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践探讨 |
范文 | 吴俊萍+彭小孟 摘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如何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笔者认为,除了入党的教育管理,其中一项重要的载体就是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本文将从高校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原则、形式和内容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党员 志愿服务 形式 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党中央在全体党员中组织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这一活动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如何创新教育载体,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是许多高校党建工作者在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组织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该活动通过组织大学生党员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教育全体学生党员树立宗旨意识,以实际行动传播正能量,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一、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背景和意义 虽然现在学生党组织发展十分强调党员质量,但依然会有一些“入党前积极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出现,有些学生党员在入党后组织纪律松散,党性意识薄弱。对于各级党组织来说,迫切需要一种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新平台和载体。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4〕6号)、中共江西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全省推行党员到社区(村)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制度的意见》(赣党建发〔2014〕3号)、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赣教党字〔2014〕57号)以及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的通知》(赣教党字〔2014〕66号)等文件先后提到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战斗力以及凝聚力。 二、高校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原则 (一)以自愿为前提 当代大学生党员生活在幸福年代,有不少人还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成长的,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社会事物和社会工作知之甚少。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党员,有责任、有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各级党组织应当激发大学生党员的自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党员投身到志愿服务当中去。 (二)发挥学生党员专业技术特长 组织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应该结合大学生党员的所学专业,利用大学生党员的专业资源,发挥专业优势,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参加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也使学生党员自身的价值得到实现,进而调动他们继续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志愿服务活动得到良性、有续发展。 (三)在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 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活动的落脚点是“服务”,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实现党员的人生价值。大学生党员不应该在志愿服务中获取任何劳动报酬,而应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三、高校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内容 (一)对大学生党员志愿者进行登记注册 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进行志愿服务登记,详细记录志愿者的个人信息、特长、志愿服务时间及意向,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信息库和服务质量认证机制,使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合法化、制度化、长效化。 (二)建立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校外服务基地 与有关单位开展合作共建活动,建设校内、农村、社区等党员志愿服务阵地。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将零散的志愿服务形成常规机制,做成常规性服务,明确服务场所、时间、内容和服务对象。重点开展以下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参加社会上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党员参加到社会志愿服务的行列,赴敬老院、社区开展实施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科技宣传、家电维修、义务劳动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社会上开展的大型活动也要积极参加配合。 二是协助服务基地进行党支部、团支部建设。帮助服务基地进行志愿服务档案整理、材料规范和程序培训等工作。 三是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突发情况,比如类似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适时引导大学生党员,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及时为困难地区群众捐款捐物。 四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是学生,首要职责是学习。所以,学校应该把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时间安排在课余时间、节假日以及寒暑假,以在时间上充分保证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三)大学生党员校内志愿服务设岗定责 一是帮助困难学生。这里所说的有困难学生,主要是指在经济、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通过开展校内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党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一帮一”、“一帮多”等帮扶形式,贴近困难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志愿服务。二是到低年级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助理。由基层党组织统一在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中选拔优秀的正式党员,到低年级担任班主任助理。每位党员班主任助理负责一至两个班级。主要负责所带班级入党申请人培养、推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预备党员考察等组织发展工作,指导团支部建设,培养学生干部。三是创建教室、寝室文明示范岗。学生党员在教室、寝室中要起文明示范作用,带头参加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创建活动,有责任带头搞好教室寝室卫生和人际关系。四是定期开展义务劳动。在教学楼、学生宿舍、校园内就近就便开展卫生大扫除,为各办公室、教研室、机房、资料室、学生寝室进行清洁整理。五是参加突击性任务。如大型活动、迎新、维稳等突击性任务。 (四)实行订单式志愿服务机制 秉承群众路线,进行订单式志愿服务机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根据群众个性化需求,制定服务菜单,让党员主动认领、自主选择,实现供需对接,提供精细化服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注册登记表上,提供大型活动、文体活动、义务劳动、迎新活动、到低年级担任班主任助理等志愿意向,学生党员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服务项目。 (五)大学生党员志愿考核考评机制 大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要填写“志愿服务登记卡”,记录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效果,并由服务单位进行签字、盖章。基层党组织设立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办公室,与服务单位沟通,了解党员在服务活动中的表现,并设专门负责人对志愿服务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生党员后续组织发展、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开展高校大学党员志愿服务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当前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创新平台,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志愿服务的精神,加强对活动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促进活动顺利健康开展,保证活动的实效。 (二)做好考核认定 参与活动的党员每人发放一张《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登记卡》,用于记录服务内容及志愿服务考核依据。工作过程中要注意采集和保存文字、图片等有关材料,由专人定期整理并放入专用卷宗,为活动的评议和总结积累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三)抓好典型宣传 各级党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报道,向学院网站、学校宣传部及校外宣传媒体提供宣传材料,及时做好动态性和经验性宣传报道,多角度反映活动实施的意义、进展情况及阶段性成果。 (四)强化统筹协调 各级党组织要及时制定各项工作的具体计划并抓好落实,遇到问题及时汇报。要加强工作的统筹协调,将本活动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密切结合,确保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进行。 (五)及时总结提高 各级党组织要及时发现、表彰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通过宣传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形成榜样激励作用,鼓励广大大学生党员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最终使此项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1] 黄英锋.党员志愿服务与创先争优[J].中国青年研究,2011(9):1. [2] 李维意,郭广伟.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6):76- 79. [3] 李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99. [4] 鹿存礼.志愿服务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员再教育[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6):61- 62. [5] 章洁.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2):77- 79. [6] 解进,郑松乔.强化长效机制 优化基础工程——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调查与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1):56- 59. [7] 曹慧群,毛近菲.基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6):53- 5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