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海峡两岸高校会计学课程设置对比研究
范文 杨筱倩
摘要: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会计学课程的改革步伐,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改变了会计学课程的配置,不同地区的高校对于会计学课程设置受到地区的差异性影响也有所不同。文章主要研究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对于会计学课程的设置问题。笔者从两岸的会计教育现状出发,简单介绍了两岸的会计学课程设置,并对两岸高校的会计学课程进行了对比,讨论了两岸的会计学核心课程。期望通过对两岸高校会计学课程的讨论和对比,促进会计学课程设置的优化。
关键词:海峡两岸 高校 会计学课程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教育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2013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已达到699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为了更好地应对就业困难,大学生需要在毕业之前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考虑自己需要学习的专业,并积极考取各项资格证,以便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竞争的筹码。但事实上,高校本身应该在课程安排上进行调整,促使学生从高校获得更多的实践技能。
一、海峡两岸高校会计教育的现状
会计是高校中十分重要的专业,海峡两岸对于这一专业的重要性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应该说,两岸在会计学教育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台湾地区教育界认为,专业技能比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重要一些。而在中国大陆,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认为现阶段的会计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所存在的问题是较为严重的,其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过于重复以及相关实验教材的缺少等。此外,大陆高校在会计教学上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无法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影响了会计的教学质量。而对于台湾地区来讲,台湾地区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则认为,他们当前所实行的会计教育在质量上并没有太大的缺陷,但也有改善的空间,其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班级人数上。他们希望通过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班级中的人数应该适当缩减。
二、海峡两岸高校会计学的课程设置
目前,大陆高校在会计学的课程设置上存在两种主要的模式,一种是不管是在课程的内容上,还是在名称上都受到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做法的影响,继承了很多传统模式。例如,在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设置格局上都沿用了传统模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在会计专业的理论体系之上,根据我国不同的行业和部门设置与之相配套的会计学。另一种则是在课程名称、内容以及门类等方面的设置上,由于过多地吸收了西方高校的做法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使我国会计学课程在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上述两种课程设置模式,都具有其本身的优势与缺点。传统课程设置模式通常用于企业所办的学校当中,其本身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是按照我国企业经济部门进行设置的,这样能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我国不同企业中经营活动的特点,所以更加容易掌握会计知识理论在企业中的使用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并且,由于是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都只是针对该企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很容易融入到该企业的工作环境中,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能力。当然,其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虽然学生在该企业能够发挥出很好的能力,但是一旦离开该企业之后便很难再发挥出其自身的能力。而改革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所具有的优势是不会重复会计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有利于学生掌握会计学相关的知识理论。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也具有很大的缺陷,其主要表现为虽然学生掌握了较为全面的会计知识,但是其在具体应用上的能力不如传统课程设置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就是说这种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培养太缺乏针对性。
台湾地区高校所采取的课程设置模式与大陆高校的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其所包含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审计学、会计原理、会计学、经济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由此可以看出,台湾地区的高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是较为全面的,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上各个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这些会计人才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但是,这种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其工作过程中,还需要熟悉该企业中的会计业务,甚至其所使用到的专业知识都不到所学的百分之十,其在企业中所需要的过渡时期较长。不过,此类人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企业,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
三、海峡两岸高校会计学的课程对比
综上所述,对海峡两岸高校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对比。
(一)基于通识课程角度的对比
据了解,台湾地区的很多大学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强制设置体育等方面的课程,却在课程中设置了用于服务学习的课程,这种情况在台湾地区的大学中较为常见。所谓服务学习主要是指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劳动服务。服务学习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也是一种具有创意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社会上的需求进行结合,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生活中,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服务学习这一课程的设置(或是称为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多正面的影响,其中包括:培训学生的自重、改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而在英语方面,英语教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和课程领域设置相关的英语课程,学生可以在学校的课程平台上进行相关英语知识的学习。这种英语学习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学习的优势,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另一种则是在专业课的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渗透。例如,台湾地区的大学在安排会计专业课程时,不仅有纯英文的课程教学,还采用了英文教科书、汉语的授课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大陆高校中却是难以见到的,是值得大陆高校学习的地方。
(二)基于专业课程角度的对比
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来讲,海峡两岸高校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台湾地区的大学所设置的核心课程较少,但是所占用的课时较多。而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台湾地区的大学所设置的选修课更加倾向于实务类的课程,例如评价及会计实务等,其所邀请的授课教师也都是会计领域的高端人才。这些课程的设置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白和了解注册会计师工作的思维和逻辑,掌握审计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使用,充分掌握会计实务的具体机制,并熟悉不同行业会计业务的特征。除此之外,台湾地区的大学还在选修课当中设置了研讨课程,以便学生能够针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讨论。研讨课程的设置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研讨课程的教师通过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通过互相合作去解决问题。而大陆高校在选修课程的设计上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置了多个方向,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其所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所以,专业选修课在设置过程中应当结合当下社会对于会计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会计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四、海峡两岸高校会计学课程对比所带来的启示
通过上述对我国海峡两岸高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上的对比分析,笔者从中得到了以下启示:首先,会计专业是一个侧重实务的专业,学校应当根据社会对于会计人员的具体要求去设置会计课程。当前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主要包括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良好的交际能力等,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以满足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其次,加强实务课程教学。实务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实务工作场景,引导学生通过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解决,在问题解决之后,可以针对学生所采取的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使学生能够发现各项解决措施的利与弊。此外,专业英语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当下却被很多高校忽略了。
总之,大学培养人才应当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其教学目的。会计专业是高校中重要的专业,也是市场需要的重要专业,高校应当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设置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海峡两岸高校在会计学课程设置上的异同,了解到台湾地区的大学在很多地方是值得大陆高校学习的,希望大陆高校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使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崔澜.关于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J].经济师,2014,01(03):249- 250.
[2] 王旭.海峡两岸高校会计学课程设置对比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5(09):105- 106.
[3] 周铁军,谭平平.海峡两岸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计划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5(10):1381- 1382,1395.
[4] 于谦龙,杨振轩.我国大陆、台湾高校会计学专业课布局及其学分配置分析[J].高教论坛,2014,04(11):26- 28.
[5] 吴虹雁,顾义军.论会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再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0,01(03):41- 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