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方法和途径 |
范文 | 摘要:体育教学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要素,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对于推动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和创新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体育课程 教学资源 开发 方法和途径 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作为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亮点在当前教改环境下是急需被研究的。本文首先明确了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概念,并且就当前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必要性进行简单概述,最后就开发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一、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概念 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是伴随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标的提出而产生的新概念。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素材性资源,另一类是条件性资源。根据这一概念,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亦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资源指的是构建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办法,这些内容是体育课程要素的来源,是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体育课程运行的软件。条件资源指的是施行体育课程所需要的场地、器械等硬件,条件资源是体育课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体育课程的范围和实际水平。体育课程的教学资源是体育课程开展的前提和保障,但只有经过筛选加工的体育教学资源后才能真正进入并真正丰富体育教学课程。因此,要实现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远大目标,需要探索如何有效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方法和途径。 二、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只对具体对体育教学课程的目标提出要求,但对完成体育教学课程目标使用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只提出大致的范围,从而给予地区、学校和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由于新课标没有限制具体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及方法,教师可随时针对学生反馈和教学课程安排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让地区、学校和教师能够大胆的放开手脚从而完成课改的任务。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催生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标的实施,对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挖掘、运用以及开发出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体育课程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从今往后不会再有现成固定套路和思路可以照搬照抄,每位体育课程教学者都要依据新课标设定的课程目标,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和途径[1]。 三、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方法和途径 1.健康至上,明确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体育知识传授与体育技术技能指导两者的完美结合,通过教授学生体育基本理论同时指导学生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于体育锻炼的实践活动当中去,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身体的活动会进一步的对学生的身体产生积极的锻炼效果,最终提高学生整体健康水平。因此,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秉承“健康第一”的课程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意识。无论是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的选择还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都要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以带动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终极目标。 2.以学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体育课程教学新课程实施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个人特性得到展现,潜能得到张扬并更好地发挥。这就要求体育课程的授课者注重体育教学资源开发的方法和途径,将教学重点结合学生身心发育阶段性特点,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路,在选择体育课程、安排授课内容、布置教学手段和方式上,都要将学生的身体发育阶段特征及接受水平作为出发点,理解并尊重学生意愿,充分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变化,提高学生自主、协作、研究能力,积极肯定学生自身固有的价值,提高学生整体健康水平。 3.实践创新,摆脱陈旧体育课程教学观念 实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就要求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摆脱旧观念,通过挖掘、运用以及开发新的人力资源作为开发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学生是创新的主角,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师担任学生引导者的角色,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新的体育课程教育观和体育教学认识观,开发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体育课程资源。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性和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懂得怎样学好正确的“玩”,怎样积极的去“玩”,怎么样创造的去“玩”,例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些班级中设立“创意”信箱,通过该信箱征集学生生活中看到、想到的游戏和想法投进信箱,体育教师筛选、总结、引导这些想法,从而寓教于乐,并且为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环境[2]。 总之,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方式,例如灵活多样的更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地域或者学校的优势,利用地域或学校的环境资源等。 参考文献: [1]何喜子.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J].江西教育,2006,Z1:45. [2]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鲍九枝(1978-),女,江西彭泽人,吉林医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与研究。 (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