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刑侦指纹痕迹检验的管理与运用 |
范文 | 殷兵 摘要:指纹痕迹检验属于一种取证手段,在犯罪现场勘查技术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帮助刑侦人员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为案件侦破提供决定性的证据。本文以自身工作经验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及其管理,并对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在侦破案件中的作用以及技术上的突破进行了阐述,以供广大学者参考。 关键词:指纹痕迹检验 刑侦技术 运用 中图分类号:D631.2 文献标识码:A 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人的指纹受到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影响,虽然每个人都有指纹,但是每个人的指纹各不相同,可以说每个人独有的印记就是指纹,由于这个特殊性指纹成为刑侦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刑侦技术人员对指纹的收集、检验、管理及运用对及时锁定犯罪嫌疑人具有关键作用。 一、指纹痕迹检验技术 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在整个案件侦破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刑侦人员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从犯罪现场收集犯罪嫌疑人的指纹,并将其与指纹档案库存中的指纹进行对比,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锁定犯罪嫌疑人的效率,毕竟也会遇到指纹库存当中还没有的指纹记录,但是已经能明确方向,因此,总的来说加快了案件侦破的效率。指纹痕迹检验技术随着时代发展与不断实践日益完善,指纹检验技术整个运作过程是:发现指纹、提取指纹、管理保存指纹、对比指纹。人的手掌表皮布满了汗腺,人用手接触其他物体的过程中,手指上汗腺会自然分泌在所接触的物体上。从汗腺的成分来分析,其中水是主要成分,但是还掺杂了其他物质,如无机盐、蛋白质、尿素等等。这些成分能够将汗腺变得很黏稠,因此,汗腺非常容易占到其他物质,像一些细小的微粒与灰尘。黏稠物一旦达到一定的标准,通过目前的科学技术便能捕捉到指纹肉眼。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无法直接捕捉指纹肉眼,通常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如非吸收水性物品,金属、塑胶、玻璃等等这些物质,就需要借助物理技术来捕捉并检验,如常见的粉末法。如果指纹遗漏在吸水性比较强的物体上,刑侦人员可以采用化学检验技术,利用化学原理将指纹显现出来并提取。综上所述,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对于案件侦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证据上也是属于非常有分量的。指纹痕迹检验技术与案件相关信息结合,如案件信息提供现场可能出现人或者人数,他们做过什么,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可以结合这些资料还能降进一步显示犯罪嫌疑人的信息。指纹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印记,越来越多的刑侦单位也认识到了指纹检验技术的现实意义,也愿意在这方面的研究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而提高案件侦破的效率。 二、刑侦案件侦破过程中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的作用 古今中外刑事案件总会发生,随着时代的进步,刑事案件的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很多高智商的犯罪嫌疑人利用指纹检验技术上的漏洞给刑事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刑侦技术人员也不会怠慢一直坚持不断完善与加强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的研究,通过其痕迹检验犯罪现场所遗留下来的证据。以手的纹路为例,通过化学试剂Ninhydrin、silvernitrate能将指纹显现出来,然后进行保存。还可以通过高真空镀膜、荧光喷雾也能将这类指纹显现出来。无论什么情况什么时间,人只要接触过物体,便会有指纹留在这些物体上面,必须要在专业的检验技术的配合下才能将之显现出来。刑事案件侦查时,刑侦技术人员利用相应的方式,如物理手段、化学方式,还可以通过现象技术,将犯罪嫌疑人接触过的物体上面的指纹进行还原并采集。刑侦技术人员在犯罪现场提取现场遗留的指纹,通过对指纹的检验才能进一步推动案件侦破的进程,以便于找出更有利的线索。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技术人员会第一时间到犯罪现场收集指纹并及时存档对比,这样刑侦人员在这些技术支持下便能及时得到有关嫌疑人的相关资料与信息,用于身份鉴别。指纹档案是根据左右手顺序,按照大拇指、食指、中指等顺序依次排列,并标明编号,准确、完整、详细的记录在档案中,这些资料在刑侦案件侦查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指纹是每一个人独有的印记,指纹是唯一的,相同的指纹出现几率几乎为零,这些客观因素的独有性让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配套的设施与技术在实践中也得到完善与改变。 人在活动中手掌会无意的接触到很多物体,手指皮肤纹路会遗留在这些物体上,我们称之为指纹,也就是刑侦人员在犯罪现场所采集的痕迹之一。观察指纹分析得知指纹也有几种不同的类型:斗形纹,有螺纹线或者同心圆;箕形纹,纹线从一边开口类似一个簸箕;弓弦纹,纹线类似于弓一样。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长短多少也不同。指纹相同的几率几乎是零。胎儿第三个月或者第四个月便开始产生指纹了,六个月的时候几乎已经全部形成了指纹,婴儿成长过程中,指纹只是增大与放粗,但是纹路是永远不会变的。整个发育过程中,表皮、真皮、基质层虽然都在不断生长,但是柔软的皮下组织成长的速度比较快,相对比较坚硬表皮组织成长的速度稍微会慢些,成长速度的差异性会对表皮产生的持续的上顶压力,导致成长的比较慢的表皮向内层组织收缩塌陷,而且还会慢慢变弯并且打皱,从而降低皮下组织施加给它的压力。这种生长的规律导致表皮变得弯弯曲曲,并且形成纹路,定型之后永远都不会产生变化,直到发育过程终止。由此可见,指纹可以说是“证据之首”。指纹档案管理是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开展的基础,指纹档案管理主要针对无名尸体、具有前科的犯罪嫌疑人等等情况的身份鉴定。 三、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的储存管理与运用发展 (一)指纹信息储存技术及其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刑侦技术人员早已经利用信息技术将指纹信息储存。利用计算技术将采集指纹与储存指纹进行对比与检索,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检索来说效率高了很多,也更加准确。加之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安全度的提高,通过网络资源共享让各地区的指纹档案能够互相使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共享的指纹档案进行对比与检索,对于刑侦办案人员来说是“如虎添翼”。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有了第一台指纹自动识别系统,通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成功侦破的案件也是不计其数,如非常震撼的周克华持枪抢劫案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过亿人次的指纹储存数据,并且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了全国公安网络便捷查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安机关办案的效率。 (二)无机盐残留物检验技术 通过前文的分析得知,人的指纹痕迹当中有很多的成分,这些成分都属于化学物质。高温环境很多有机物质都会被毁坏,能留下的痕迹几乎没有。但是,通过前文我们知道指纹痕迹由于汗腺反应出来的,其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成分,无机盐在化学领域当中属于较为稳定的化学物质,通常情况下不会被毁坏,即是在高温环境下无机盐的化学结构也很难被破坏,并且不会被其他物质所分解,实践来看保存率相当高的。例如:不法分子无意间触碰到了金属物体,指纹痕迹当中的无机成分就会遗留在金属物体上,即使现场出现大火也不会轻易被烧毁。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刑侦技术人员需要借助指纹痕迹检验仪器对金属物体进行盐分扫描,将数据收集之后并转入电脑进行对应的化学成分分析,然后借助相关技术恢复无机盐的痕迹,这样就能将金属物体上的指纹显现出来,然后在输入到指纹档案中进行对比与检索。 (三)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及管理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化属于典型的模式识别系统,主要功能是获取指纹图像、处理指纹图像、指纹图像特征提取与对比等等功能模块。通过专业的指纹采集仪器将集体指纹图像有效集中起来,指纹采集的主要仪器有:压感式采集式、电容式采集式、活体光学采集式。以指纹面积采集角度来分析大致可以分为平面捺印指纹与滚动捺印指纹,我国公安机关目前采用最多的方式滚动捺印指纹。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刑科所)研制成功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符合我国刑侦部门实际需要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现在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化来做指纹检索工作,一般只需要5分钟便可以看到结果。刑侦技术人员从犯罪现场寻找并提取出来的指纹,无论指纹比较模糊,还是不够完整,甚至指纹已经变形或者被肆意破坏的,只要收集起来并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当中输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对比出有同样指纹的犯罪嫌疑的相关信息,或者也能及时了解到库存指纹当中没有指纹记录,这样也能帮助公安机关办案人员明确办案方向,及时改变办案路线。例如:在侦破鹿宪洲抢劫运钞车系列案等重大刑事案件过程中,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提供了极大帮助。当前,我国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全国各个地区开始推广并建立了配套的设施,同时还拥有了极大的前科指纹档案数据,大部分地区都能直接贡献这套数据实现远程对比。通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使用,北京市在1999年就破获案件117起,到目前为止也帮助公安机关破获了上百起刑事案件,从全国范围来看,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推出到现在,帮助破获的刑事案件已经超过1万起,所挽回的经济损失已达到亿元。 (四)指纹显现技术 光学手段:主要用于陈旧指纹检测,尤其是针对有犯罪经验的不法分子将指纹故意清洗的情况,通过多波段光源拍照技术就可以将指纹直接采集。宁海得林法,将试剂喷在检体上,与身体分泌物的氨基酸产生反应后,会呈现出紫色的指纹。萤光试剂法,萤光氨与邻苯二醛几乎马上与指纹残留物的蛋白质或氨基酸作用,产生高萤光性指纹,此试剂可以用在彩色物品的表面。采集证据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如三秒胶法,即利用氰丙烯酸酯的气体与水和氨基酸分子反应而产生指纹。 参考文献: [1] 段立军,陈露. 关于指纹痕迹检验的刑侦技术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42- 43. [2] 杨昌挺. 指纹痕迹检验刑侦技术的运用与相关阐述[J]. 法制博览,2016(05):167+166. [3] 刘易灵. 刑事技术中指纹痕迹的检验及技术创新[J]. 法制与社会,2016(18):273+292. [4] 王磊,赵凌燕. 指纹痕迹检验在案件侦破中应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163- 16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