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工程项目党支部参与“三重一大“决策的思考 |
范文 | 王鹏 摘要:作为国有企业的基层工程项目,党支部参与项目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章赋予党支部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支部对基层工程项目政治领导、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研究探索党支部参与项目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机制,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确保项目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是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有企业在基层党建中长期致力解决而没有完全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工程项目 党支部 三重一大 决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1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历程及未来 1996年,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简称“三重一大”),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不准个人或少数人专断。1997年,中央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以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修订的党章都把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作为一项基本任务。2004年,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途径和方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总的要求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全面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2 工程项目党支部参与“三重一大”决策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别领导干部民主意识不够,独断专行。由于一些项目远离公司大本营,长期在外,缺乏教育、监督和约束,加上外面的诱惑,个别干部权力较大,胆子也较大。个别项目领导有“天高皇帝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民主集中制原则意识淡化,滥用手中权力,逃避监督,导致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给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第二,部分项目领导干部对“三重一大”的概念认识模糊,项目部“三重一大”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比如,没有建立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没有执行党政联签制度等,使党支部参与项目部重大事项决策和行使监督职能的内容及方式没有通过制度形成固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面临一定困难。 第三,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如在有些重大事项决策上,班子成员沟通交流不够,决策程序简单,草率行事,个别项目主要领导存在用个人意志代替集体决策。有些领导认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反正是上会集体讨论做出的,造成决策失误也是集体承担责任,不愿意做过细的前期准备、酝酿、沟通工作,大大影响了决策的质量。 第四,责任追究不力。对于决策失误造成的问题和后果,往往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验证,因此,上级纪委虽然有相关处罚规定和责任追究制度,但追究时效和力度不够。 第五,党支部和书记履职能力不足。有些党支部书记受限于专业知识,对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事事依靠项目经理拍板,造成了依赖心理。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党支部书记虽然是从工程口转到政工口,但是责任意识不强,政治意识不强,大局观念不够,自身定位不清,不知道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所以参与“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质量大打折扣。 2.2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第一,对“三重一大”决策认识有偏差,认识不到位。项目中主要领导,特别是行政一把手忙于日常工作,忽视“三重一大”制度的学习和理解,容易造成对政策和制度把握不准、认识不足,在思想上松懈,对“三重一大”集体决策重视不够。目前,部分项目存在“大经理、小书记”,有项目经理“一言堂”的现象。项目经理缺乏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能认识我们是国有企业的基本实际。 第二,党支部书记有畏难情绪,不能大胆发表意见。主要是怕承担责任,对决策事项会前思考少,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认为生产经营决策是项目经理的事,与自己责任不大,这样形成的集体决策达不到集体研究讨论的效果。部分书记的配置存在解决待遇、岗位安置等情况,从选聘任用上就存在“大经理、小书记”的情况,在组织层面对书记岗位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三,监督力度不够。项目部在“三重一大”決策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督,党支部、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体现不充分,没有力度。 第四,责任追究不够。项目本级没有有效的监督,上级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备或虽有追究制度,但是碍于情面,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仅限于表层,缺乏力度。 3 党支部参与“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思考 3.1 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和机制,强化执行制度的严肃性 第一,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原则,在项目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党支部参与集体决策的组织领导体制。 第二,参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以“集体研究、分别体现、双向反映、科学决策”为原则,建立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项目重大问题决策的有效机制。把党支部参与集体决策“三重一大”与项目生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其权威性和约束力。 第三,根据项目实际,梳理“三重一大”事项内容,尽量做到细化和量化。目前项目无论在施工生产、内部管理、党风廉政方面的制度是比较多的,但是执行得并不是很到位。在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时,一定要强化执行的严肃性,要有讲政治的高度,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学习制度、遵守制度、维护制度、执行制度,推进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层层细化落实到每项工作。 3.2 打铁还需自身硬 第一,党支部书记作为“班长”,要重视“十个”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备较好的理论政策水平;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扎实的党务工作知识;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作风;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第二,加强党支部的建设,作为党员,特别是支委委员,要有过硬的理论素质和过硬的专业素质。首先要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解和运用党赋予的对国有企业管理的基本权利;其次要提升专业业务能力,避免外行领导内行,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3.3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党支部书记主导,项目领导班子,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全面落实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政治责任,要做到“一岗双责”,把反腐倡廉纳入项目总体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形成全员全方位一起抓反腐倡廉的齐抓共管格局。 3.4 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第一,强化组织监督。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失去监督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 第二,强化制度监督。加强上级各项管理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宣贯、检查,努力提高执行力。 第三,强化群众监督。要进一步做好企务公开工作,保证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建议权。 第四,强化考核力度。把落实党支部参与集体决策“三重一大”问题作为一项硬指标。要明确规定,党支部参与集体决策率达不到100%或领导班子成员违反规定的,要实行一票否决,不能参加评先评优,除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外,还要对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3.5 抓好廉政风险的预防预控 党支部要承担起“两个责任”,把项目部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分包管理、分包计量、工程结算、物资采购、进度款支付作为重点风险点加以防控,并明确防控的具体内容;落实好“一岗双责”,明确项目部领导班子各自在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中以及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责任,建立起廉政风险防控责任体系。 3.6 切实加强项目班子建设,使“三重一大”制度的执行成为习惯 “干好工程,带好队伍、拓展经营、创造效益、树立品牌”是项目的五大任务。而要完成这些任务,班子的决策是决定因素。党支部书记要发挥好“班长”的作用,要把建设“四好班子”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润滑剂”“助推器”,最大限度地推進班子相互间的了解、理解、团结。班子成员加强团结,有利于达成共识,能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公开性、科学性、制度性,更好地保证项目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三重一大”问题决策体制机制研究[A].改革创新铸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 [2]李福永.新时代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领导科学,2018(5):15-17. [3]苏立明.浅谈项目部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低碳世界,2016(21):234-2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