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加强贵州县级党校科研工作的建议
范文 王文超
【摘 要】 “体制评估升格”使贵州县级党校事业即将迎来发展史上的新春天。此时,不但要正视机遇和挑战,更要从主要职责中找准并综合施策做强“内生动力”,推动贵州县级党校(行政学校)主业落到实处。
【关键词】 体制评估 县级党校 科研 师资 组织机构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县级党校(行政学校)是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训轮训最基层的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基层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发展滞后的贵州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应当正视机遇和困难,明晰主要职责,找准和做强“内生动力”,推动实现与新时期职责使命相称的办学实效。
一、贵州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县级党校普遍存在运转难维持、人才难稳定、教研难开展等困难。”贵州县级党校(行政学校)承担着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绝大部分工作任务,同时不断对诸多现实困难进行艰苦抗争,往往不能如期圆满完成办学任务。“贵州省委2013年提出‘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全省县级党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普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力争建成一批能够较好承担省内外党员干部专题教育培训任务的示范性县级党校”。2014年初正式启动旨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全省县级党校体制评估升格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省编委办、省委党校三家单位联合成立的“贵州省县(市、区)委党校体制升格评审委员会”承办评估升格具体工作。依照《贵州省县(市、区)委党校体制升格评审实施办法》及其评估指标体系,对省内各县级党校就当地党委对党校工作的重视和领导、领导班子建设、办学规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科研管理和科研水平、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等7大项指标50小项具体指标进行评估。评审合格者,将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审核、报批后,升格为副县级建制。”截至目前,贵州县级党校体制评估升格工作即将全面完成。毋庸置疑,通过体制评估升格,县级党校普遍显著改善了办学条件,破解了大量困难,整体建设水平取得质的跃升。但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尤其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困难恐怕不是“四年攻坚”就能够化解得好的。贵州各县市区的县级党校、县级行政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编制管理。没有科研份量的“照本宣科”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素质能力普遍较高的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校教育需求。随着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现实重大问题呈现出更多、更复杂、更俱挑战的变化趋势,县级党委主导的县域治理亟需包括县级党校在内的具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力的组织机构有效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实践证明:师资是党校教育实践的“主力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党校办学水平,并且培育和建强师资队伍尤其科研骨干力量是一个“长期积淀”的复杂过程。涉及专职教师的数量、专业门类、学历层次、年龄结构、教学经验、科研能力、科研平台、挂职经历、职称晋升、经费待遇保障等重要因素。而这些“重要因素”困难应当引起体制评估升格后的贵州县级党校的高度重视,抓住关键突破口,综合施策,厚植落实主业的师资基础。
二、贵州县级党校(行政学校)主要职责及其内在关系
要找到关键突破口,提升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工作能力水平就必须弄清楚其主要职责及职责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行政学院的主要职责是培训公务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政策研究人员,承办党委、政府举办的专题研讨班,开展多种形式的委托培训和合作培训;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行政、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开展决策咨询工作,主要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可见,县级党校(行政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简称“教”“研”“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时强调: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必须引导和促使学员努力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特别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党校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应当建立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释放真理的力量,揭示、尊重和应用规律,紧密结合主观客观条件,提出有助于化解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合理化建议。”“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同志2017年1月18日在中共中央党校教学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党校教员要讲出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就必须加大教学的科研含量,用科研创新成果深化教学,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及时安排那些教学针对性强的科研课题进课堂,加大教学评估中“学术支撑”指标的權重,真正形成重视教学科研含量的导向。”
因此,“教”“研”“咨”共同有机构成贵州县级党校(行政学校)主业,“教”是重心,“研”“咨”是重要,而“研”要通过“教”“咨”得到有效检验及成果应用并强化“教”“咨”,“教”“咨”同时又为“研”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研”主要是为“教”“咨”服务的,为“教”“咨”注入必要的活力和动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对其主要职责功能进行分类划分,即:“教”“咨”是目标型职能,而“研”是动力型职能。
三、做强贵州县级党校特色科研的举措建议
动力支撑整体效能。抓好和提升贵州县级党校(行政学校)的整体工作效能就应当科学构筑良好的“研”环境条件,确实保障“研”动力。
1. 领导重视县级党校骨干师资尤其科研队伍建设
领导重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保障条件。党校事业的成功也不例外。党校作为姓党的学校,开展工作必须讲政治规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必须宣传党的主张,必须宣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方法尤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必须科学研究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传承和弘扬包括党的优良传统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就对党校人尤其党校教师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业务要求、人格要求。发展滞后的贵州县级党校更需要“领导重视”来根本保证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成效不断。如何做到“领导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时指出: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过问党校工作,要到党校调研指导或与学员座谈,要选优配强党校领导班子;兼任党校校长的党委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职尽责,做到时间、精力、工作到位;各级组织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和服务工作,支持党校解决师资培养、基地建设、教学科研、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省、地州市、县的党委的领导机关应当以上率下,逐层传导长期高度重视县级党校事业发展的政治信号,始终把县级党校师资作为完成党和人民的事业的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尤其县级党委的领导机关必须配强县级党校领导班子,密切关注县级党校教师的“进”“用”“留”“转”“退”,对县级党校骨干教师的培养、使用、评价和待遇格外关切,对县级党校教师“教”“研”“咨”实绩进行动态掌握。贵州县级党校、县级行政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编制管理,这就原则要求县级党委、县级政府共同做到“领导重视”,将县级党校(行政学校)运转资金作为县级财政年度预算支出的独立子项。县级党校领导班子应当牢固树立和广泛践行“教师主体地位”的思想观念,将专职教师骨干尤其是科研骨干的培养、使用、评价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进行谋划和落实,真正让专职教师摆脱“两肩挑”“多肩挑”、专心扑在“教”“研”“咨”。
2. 完善和创新县级党校科研组织机构及制度机制
高效的科研工作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和配套制度机制来规范管理。县级党校应当设立科研委员会,负责全面落实科研工作制度,定期向校委会报告工作,直接管理科研科,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不设副主任,主任由分管“教”“研”“咨”的副校长担任,委员会的届期、成员数、成员选举办法由校委会确定,科研科科长必须由委员会成员担任。科研科具体负责通知在职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和整理汇总并向课题主管单位报送课题申报书,负责收集校级课题立项(开题)、结项(答辩)评审材料并向科研委员会提出评审时间建议,负责对在职教师完成校级或上级课题的完整评审材料的统一存档管理,负责定期统计全校在职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负责草拟年度全校科研统计分析报告,负责校级科研刊物的组稿,负责组织在职教师召开专项课题研讨会,负责联络县内机关事业单位以便协商确定科研课题和有关调研顺利展开。科研委员会负责组织草拟《在职教师落实科研任务的奖惩办法》《校级课题立项、结项的评审办法》《科研委员会换届选举的实施办法》《县内课题落实的协商办法》《校级科研成果层次的认定办法》《专项课题集体研讨的操作办法》《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咨询服务的认定办法》《校级科研刊物的办刊办法》《科研对外交流的实施办法》《科研人员守则》、《课题调研工作规范》等科研有关制度规范,并提交校委会议讨论通过之后以校的名义行文施行。
3. 培养和建强县级党校科研骨干队伍
创造工作平台让科研骨干能够得到锻造。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作为党校科研的主要领域。县级党校科研工作者坚持做好宣讲党的指导思想的“喉舌”、县级党委和政府决策的“智囊”,不仅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更应围绕县域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的重大现实问题扎实科学研究。县级党校应当主动联络县级党委、县级政府的领导机关及其职能部门尤其是乡镇街道,对接协调科研课题申报、经费保障、调研支持、立项结项审批等相关重要事项,形成以县级党校科研骨干为主力的县域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科研格局。
坚持“单兵作战”“协同作战”相结合,发扬“闯关夺寨”的精神和新时代“工匠”精神,积极引导县级党校科研骨干集体攻关县域重大现实问题课题。通过集体攻关,既能够共同坚守学术规范,又能够按期取得较高质量的课题成果,既能够实现党校科研骨干个人之间优势互补、在互动中提升骨干个人的科研能力水平,又能够培育和践行党校科研骨干的集体意识、协作意识、战斗意识、创新意识。这样的科研骨干队伍就能够自觉带动不是骨干的科研人员的同事教師向“科研高地”进军,进而推动县级党校科研骨干队伍的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J].求是,2016,(9):3- 13.
[2] 何毅亭.党校教员要用学术讲政治[N].学习时报,2017,(2):A5.
[3] 刘遗伦.贵州启动县级党校体制升格评估工作[N].学习时报,2017,(10):A13.
[4]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5):10-13.
[5] 行政学院工作条例[Z].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0,(2):5- 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