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升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探讨
范文 詹实
摘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图书馆既服务于学校的科研工作,同时又是学校图书资料情报中心。而高素质的图书资料管理人才队伍是振兴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关键。因此,新时期必须切实提升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推动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培养人才质量、提升科研水平与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 综合素质 人才质量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图书馆是现代大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高校教学科研的知识储备地和核心,而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却直接制约着图书资料管理的整体服务质量,但目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大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升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前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1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需提升
1.1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高校图书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图书资料的特点是名目众多、书类繁杂、资料更新快、管理琐碎等。在新时期的高校图书事业发展背景下,网络化技术的飞速应用使得大量纸质文献逐渐地被电子文档、视频与音频等所代替,图书馆信息服务日趋智能化、个性化与多样化。目前来看,高校图书资料管理者的学历、专业与知识结构等有待完善,其服务意识、业务能力、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等显然无法适应当前的工作要求。因此,应当立足实际情况,努力实现管理员的综合能力提升,达到一种具有专业技能、能够胜任信息化工作的水平状态,进而完成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不断优化。这是当前高校图书管理事业战略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2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高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保障
图书馆是知识普及、文化传播的平台,也是如今大学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它将会成为具有信息网络化特点的服务中心,也是服务于校内广大师生的有效场所,更是响应国家号召实现培养具备创新意识、专业技能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但是,如果工作中没有能够胜任发掘校内馆藏资源、有效完成日常管理这些内容的管理人员,那么就难以提供广泛有效的读者服务。因此,新时期背景下的教育需求给广大一线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必须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造就一支思想政治意识强、开拓发展能力好、科技知识范围广、业务实践能力突出的图书资料管理队伍,切实保障高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
1.3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列宁曾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外部环境、管理模式、服务手段、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日趋多元化与复杂化,其自身综合素质的短板日益凸显。因此,作为新时期高校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只有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收集、加工、整理、储存、流通及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努力增强自身思想和业务等素质,才能不断创新服务的内容、方式与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于综合信息的分析以及利用能力,达到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完善,最终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2 如何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
2.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职业素质能力
思想政治是指导员工发挥自身价值的重要法宝,同时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实践工作能力的高低。因此,在高校职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图书管理人员这块,有效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具体的实践措施可以从對工作的热爱、对服务的认识两方面入手:一是要热爱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教育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自身工作价值及重要性,要爱岗敬业,文明热情,优化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充满职业荣誉感,耐住寂寞,甘为人梯,充分发挥自己在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的职能作用。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图书资料管理员工须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职业道德理想,爱书爱读者爱信息,树立服务至上的精神,时刻用自己良好的服务态度与读者沟通,理解与尊重读者,热情、耐心、周到对待读者,妥善化解与读者之间的矛盾,积极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体化和综合性的高效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2.2增强业务技术培训,提升图书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随着高校数字化、信息化图书馆的发展,图书资料管理将步入科学化与现代化,但其管理员工的业务素质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必须快速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强化岗位技能培训。要根据高校图书管理实际,分层次、分阶段、多渠道对管理员工进行系统性岗位培训,除学习图书馆学、情报学、管理学、文献学、档案学、心理学、目录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外,要加强其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实践,尤其必须让他们掌握网络、微缩、数据库、存储、现代信息与通讯等新技术,提高其信息化素质,更好地传播知识、传播文化,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其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管理员工定期参与相关的有价值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入各类专业学会,经常参加各种专题知识讲座、研讨、参观学习等,开展相应的科研,开拓他们的视野,掌握本行业前沿发展趋势。第三,注重形象意识培训。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仪容仪表、服饰搭配、语言表达、行为举止、服务态度等进行有效培训、优化与规范,树立形象意识,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2.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图书管理人员心理素质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琐碎、单调乏味,再加上个别读者的不尊重行为等,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易生厌倦情绪与消极心理,这就需要不断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一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心理素质训练。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指导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具备分析读者的心理特征、个性、习惯、行为、需求等能力;适时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开展心理测试、调适及危机干预,提高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让他们用平和的心态面对问题,热情解答读者的困惑,给读者准确提供优质的信息咨询服务;用正确的方式处理矛盾,与读者良性互动,向读者传播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二是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环境。学校要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幸福的工作秩序与生活环境,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保障其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幸福感;大力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实行灵活多样的弹性工作制度,尽量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2.4创新机制内培外引,提升图书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当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以家属或各种“关系户”居多,且年龄老化,知识陈旧,专业水平低,创新竞争意识较差等,导致其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服务技能不强。因此,必须创新高校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机制,坚持内培与外引并举,提升图书管理人员整体素质。首先,重视继续教育,改善图书管理人员的智能、知识结构,提高服务技能。积极鼓励、支持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通过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在职读研究生等方式,改变学历结构,提升管理水平,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培养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多位一体的多重复合型人才及现代图书管理的业务骨干与主体力量。其次,建立图书管理优秀人才的引进选拔使用机制。面向社会直接引进、公开选拔一批高层次、高素质、年轻化、专业知识过硬、科研能力强的管理人才,从根本上改变管理人员的学历、专业、年龄等结构,提升其整体素质。同时制定、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充满活力、奖罚分明的管理考核运行机制,将员工的工作水平、能力、业绩等综合考核结果,直接与其绩效和职位的升降挂钩,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料收集以及利用方式的转变,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图书馆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加强对图书馆的管理,新時期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和创新理念,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努力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图书管理事业的需求,全力推动高校图书管理事业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孙小朋.信息时代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4):289.
[2] 索雅杰.论如何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4):156- 157.
[3] 高晓英.浅论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5):91- 93.
[4] 李昊生.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途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1):91- 92.
[5] 汪晓莉.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2):99- 103.
[6] 刘宗发,李知明,罗中文.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要求及提升探索[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 :128- 13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