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3.15”教育模式研究的前世今生
范文 殷作富
摘要:该研究在高校招生制度及高考改革这一宏大背景下进行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办学模式研究,移植了“3.15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求真打假理念,经过前后六年共三个阶段的实践,寻求真教育,真課堂,真实践;结合近几年高考录取现状,面向高考改革,面向社会需求,秉承“教育的真谛是让受教育的人在成长中得到幸福”这一理念,形成自己“求着、合成、循环”为特征的“3.15”教育模式操作范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被省市课题研究专家称为具有“理念新,措施实,效果明,接地气”的一种改革尝试;此间还将进一步扩大这一教育模式的研发效应,在校内、县级、大市级和省内外进行联合推广,实现同类学校教育共同体的广覆盖、低投入、高能效。
关键词:“3.15”教育模式 研究 实践 完善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近年来,苏北三星级以下高中大多因生源素质不理想而发展后劲不足,现状堪忧。响水县第二中学作为盐城市一所普通的三星级高中,冷静面对录取现状,面向高考改革,面向社会需求,秉承“教育的真谛是让受教育的人在成长中得到幸福”这一理念,探索研发形成了在盐城市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省级立项课题——“3.15”教育模式。经过前后六年共三个阶段的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1.1“3.15”教育模式的由来与演变
1.1.1 研究的现实启迪
该项目形成起源于高校招生数据分析引发的思考,高考录取阶段划分后内部结构形成的教学诱导。2014年教育部的高考方案改革带动普通高中办学形式的大变革,这将是苏北地区三星级以下高中自我涅槃、提升社会价值的重大机遇。
“3.15教育”求真意识来自于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万里行播报的启示,来自于国家质量战略要求各行各业必须依据标准进行生产经营的理念,来自于学校“求真、求善、求美”校风的要求。
1.1.2研究的完成基础
从管行管人到管道管心,由农村初中的管行实践、农村完中的管人探索、县镇高中的管道推进;从行为教育到孝道教育到响亮课堂教育到合理化发展教育到合成式教育。
2010年暑假初高中剥离后,全体师生面向高考改革,面向社会需求,博采众长,探索研发在市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省级立项课题——“3.15教育模式”;学校经过三个阶段六个学年的实践,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2014、2015年作为省级教育规划课题,顺利通过市级与省级审批。
1.1.3研究的背景分析
由于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有赖于生源质量的提高,办学质量不佳的三星级以下高中瓶颈无法突破。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学校在本科总量上都显得尴尬,难以完成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的任务。主要有优质生源掠夺加剧、招生体制缺陷明显、学段衔接严重断裂、相关经费拨付不足等四个方面的原因。但经过不懈努力,绝大多数“三星级高中”依旧取得较为可喜的成绩,然而,单一满足升学结构需求的办学模式,已成为抑制三星级高中发展的瓶颈。
2015年江苏省政府承诺将基本解决普通高中债务化解任务,苏北各地各级政府也结合普及高中教育的大形势给三星级高中不断松绑,求真务实办好高中教育并且取得显著的效果,同时教育部的高考方案改革带动普通高中办学形式的大变革,也是3.15教育模式研究拓展的绝佳机遇。
2 理论综述
2.1 “3.15”教育模式自身的理论研究
2.1.1自我价值定位
3.15教育求真绿色行动形成自我价值定位是三维目标发展:横向目标完成侧重比较发展、纵向目标完成侧重自我提升、外围目标完成体现最近发展的变化;一条红线管理:自主管理、自主教学、自我成长的教育观;五个结构模块构建:自主成功德育、响亮美丽校园、道式文化价值、合理自主教学、错位多元评价。
2.1.2合成式理论来源
“3.15”教育合成性的科学源头研究,基于植物光合作用的物理变化、动物孕育生命的化学变化、工业产品作业的物理化学变化、物体受力中分力与合力的几何原理、中国社会发展分合效果以及经济发展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现象等跨学科思考,确立“合成式办学模式”的来源——生物学中的酶生物合成模式和树结构合成模式。
在吸收生物学酶结构和树结构合成模式理论的有益成分基础上,本项目必须遵循的教育理论包括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埃德加.戴尔的金字塔学习理论、皮亚杰和科尔伯特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2.2“3.15”教育模式的顶层依托和内在特征
该模式研究的顶层依托为和合文化,即以“孝行、至善、和谐、美丽、健康”为指导思想,全面打造道式上位文化、法治实践文化和艺体唯美文化三个构建平台,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提出的治国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落实到校园。
求真、合成、循环是“3.15 教育”模式的内在特质。求真指的是“3·15”教育模式,是在全面研究响水县第二中学学生特点与新课程理念吻合点后形成的办学模式,移植“3.15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求真理念,达到结构分割与教育合成有机融合。合成是指以结构合成、过程合成、结果生成、目标达成的合成式办学模式,主要包括内在管理,体现为合格、合适、合规、合理与成人、成才、成长、成功的有机集合,外在体现合作、合力、合心,充分体现有合而成、合而有成、合则必成、合和同道的高中三年终端合成办学理念。
2.3 国内外关于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
世界各国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呈多元化是其最基本状态发展趋势。以英国、美国和瑞典等国家为例,他们的普通高中办学模式都包含了至少三种以上类型的办学样态。二战后,英国高中办学模式选择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向多样化的历史转变过程,并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选择性、实用性和协调性等特点。在满足社会对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需求、有效解决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为普职融合教育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孔凡琴,2010年)。
在美国,综合中学、普通中学、选择性中学和职业或技术中学等各种类型中,综合中学内部包括学术科、普通科和职业科;瑞典的统合高中虽然形成了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等特点,但是它所具有的职业化为其增添了职业教育的特性(王一军,2011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我国,普通高中基本上以升学教育为主,衡量办学成效的主要指标就是升学率。通过不同社会阶层国民的教育意向的调查,国民在升学教育上的意向达到了84%(董泽芳、沈百福,1998年),说明国民对普通高中办学的理念需进一步转变。而现实是我国普通高中原有办学模式(单一的文化基础教育)运行中存在许多矛盾,对办学模式的调整改革势在必行,应允许多种办学模式并存,将来逐步过渡到比较理想的办学模式。而不论采取何种办学模式,均应坚持普通教育职业化的改革方向,在提高文化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渗透,以全面实现普通高中的双重任务(臧铁军, 1991年)。单一办学模式使许多普通高中越办越萎缩,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多规格人才的需求,不利于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不利于大面积提高高中教育质量,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和推行素质教育(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课题组,2000年)。适当发展综合性高中,丰富高中阶段的办学模式;通过课程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促进普通高中的综合化发展,完善现有综合高中的个性试探、分流选择的功能;提升高考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进行适性选择发展,这应该成为普通高中发展的趋势(王伦信,2009年)。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的“多维空间” (王飞、辛治洋、陈永忠,2012年)、 上海市七宝中学的“全面发展,人文见长”( 鞠瑞利,2014年)、教育教学、艺体教育“两翼齐飞”( 林森,2014年)等办学模式均对普通高中办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效。有学者还从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出发,结合普通高中教育实践,探讨在多元办学模式下评价体系的构建,并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创新模式的引领保障作用(陈万锋,2011年)。
这些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到评价,均指出普通高中要在办学模式上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 研究实践
3.1 “3.15”教育模式研究的课题实践
3.1.1确立选取范围
确定苏北五市中学作为调查研究的合作共同体,采用问卷和访问调查表,从高一生源结构(在大市分数段位)、管理制度设计、办学目标定位与完成、课堂教学要求(师资业务胜任率)、高考升学结构和毕业生提升创新创业跟踪6个方面摸清三星级以下普通高中的办学现状。
3.1.2明确目标和内容
通过研究三星级以下普通高中的办学模式与育人模式,构建苏北三星级以下高中的“合理化育人发展升学”的基本思路,依据各校起点生源寻找最佳结构合成比例,形成合成式办学范式,促进高中学校优质、多样、特色的多元化发展。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苏北地区三星级以下普通高中的办学现状和国家教育方针贯彻的“缺失”研究。 第二,三星级以下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的基本模型与目标体系研制、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优质特色发展等专题性研究。第三,立足学校、切合学校实际的办学模式的操作研究,三星级以下普通高中发展的评价标准和体系研究。其中研究的重点是:以案例研究为主线呈现学校发展的策略;研究办学实践操作模式,形成学校发展的评价标准和体系。
3.1.3构建基本操作体系
依据以上价值,“3.15合成式教育办学模式”的基本操作体系应包含以下五个行动:一是学校内涵升级行动。以区域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创建为契机,通过内涵建设推进高中教育、义务教育的同步发展。把内涵发展、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层次和品位的根本途径。二是升学结构优化行动。近年来,学校依托“3.15”合成教育框架,抓好国家高考统考和地方学考课程的“3.15结构分割方案”。三是学科建设攻坚行动。紧紧围绕自主管理、自主教學、自我成长的主线,优化结构(升学结构、课堂结构、学科课程结构),并注重转变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效果评价方式),追求升学与育人内在“质”的统一,错位多元评价(学生分类、分层、分项、错位、等值评价涵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业前业后)。
我们主张三层目标管理,即横向目标侧重比较发展,纵向目标侧重自我提升,外围目标体现最近发展区变化和最优发展区抢抓。积极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传统化、选修课程社团化、体艺课程民族化和校本课程外向化,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四是课堂解剖革命行动。“3.15”求真行动关键在课堂,在考察学习和不断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分类分科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学校规定课堂时间分段为教师独立使用时间、学生独立使用时间和师生公用时间,均大体控制在15分钟左右,体现1个目标引导主线、自主合作探究3个能力和教学疑练合5个着力点。
推进课堂结构改革,全面实施合作竞争机制的自主学习小组班级管理方式。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制定各主要学科课堂教学达标评价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五是校园文化建设行动。“3.15”绿色行动应沉淀为校本文化因子。首先是“一”,全力构建美丽校园文化体系,形成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德育基础文化和德育提升文化。其次是“五”,美丽二中校园文化建设以“孝行、至善、和谐、美丽、健康”作为其核心内涵,将经典文化和时尚文化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是“三”,即重点建设好3个纵向项目:道式上位文化、法治实践文化和艺体唯美文化。实践中我们切身感受到道式文化的合心和美以及合成教育的合力带来的人性光辉和育人效应。法治实践文化与校园治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推行紧密结合,与道式文化建设和体艺唯美文化建设构成一体两翼,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与道式文化建设相匹配的艺体唯美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推介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对美的追求扩展到民族艺术的传承和保家卫国的精神高度。
4 研究结论
4.1“ 3.15”教育模式研究的主要观点4.1.1 苏北地区三星级以下高中在新的形势下延续活力,必须确立“健全健康的升入高一级学校都是升学更是育人”的办学理念,必须实现升学与育人自身内在“质”的统一,构建个性化的办学模式。 4.1.2 让德、智、体、美四育共融发展,从精神、意志层面去提升学生国家民族意识的境界,拓宽学生的学习认识范畴,从而构建“立德树人”的特定内涵:立为国之德,树民族之人。把国家安全教育作为重点纳入评价机制,解决本地办学中的地方制约瓶颈因素,为学校发展创造更为宽广的天地。
4.1.3 三星级以下高中学生成长合成、教师业务提升合成要结合学校实际和高考制度设计注重微观结构比例,学校提升发展与抽象管理要侧重宏观协调。
4.2 “3.15”教育模式的操作范式
一是构建结构化更明确的极具自身特点的“3.15”管理模式、渗透竞争合作自主讲学的“3.15”教学模式、提高家国情怀与民族意识的“3.15”德育模式和形成中西交融的人文共同体的“3.15”文化模式。二是尝试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主旨的教学方略构建苏北三星级以下高中的发展方向,加快国家课程校本化、艺体课程民族化、选修课程生活化(即社团化,与国家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合作联姻)的步伐,为三星级以下高中的发展提供一套实践操作范式。三是实行错位等值评价方案,应对新高考改革模式,让绿色评价理念贯穿学业始终。
4.3 “3.15”教育模式研究的创新之点
“3.15”教育模式研究的创新之处为:第一,“立为国之德,树民族之人——走发展大道”,是切合现阶段苏北学生实际、符合三星级普通高中发展要求、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办学模式。第二,把国家发展安全教育作为重点的大体艺教学评价机制,将会解决本地办学中的地方制约瓶颈因素,为学校发展创造更为宽广的天地。第三,“3.15”绿色行动方案开辟了一条教育管理生态走廊,而且更加适合苏北三星级高中的办学需求,更加贴近国家高考的改革方向。
“3.15”教育模式的学界评价:“3.15”教育模式课题在开题论证会上,被专家称为具有“理念新,措施实,效果明,接地气”的一种改革尝试。针对教育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把市场理念引入教育管理之中,促进质量标准意识不断增强,实现校园管理中的质量空中飞行与地面制造的无缝对接。
5 研究成果的辐射影响与前景展望
最近三年,该模式推动响水县第二中学的办学绩效大幅度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基本稳定在全市24所同类学校第一方阵。在灌云县杨集中学、灌南县田家炳中学、响水县运河中学和滨海县獐沟中学取得了初步实践成果。2015年在金太阳集团的助力下,研究成果得到进一步推广:2015年10月、12月,《中国教育报》《扬子晚报》分别以《合成教育 草根名片》《“3.15绿色行动”走进响水二中》为题,2016年《江苏教育报》以《像花儿一样绽放》为题专门报道了该模式的实践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6年11月份、2017年6月份在第十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和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上进行全面推介,得到与会专家的较高评价。
“3.15”教育模式将绿色环境、绿色行动、绿色人生、绿色精神、绿色评价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之中,在注重校园环境硬件的美化绿化同时,更加注重师生言行举止的“精神之绿”,形成创建绿色校园的强大磁场效应,让“3.15”绿色行动真正深入人心。目前该项目正在与盐城市三星级高中第五教研协作片成员校进行深度联合开发,相信不久将会迎来“3.15”教育模式实验的真正春天。
参考文献:
[1] 许勋恩.试论我国中小学管理模式的改革[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2 (5) :104- 106.
[2] 鄧涛,孔凡琴.澳大利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10) :39- 44.
[3] 董泽芳,沈百福.百川归海-教育分流研究与国民教育分流意向调查[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 张绍军.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5] 张惠娟.关于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性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4) :9- 11.
[6] 臧铁军.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地位、作用及改革[J].湖北招生考试.2003(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