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
范文 | 胡莹 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而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精准扶贫也要从精准识別、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等多维度进行扶贫治理的现代化。本文将以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瞻榆镇兴隆村为例,通过其现状、发展概览等进行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精准扶贫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 精准扶贫 扶贫脱贫 兴隆村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向了新的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都需要崭新的现代化面貌,精准扶贫也不例外。解决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贫穷问题,需要扶贫现代化的探索与创新。 1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精准扶贫的内涵 1.1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支撑着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能够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的提出是对统治、管理的扬弃。从统治到治理的演变,权力主体由单一的政府、国家公共权力到企业、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权力性质由注重强制到注重协商;权力来源由法律到法律和契约;权力运行由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和平行;作用范围由以政府权力为边界到以公共领域为边界。国家治理有了新的特点:掌舵、授权、竞争、使命驱动、结果导向、顾客驱动、盈利、预防、团队参与、市场等等。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创新了国家及社会治理的方式,与时俱进,发挥了多元主体的力量,使国家治理得以完善、社会活力得以迸发、人民生活得以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切实提升。 1.2精准扶贫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精准扶贫主要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四个方面。 精准扶贫是中国为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提出的扶贫脱贫新策略、新方法,契合了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能够实现贫困人口与扶贫脱贫资源的有效对接,是新时期我国扶贫脱贫方式的探索与创新。 时代的发展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变迁,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精准扶贫的现代化。创新扶贫脱贫方式、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多元主体互动、高回应性的参与式、合作式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精准扶贫的大势所趋。 2 兴隆村的贫困现状以及精准扶贫的发展概览 2.1兴隆村的贫困现状 兴隆村现辖4个自然屯(王围屯、张套营子、小猪场、王国志屯),共408户,1289人,201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3200元。兴隆村现有贫困户208户,458人。其中一类贫困户199户445人,占总人口的34.5%;三类贫困户9户13人,占总人口的0.6%。兴隆村致贫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兴隆村耕地面积较大,但耕地相对比较贫瘠,耕地的贫瘠与农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矛盾加重了其贫困。农业基础设施差,广种薄收现象比较严重,土路为主,交通极其不便,因此致贫原因总比率42%;二是因学致贫占3%;三是因病致贫占55%。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老人身患重病,吃药就医的花销巨大。 2.2兴隆村精准扶贫的发展概览 2.2.1精准识别情况 兴隆村精准识别未完全落实到位,村干部确定贫困户的程序形式化,结果基本“精准”,但不乏有失公正、公开、公平的地方。 程序上,兴隆村的贫困户识别基本按照要求进行,问题是贫困户名单主要由村干部,尤其是村支书确定,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通过只是形式,村民代表并没有实际的权利。导致的结果是:兴隆村的贫困户大多为患有重病的老年人,总体而言比较客观与公平,但也存在富裕家庭是贫困户而异常贫困的家庭不是贫困户等问题。 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治理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率,也要兼顾公正、公平,这是公共行政的精神之一。 2.2.2精准帮扶情况 当地仅有的一个扶贫项目是肉驴养殖项目,由佳佳香牧业养殖公司承办,通过年终分红进行扶贫。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主要是政策、资金、种植养殖、社会方面的帮扶,但措施的落实不尽如人意,没有实质性的帮扶措施。帮扶责任人并未切实帮扶。简单的资金帮扶或项目帮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易出现返贫问题。 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合作,要求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兴隆村精准扶贫帮扶主体少而且责任落实不到位,不能发挥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的作用,不能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辐射带动作用小。 2.2.3精准管理情况 兴隆村管理水平低下,动态管理能力不足。 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兴隆村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水平不足,工作公开性、透明性、回应性不强。 2.2.4精准考核情况 兴隆村相关政策文件当中考核的原则和细则消极的惩戒多于积极的奖励,不利于提高扶贫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创新治理方式,精准扶贫也应创新激励方式,真正让扶贫脱贫成为可能。 3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精准扶贫的探索与创新 3.1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与合作的精准扶贫治理格局 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同于之前的统治与管理,从理论和实践上突出了“治理”的重要性。 治理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能够覆盖到社会各个层面。政府不是万能的,其力量是有限的。治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还有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强调的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的协同共治、多元共治、参与式治理、合作式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运转与互动,是一种良性的纵横交叉结构,最终达到的目标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正和博弈。要创新激励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帮扶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得资源与缺口有效对接,实现精准扶贫的“精准”。 兴隆村要在政府的政策之外,积极寻找帮扶主体与帮扶力量,以龙头企业、社会组织等辐射带动作用改善目前的窘境。同时社会力量也应自觉、主动参与到其帮扶脱贫的队列中,实现双方的共赢。 3.2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精准扶贫治理措施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治理水平全面的提升。精准扶贫的治理也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治理措施,形成综合性的扶贫措施体系。只有综合性的精准扶贫治理措施才能清除我国7亿贫困人口的“死角”,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 兴隆村要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利用好各种扶贫措施,农民要摆脱“贫困代代相传”的落后思想,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努力改善自身处境,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3.3创新精准扶贫治理理念与方式 国家治理體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回答怎样治理全新的社会形态,也就是怎样以改革与创新面对迅速发展的时代与社会的问题。首先,现代化要求我们思想观念上的更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循规蹈矩,不墨守成规,治理理念要符合变化发展的动态的时代与社会。其次,现代化要求治理实践方式上的创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现代化得以实现,治理方式就必须创新。精准扶贫治理理念与方式也需要改革与创新。精准扶贫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滴灌式的精准帮扶,坚持近期成就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坚持脱贫的真实性与长久性,适当加大政府财政支出,实施有效的帮扶激励政策,加大精准扶贫的宣传与教育,使得农民真正摆脱落后的、封建的“一穷永穷”的思想,使得精准扶贫的治理理念和方式得以创新。 兴隆村作为贫困村的典型,应该学习扶贫脱贫经验丰富地区的治理理念与方式,取其精华,并结合自身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新精准扶贫的治理理念与方式。 3.4加强精准扶贫治理后期的考核与评估 有学者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至少有五个标准。其一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其二是民主化;其三是法治;其四是效率,即国家治理体系应当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其五是协调,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有机的,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治理到社会治理,各项制度安排是相互协调、密不可分的。精准扶贫治理的成效也应该有完善的考核与评估标准,使得精准扶贫有章可循,防止假扶贫、“已脱贫”实际未脱贫等情况。 兴隆村正处于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阶段,要防患于未然,及早制定精准扶贫治理的考核与评估的制度与标准,使扶贫脱贫真正落到实处。 精准扶贫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扶贫脱贫的新对策,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及合作的精准扶贫治理格局,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精准扶贫治理措施,创新精准扶贫治理理念与方式,加强精准扶贫治理后期的考核与评估。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利于精准扶贫的完善与发展,有利于扶贫治理的现代化,同时精准扶贫也应该顺应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趋势,为我国治理现代化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2014(1):5- 8. [3] 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8(1):131- 13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