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现代企业财务工作定位浅析
范文 陈林君
摘要: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经营数据呈爆炸式增长,非财务数据的获取越来越多且与经营决策直接相关,相应的财务数据的可用性或者重要性程度逐渐变低,财务发挥的作用和本身的地位逐步下降。在这样的环境中,财务部门的作用如何发挥,财务人员的地位如何提升?本文从财务工作面临的困境与财务人员的优势做出具体分析,最终得出现代企业财务的“六者”定位。
关键词:现代企业 财务工作 困境 定位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传统财务工作逐步被系统替代。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越来越灵活多样,企业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业务量的急剧增长导致财务数据很难直观反映出业财的因果关系,这就直接导致了财务数据对业务决策的直接可用性下降。由于财务本身的局限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资产的账面价值經常与公允价值偏离较大;从传统利润表观的角度来看,战略性业务投入阶段因其现实的现金流往往为负,价值如何评价?如此等等,直接影响到财务在企业各项决策中发挥的作用。在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财务的作用如何发挥,值得深思。
1 财务工作面临的困境
1.1信息化建设带来传统财务工作被系统替代
企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使企业对会计准则和政策的运用以及内控的设计与运行得以在系统中固化,普通财务人员的日常操作正在逐渐远离财务知识,似乎日常的财务工作并不需要多少财务知识。
过去财务的报表平衡试算是一项十分重要且艰难的工作,现在的系统设计使财务报表始终是平衡的,这部分工作再也不需要专业了。
过去的财务从业者要会写分录、会做账,现在这些都是系统做好配置,很多在业务流转的过程中就生成会计记录,财务工作前置。
在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的单据审核等大量耗费人工的工作已经被机器取代,传统财务工作中的相当一部分工作被机器或流程替代,是对传统财务提出的最大、最直接的挑战。
1.2财务数据对经营决策的可用性进一步下降
企业经营数据呈爆炸式增长,非财务数据的获取越来越多且与经营决策直接相关,相应的财务数据的可用性或者重要性程度逐渐变低,甚至有些经营决策并未参考财务数据。
传统财务数据较为宏观,缺乏在具体业务层面的数据展示。如财务报表在宏观上对公司的资产状况、经营情况、现金流情况以及股权变动情况做出反应,但是这三张表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的,哪些经营单元最赚钱,哪些业务最赚钱,哪些客户是优质客户?往往是决策者最为关心的。
对于一些战略业务或新兴业务,财务的决策理论存在局限性。一些战略业务或新兴业务利润或利润率往往相对比较低,但是对业务和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贡献比较大,那么到底在收入、利润和利润率之间如何平衡?
有些决策往往基于非财务因素。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中,产品的定价往往是参考市场行情,对于成本信息的参考较少,如运营商做产品定价。
1.3财务视角本身具有一定局限性
像任何的学科有其自身局限性一样,财会理论及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企业财务作用的发挥。
如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企业资产的价值在报表中并不能公允的反应;如十年前100万元购置的房产,在历史成本属性计量下账面可能只有30万元,而公允价值却是300万元,资产的价值并不能公允的得以反应,造成财务数据被质疑。
财务信息只是对过去的事项的体现,缺乏对未来的预测。财务数据的记录是基于过去的业务模式和商业环境产生,未来到底如何财务是无法做出预测的。
表外事项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无法计量。如经营租赁的资产在财务报表并未反应,但其作为一项能够切实为企业带来经济流入的资产而存在,而其有时又是重大的,比如很多轻资产管理型的公司。
2 财务人员的优势
2.1较强的专业视角,具有价值思维
财务专业综合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经济法等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的财务从业者有较强的价值和风险把控能力,相对于市场、综合等专业性不强的部门,财务部更加具备企业价值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财务岗位的专业性较强,加之从国家立法和行业监管层面,对财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都有一定要求,使得从事财务工作有一定的门槛。
2.2较为综合的数据,具备决策支撑基础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从业务中来到财务中去,企业的任何经营活动最终是要形成财务结果的,财务部门所拥有的数据相对是综合和比较核心的,只要财务人员进一步整合业财数据,再借助财务专业工具可以出具对企业经营决策有重要意义的数据,这样就为企业经营决策的数据支撑成为可能。
2.3企业资源的统筹者,具备价值管理的资源基础
作为代表企业统筹资源的部门,财务部门负责对企业资源的配置、投向、动态管控等,相对的在资源的把控能力上有较强的优势,使得财务在企业价值管理中具有天然优势。
3 现代企业财务定位
3.1企业战略的践行者
作为企业的核心职能部门,财务的工作目标就是坚定的助力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从资源配置导向、重点工作安排部署等方面,坚定不移的践行企业战略。例如,公司的资源配置应兼顾研发、生产、运营、营销等,保持战略上的平衡,在战略业务在资源配置上应重点保障。在具体的工作布置上,财务经营公司的战略目标进行逐层分解,形成年度、月度等目标,在责任主体的维度,应将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至各责任单位,以此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战略重点一定是资源配置的重点,财务应将有限的资源聚焦战略重点,促进战略目标的达成。
3.2经营决策的支撑者
现在企业的财务可以广泛应用管理会计原理与模型,借助信息化系统工具,整合业务和财务数据,形成企业运营的数据库,既能够满足企业的宏观管理需要,也能支撑各经营单元具体的经营活动。如宏观上,企业的利润率、周转率等效率效益指标的评价与改善,更多的像各项具体的产品或业务决策,哪些应该大量投入,哪些应该控制,哪些应该淘汰,均需要财务数据支撑,财务应该在这些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而这方面的核心突破点在于精确的划小核算,借助大数据平台,应用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财会理论与工具将核算的主体进行足够的分解划小,能够展示各层级经营主体、各种产品、各种渠道、各种客户的经营情况,提供经营管理使用。
3.3企业价值管理的推动者
财务部作为公司资源的统筹管控部门,同时拥有较强的专业视角和能力,应该牵引企业的价值管理工作落地,做企业的核心其实就是做价值。现代企业的财务可以在资源分配、动态管控、资金运作、资产价值管理、产品和业务价值管理、税务筹划等方面以专业的视角为公司提供专业意见,推动企业价值的实现。
在企业价值管理方面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企业的价值如何评价?在业务量、收入、利润三者之间往往有个相互转化的问题,没有业务量一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不可能有利润,但是反过来,有业务量不一定有收入,有收入也不一定有利润,现实当中往往是业务量与收入大的,利润率一定不是最高,这就存在一个如何取舍和平衡的问题,或者分类定位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分类制定企业的价值模型并给予定位,有些经营单元或业务是做战略支撑的,有些是宣传造势的,有些是真正贡献现金流的,有些甚至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设置兼顾业务量+收入+利润+利润率的价值评价模型,根据不同的定位赋予上述四个因素不同的权重,如战略支撑的业务单元适度淡化对利润和利润率的要求,而强调一些战略支撑的业务;对于造势宣传的业务更多地强调业务量,而非收入和利润,对于真正贡献现金流的业务则以收入和利润为重要评价指标,承担社会责任的业务则对收入、利润的要求比较低,但总额要进行一定的控制。
3.4资金运作的主导者
“现金流是企業的血液”,这句话在企业运营中永不过时,仍然是现代企业财务的核心职能,财务应通过科学的资金管理保持平稳的现金流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既要保证各项支出的顺利进行,又要避免大量的资金沉淀而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
3.5企业运营的服务者
财务作为企业后端的服务支撑部门,首先要有服务支撑业务发展的意识,而不能一味地强调管控,更不能官本位主义,没有一线视角的财务是不受业务欢迎的,也是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的;其次要完善服务的平台和规则,与业务部门实现无缝对接,要让业务部门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有通道去解决,也有明确的规则来支撑。
3.6企业风险的把控者
现代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复杂,企业的各种风险始终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如果把企业比作一部车子的话,业务的发展就像发动机,而管理就像车子的控制和制动系统,车辆行驶越快,就越需要有良好的控制与制动系统,以确保车辆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现代企业的财务作为企业风险防控的重要部门,从资金、资产安全风险、税法等法律的遵从风险,以及经济事项的真实、准确、完整性等方面,财务均是重要的参与者和把控者。企业财务在内控的设计、执行、优化等方面作为重要的参与者而发挥作用,以确保风险总体可控。
总之,财务工作的定位也需要与时俱进并且与本身所在的企业结合,如生产性的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增加资产的流动性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服务类的企业需要财务有灵活应变的商业模式财务配套能力,实务中需要从业者准确应用财经法规,灵活使用各种专业工具服务企业的发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