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固原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范文 刘芳梅
摘要:近年来,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建设用地空间严重紧缺的问题,未利用地是耕地后备资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每个地方破解保护耕地和确保发展难题用以突破指标约束的最主要途径,是生态建设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有效缓冲带。笔者阐述了固原市在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提出了未利用地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和思考,呼吁开展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政策研究,促进规范合理开发利用新机制。
关键词:未利用地 开发利用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1 固原市土地利用现状
1.1 固原市土地利用结构
据2014年固原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固原市辖区总面积1052156.18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918016.12公顷,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的87.25%,建设用地面积62692.5公顷,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的5.96%,未利用地面积71447.56公顷。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的6.79%。耕地面积407817.67公顷,占辖区总面积的38.76%,耕地保有量335866.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2.36%,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68120公顷。从以上数据分析,除去耕地保有量,建设可占用的耕地面积71950.97公顷,从空间分布上看建设可占用耕地90%以上分布在农村偏远的大山中,城镇、村庄建设根本无法占用,而分布在城镇、村庄周围坡度较小,建设可占用的耕地全市四县一区不到5%(3597.5公顷)。
1.2 创新发展思路,全力保障发展、保护资源
近年来,随着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大县城建设的不断推进,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新增建设用地逐年攀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耕地保护任务更加艰巨,全市耕地保有量503.8万亩(水浇地49.487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02.18万亩的红线丝毫不能触碰,如何严守耕地红线?如何持续保障建设项目落地?创新发展新思路,开拓发展新空间已成为必然选择,也是唯一出路。面对这一尖锐矛盾,固原市委市政府选择了一条“非常规”的道路:与其用未利用地补充建设占用的耕地,不如直接在利用地上搞建设。
2 固原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实践经验
未利用地顾名思义是还未利用的土地,而不是不能利用的土地,从近年固原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经验来看,根据不同的用地项目对土地利用的特点不同,各类未利用地终将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步被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开发未利用地发展工业,拓宽经济发展新空间
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工业项目用地使用未利用土地,对依法合理利用国有未利用地的工业项目,在缴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后,用地出让底价和成交价格按不低于国家规定出让价最低标准的10%执行。鼓励工业项目使用荒山、荒坡、荒沟和盐碱地,既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又减轻政府用地压力。从2012—2017年,通过在未利用地上建设工业园区和园区生态绿化工程,增加了城市就业岗位。带动贫困人口稳步脱贫致富,综合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全市利用荒草地、盐碱地建设工业园区3个,占地3000亩,在荒山、荒沟、荒坡上打造出固原经济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
2.2 开发未利用地,为新能源产业拓展新空间
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用地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固原市委市政府巧妙地利用光伏和风力发电都不占压土地和对地表的形态不会改变等特征,可以在戈壁、荒漠、荒草地、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上开发建设,固原市政府对这些新产业、新业态用地全部批复未利用地,对在未利用地上建设的风能、太阳能发电项目实行划拨方式供地,在未利用地转换成建设用地管理上对用地预审、土地利用下达的计划和目标、供地的方式方法、征地的安置补偿方面、用地的批后监管方面依据政策给予了最大的优惠和便利条件,使企业的用地成本也降低了很多。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固原市的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的能源产业的发展。自2013年以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4个,建设占地面积207.77亩;风力发电项目3个,建设占地面积71.5亩。
2.3 开发未利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红线
主要做法:一是将坡度小于15°、集中连片规模大于2公顷、土层较厚、周边分布有灌溉水系或水利工程、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周边的未利用地开发整理为耕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1万亩,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是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进行招商引资,鼓励工业项目优先利用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建设,减少工业项目对耕地的占用。通过合理开发未利用地,从正反两方面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又让建设的占用耕地减少了,释放更多的建设空间,对土地的利用集约水平也提高了。
2.4 合理地开发未利用地,加强对生态环境实施保护措施
固原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实施迅速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部明确表态,允许宁夏在低邱缓坡荒坡荒滩等未利用地上搞试点开发利用,并且特别强调,合理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是试点工作的前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注重生态、规范管理,科学有序开发低丘荒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对土地资源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都得以提高,促进科学的发展。
固原市抢抓政策机遇,编制完成《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依据规划在低丘缓坡荒滩引进项目建厂房,抓绿化,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园,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荒沟。“国家规定工业园区绿地的标准是20%,而园区管委会要求绿化比例要占到建设总面积的33%。”,眼看广区里的生态环境日渐变好,付出了更多的血汗也是值得的,并且对企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希望。据统计,从2013年开始,固原市开发未利用地建设工业园区,累计投入绿化资金5000多万元。绿化面积达30多万亩。看着如今一个个“头顶蓝天、林伴人行”的生态工业园区,有谁会想到是昔日千沟万壑,寸草不生,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呢?
怎样在未利用地中开发,建设文明的生态环境,给下一代留下蓝天、绿地、净水的美好环境?固原人用亲身经验做出了总结。没有生态的安全就没有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保护耕地、保护环境之间虽然存在矛盾,但是动能很强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矛盾的推动,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对于那些困难和矛盾,固原人都坚强地去面对,并且更加積极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求最佳的方案来解决。
3 对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思考
为了“美丽固原”的永续发展,笔者认为在固原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深入思考问题。
3.1开展对未利用地的评价与监测
明确未利用地的内涵,做好与相关用地的分类和衔接,加强对未利用地的评价与监测,建立未利用地动态管理信息化的系统。以全国第二次土地详查数为基础,结合国土资源条件调查工程,对各类未利用地进行分析评价,明确各类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潜力,建立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数据库,严格依照开发潜力和条件进行开发,避免盲滥开发,并定期对已开发利用的未利用地的利用情况进行监测,防止掠夺式开发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建立健全未利用地的动态管理信息化的系统,逐步提高未利用地管理的基础支撑能力。
3.2加强对未利用地的集约节约和合理利用
必须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未利用地是土地资源开发的后备库,越用就越少。结合固原最近几年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经验,未利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2.1编制专项规划,完善规划管理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南,科学合理地编制未利用地专项规划,加强对未利用地规划调整和管控力度。合理编制年度未利用地计划指标,并留有弹性空间,增加未利用地利用政策的灵活性,严格按照专项规划的要求,加强对未利用地的利用和管理,制止无规划、无计划粗放利用。
3.2.2制定相关标准
确定建设项目使用未利用地的定额标准,严格用地定额,严防粗放利用。
3.2.3构建差别化分区分类利用政策
从固原不同区域的未利用地利用特点和管理需求出发,构建分区域差别化的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政策。将全市划分为3个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政策区域,即城镇郊区、建制镇郊区和乡镇郊区,并建立相应开发利用政策和荒草地、滩涂、盐碱地和湿地等不同类别的土地利用方式。
3.2.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人和自然交叉特别紧密的关键环节是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的变化对生态系统以及结构功能方面影响比较大,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安全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威胁,虽然从表面上看生态环境风险并不是很大,但也应防患未然,应该及时预防和修复。近年来,我国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方面的政策还不是很完善,造成很多未利用地没有合理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是建议每个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方案都要考虑技术经济因素和环境影响评价。二是部分风能项目和光伏项目大范围、大面积地圈占未利用地,造成了对未利用地的任意浪费,且大多较难逆转,因此要控制好未利用地用地定额,促进未利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三是在未利用地和低效天然草地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未利用地盐渍化、荒漠化防治,控制水土流失。
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增加了工业用地与城市建设的发展空间,完善了土地的利用结构和布局,拓展了建设用地新空间,提高了土地有效供给,缓解了用地供需矛盾,保障了各类项目建设落地,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力.完善土地开发整理 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J].吉林农业,2016(15):126.
[2] 陈小平.土地开发整理环节应用现代测绘技术的有关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1).
[3] 李谷君,肖海.“土地开发备选项目库建设”的设计与实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