视,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如何有效治理流动摊贩仍然面临不少困难。
一、中小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现状及特点
我国目前对流动摊贩的治理研究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上,研究样本单一,缺少对中小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实证分析。本文以广安市为例,使得研究样本呈现丰富性,并对其他同类型城市相关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广安市流动摊贩现状调查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四川省毗邻重庆最近的一个地级市,是四川进入三峡经济区的东大门。广安市1993年7月设立地区,1998年7月撤地设市,属省辖地级市,下辖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前锋区、代管华蓥市。广安市辖区面积6344平方公里,总人口472万,广安城区有金安大道、建安南路、思源大道等15条主干道,以及民安中街、广宁南路、环溪一路等30条非主干道。市区面积1536平方千米,人口123万。
为了解广安市流动摊贩的实际生存现状和居民态度,根据广安市区流动摊贩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选择广安市区的金安大道、建安南路、思源大道、万盛街等四条流动摊贩集中、人流量大的地点作为主要调查区域,分别对流动摊贩和附近居民进行了一定范围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共计发放100份问卷,其中流动摊贩60份,附近居民40份。经回收整理,分别得到有效问卷54份和36份。相关数据及结论如下:
1.流动摊贩经营群体的弱势性
根据对广安市区流动摊贩的现场访问和问卷调查得知,从事流动摊贩的人员主要为“4050”的下岗人员或本地失地农民,各年龄段占比如表所示表1。
并且从业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初中文化占比达47.7%,小学及以下比重为38.2%,高中及以上仅占14.1%。从业者又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二是失地进城谋生的农民,三是文化低缺乏技能的人,四是贴补家用的退休人员。这四类经营人员的共同特征是:因各类原因缺乏就业机会而处于社会弱势地位,通过经营流动摊贩长期或者暂时维持生计,如表2所示。
2.流动摊贩经营内容的多样性
据调查,广安市摊贩经营的主要内容是流动小吃饮食、流动水果蔬菜、流动衣物饰品贩卖以及少量的修车、修鞋等服务。众所周知,四川是全国著名的美食大省,小吃多样且名满天下,这决定了饮食在众多的流动经营行业中占据大部分份额,如表3所示。
3.流动摊贩经营时间的集中性
流动摊贩的经营时间与经营地点、经营内容相关联。例如,在公交站牌、地铁口摆摊的商贩,会选择上下班集中的时间段,而学校附近的商贩会选择学生上学、放学时间经营,而提供修鞋、修车服务的商贩则会选择较为固定的地点全天经营。
上述流动摊贩经营人员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流动摊贩的存在,在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流动摊贩的存在有一定的必要性。
4.居民对流动摊贩的认可度较高
为得到对流动摊贩的全面认识,同时也为了解流动摊贩存在的客观原因,本次调查对流动摊贩集中地区附近居民对流动摊贩的态度认知也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抽样问卷,结果如下:91%的居民认为流动摊贩有存在的必要性,而认为应该禁止流动摊贩的居民占比仅有9%;就居民从流动摊贩购买商品的情况看,大部分居民都表示有过购买经历,其中偶尔购买的居民比重占53.1%,经常买的占比35.1%,只有11.8%的居民没有过类似经历。
这说明,流动摊贩的存在方便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主要是因为流动摊贩从事行业基本上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与超市、商场相比有较大的价格优势,满足了较低购买力人群的消费需求。
(二)广安市流动摊贩治理的效果
根据国务院及其法制办相关文件,2002年,广安市人民政府制定下发了《广安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对广安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作了具体规范。这些举措使得广安市的流动摊贩治理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流动摊贩的秩序性增强,广安市城管“暴力执法”等现象减少,然而,广安市流动摊贩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摊贩和城市管理者的矛盾依然存在。本次调查从市容环境卫生、质量问题、影响治安、妨碍交通和国家税收损失等几个方面设计了相关问题,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到,市容环境卫生和妨碍交通这两项比重分别占60.9%和22.1%,是流动摊贩造成的主要负面影响,而产品质量问题只占8%,治安和税收两个方面分别占6.3%和2.7%,如表4所示。

概括而言,广安市流动摊贩治理的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治理范围广,次数多
流动摊贩的活跃存在并非城市管理人员的不作为,恰恰相反,不同中小城市都态度积极的对流动摊贩问题进行整治。拿四川省广安市来说,城管执法机构几乎每年都会对流动摊贩问题进行专项或者联合整治,2009年,针对流动摊贩应变性强、反复性大的特点,广安市城管执法局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民生;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方针,综合治理流动摊贩的管理“顽症”,实现了“五个转变”。2012年广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印发《流动摊贩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2014年广安市实施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流动摊贩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但治理效果不显著,治标不治本。
2. 不断探索新的执法方式
由于我国中小城市流动摊贩问题面临着“久治不愈”的困境,不同城市开始转变思想,实施新的管理方式。如江苏省宿迁市和广安市采取“女性执法、微笑执法”的方式,苏州市采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方式,很多城市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在本地区也实行“分区管理”的方式,获得了群众和摊贩的认同。
3.治理以“突击式”的执法方式为主
不同城市对其治理的方式与程度存在差异。“突击式”的执法方式由于其本身的行为特征而被人们形象地戏称为“猫鼠游戏”,具有“游击战”的显著特性,治标不治本,不能长期维持治理效果的弊端。
(三)广安市流动摊贩治理中的问题分析
总体而言,广大中小城市在流动摊贩治理中治理范围广、次数多,但收效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执法体系滞后,执法依据不足
由于中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内还没有一部具体的独立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律法规,因此“借法执法”的现象普遍存在,广安市也不例外,其他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其执法依据的主要来源,这就导致了对流动摊贩管理的主管单位不统一,无益于执法协调,直接导致了执法的低效率。
2.执法形式单一,治标不治本
城管执法形式单一不单单是广安市城市治理中突出的问题,在全国的其他中小城市也普遍存在此类问题,这里所说的执法形式单一主要是指城管执法所采用的“突击式”的执法方式,即在摊贩没有预见或者躲避不及的时候突然临时检查,治标不治本,而且极易引起执法人员和摊贩的冲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有序。虽然广安市目前存在女子执法中队,该中队在2013年也被评为“巾帼文明岗”以及“青年文明号”,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广安市执法形式单一的现状。
3.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乏权威性
一个好的执法者不仅可以贯彻实施法律,更能用法律引导人民遵守法律。虽然广安市近年来暴力执法等不文明执法现象在不断减少,但有些执法人员仍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执法质量。同时,依据国务院法制办和四川省政府的相关规定,相关执法人员必须是公务员,而目前多数行政执法人员却是劳务派遣制的“临时工”,导致行政执法行为缺乏足够权威。
综上所述,广安市流动摊贩的治理需要不断完善执法体系,避免城管执法的单一模式,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同时,还需要社区组织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和不懈努力,才能推动摊贩问题的妥善解决。
二、中小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经验借鉴
城市流动摊贩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城市现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流动摊贩治理的方式各有其特色。中小城市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其治理经验,从中获得启发,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一)国外摊贩治理的经验借鉴
1.“美国式”治理模式
美国对于流动摊贩采用了宽容、温和的治理方式。摊贩需要对“许可证”进行实名申请,分长期和短期两种,申请手续简单便捷。摊贩经营时间灵活、地点丰富,摊贩可以长期经营,也可以业余摆摊,地点也可以车站、码头、公园等公共场合。警察就是唯一的执法人员,负责保护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和地区交通。美国的这种“实名申请”的治理方式启示我们,中小城市流动摊贩治理问题要逐渐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这样目前我国摊贩存在的流动性、无序性等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2.“韩国式”治理模式
韩国在摊贩治理问题上采用“分区式”的管理方法。将市区划分为非贩卖区,指将严重影响市容和交通的地段,如主干道、火车站、广场等。第二类是相对禁止区域,指妨碍程度较小的地区,严加控制。第三类是鼓励引导区域,如城市中心外围的空地、绿地和传统市场内的道路等。“韩国式”的分区治理模式启示我们,对中小城市的流动摊贩治理要实事求是,要根据本地区的交通状况、公共场所分布等现状,合理划分流动摊贩经营区域。
3.“印度式”治理模式
印度对流动摊贩的治理独具特色,主要措施有两种,一是承认流动摊贩在促进当地商业繁荣方面的积极作用,赋予其合法地位并划分出适当的经营区域,二是建立起当地政府、警察、商会、摊贩组织、社区相互制约平衡的管理机制,促使各个团体之间的协同合作,从而促进城市的长治久安。印度的这种对流动摊贩的治理方式既体现了“管理”又体现了“鼓励”,启示我们中小城市在治理中要给予摊贩们充分的“话语权”,积极听取他们的利益诉求。
4.“泰国式”治理模式
泰国的摊贩治理方式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有效的尝试。泰国政府奉行保护摊贩利益的政策,在泰国,小商小贩可以自由的设点摆摊,采用这种放任性的政策选择的国家,政府对流动摊贩的治理理念是重视弱势群体的生存权。一方面,政府对此类自力更生型的流动摊贩经营会给予一定的包容和保护;另一方面,政府也在试图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来减少流动摊贩的数量。泰国的这种自由放任的管理模式启示我们,中小城市流动摊贩问题存在的背后,有很多深刻的社会原因,摊贩作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城市管理机关应该充分考虑其生存问题,不可简单的强制取缔。
另外,还有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对流动摊贩的卫生管理采取了有效举措。政府要求摊贩经营者保持经营场所的整洁、不占道,政府为其提供可饮用水源进行卫生清洁,提供手推车制作补助,不定期检查食品安全等。非洲的毛里求斯采取的有效做法是对摊贩经营者进行食品卫生学课程的培训。这些举措,都有效地引导和规范了流动摊贩的经营活动。
(二)国外摊贩治理的经验借鉴
1.香港地区治理模式
我国香港地区的做法是实现流动摊贩“牌照制度”管理。即按街区交通情况及市民的日常需要,确定固定摊位和流动摊位数目,颁发固定牌照和流动牌照,采用公开竞拍形式。香港地区的执法方式类似于美国,都是通过发放牌照的方式来规范流动摊贩的存在,促使摊贩和谐、有序发展。
2.温州地区的治理模式
温州市作为中国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流动摊贩问题更是难以避免。早在2011年温州市就开始推行《温州市区流动摊点临时疏导点设置和管理标准(试行)》,有了自己独特的管理城市流动摊贩的方法。温州市立足“堵疏结合、以堵为主”的工作思路,按照区域功能、道路等级、管理步骤,明确具体区域或道路,每年按照城市发展调整,结合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化管理。像韩国一样,温州市的执法模式虽然也采用了分区管理的方式,但整体偏向于对流动摊贩采取严格的态度,以堵为主,这启示我们中小城市的流动摊贩治理缺少不了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严格的态度有利于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苏州地区的治理模式
苏州市对流动摊贩问题是采取“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治理模式,流动摊贩有其生存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条件,所以对其要因势利导。苏州市按照“主干道和重点地区严禁、次干道严控、内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规范”的总体思路,结合苏州市的实际情况,新建了便民早餐点、地产时令瓜果临时销售点等。与温州市不同的是,苏州市在对待流动摊贩问题上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以疏为主,让公众和流动摊贩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这启示我们,在中小城市流动摊贩治理问题中还要采用高压怀柔的策略,有打击,又要有包容。
4.济南、贵阳等城市的探索
对流动摊贩的管理,执法者与流动摊贩由对抗转为合作,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思路的转变。2011年,济南、贵阳等城市探索城管“柔情路线”,由“为城市管理人民”向“为人民管理城市”转变,受到摊贩和市民的一致好评。贵阳市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对临时占道摊位,将按“不影响市容市貌、不影响消防安全、不影响道路交通、不影响市民生活”的原则,相对集中规范设置,为摊贩保留在城市的生存空间。目前,首期临时占道摊区已步入正轨,共安置低保户、下岗困难职工等5000 余人。2011年1 月15 日,济南市城市管理局挂牌成立,并确立了“为人民管理城市”的全新理念,在方式上灵活创新。例如设置临时销售点,酝酿推出了“地图管理法”:“西瓜地图”、“便民自行车摊地图”、“便民报摊地图”等。同时,济南开展的一系列“百姓城管”行动也被专家认为是城市管理“济南模式”的一大亮点,逐步形成了群众共建、共管、共创文明城市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曹现强认为,“济南模式”成功化解了“城市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管理效果持续恶化”这一悖论,改变和扭转了政府单一主体、管理部门分割、行政手段为主、被动反应式的传统城市管理方式,已成为我国转型时期城市管理的一种新范式。
三、中小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中小城市流动摊贩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实践、探索。结合当前我国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现状,以及借鉴国内外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经验,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城管执法法律体系,创新城管执法方式
治理流动摊贩比较有经验的国家,基本具备相对完备的法律,对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及管理方式有详细规定。如日本在城市管理方面制定了《轻犯罪法》(1958年制定,1983年修订)。轻犯罪行为包括乱买卖、乱停靠等共计34项。纽约市政府专门制定了《纽约市摊贩管理条例》和《摊贩保护第一修正案》,从摊贩经营许可条件、营业时间、地点、摊位结构、食品卫生要求、操作规范等方面,以明确规章制度规范街头小贩的行为。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也相继出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流动摊贩管理的相关文件和法规,例如上海市《城市设摊导则》(2007),《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办法》(2015),《广州市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管理试行办法》(2011),《北京市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办法》(2013),杭州市《流动摊贩(便民服务)疏导点设置与管理工作指导意见》(2014)等,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另外,执法方式需要不断创新。“突击式”的城管执法在我国比较普遍,经常采用围追堵截等方式,执法方式粗暴、单一。这要求城管执法人员在借鉴国内外摊贩治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执法手段,反复探索和验证,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现状的执法方式。
(二)加强行业自律,从自身获得突破
流动摊贩之所以被很多国家的政策所限制或取缔,这和流动摊贩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有的城市的流动摊贩不顾及市容市貌,乱扔垃圾,随意摆摊设点,造成了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这就要求流动摊贩建立地区性质的摊贩行业协会或者管理机构,加强行业自律,实现摊贩“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2004年,印度政府通过了《街头小贩国家政策》,认可了流动摊贩的合法性地位,以有序化的管理法规对流动摊贩加以管理。韩国的摊贩协会在增进政府与摊贩之间的沟通协作、维护摊贩合法权益、实行摊贩自治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成立流动摊贩行业协会有利于摊贩自身利益的维护,使得摊贩有统一的渠道和路径和外界交流、沟通,从而获得话语权。如果摊贩们的利益诉求是通过暴力或者其他不文明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会贬低摊贩形象,更容易导致摊贩与执法人员的矛盾,而且摊贩零散的利益呼吁的声音不太容易引起社会和政府机关的普遍关注,只有建立摊贩行业协会,才能发出关注“最强音”。广安市在此种举措中已迈出自己的步伐,如探索成立“流动商户之家”,通过选举流动商贩代表,定期组织代表开展座谈交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和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商贩和城管双方从对抗走向对话,逐步打破城市管理中的困境。
(三)发挥社区和自治组织在流动摊贩治理中的作用
社区治理的出现与国家治理的出现的原理一样,基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然而社区可以做市场和政府不能做的。根据公共治理理论,治理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只要权力是得到公众认可的其他部门或组织都可以成为治理的主体。在城市治理问题上,居民委员会就是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典型代表。应确立城市居民委员会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积极发挥其参与社区治理的功能。居民委员会可以经政府有关部门和社区居民的同意后,按照相关城市规划,允许一部分合适的摊贩进入社区提供便民服务,或者在不影响交通秩序的空闲地方摆摊设点。
同时,还应积极培育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发挥其在流动摊贩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使其在流动摊贩中发挥灵活性、便利性特点,加强与流动摊贩的沟通与引导,协调政府、社区、市民和摊贩之间的关系,维护流动摊贩的合法权益。这样不仅为本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便利,也为很多缺少劳动技能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流动摊贩也就不再是城市治理中的“问题”,而是社区和谐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的存在和现象。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6-17.
[2] 张燕平.城市治理脏乱公共管理体系的构建——以贵阳市“整脏治乱”公共管理体系构建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644805. htm.
[4] 严苏桐.中小城市流动摊贩的治理: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
[5] 张国平,章灿钢.城市流动摊贩管理:治理模式的转型与实现条件[J].晋阳学刊,2008-5.
[6] 李慧.我国城管执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7] 高秉雄,张江涛.公共治理:理论缘起与模式变迁[J].社会主义研究,2010(6).
[8] 夏建中.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2).
[9] 广安市政府网站.http://www.guang-an.gov.cn/.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