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城市公共艺术的表达 |
范文 | 孙鸥 一、全信息艺术设计概念 全信息艺术设计FCAD(Full Conveyance art design),即全景式艺术化信息传播的情境表达设计,在欧美又被称为体验式艺术设计,是当代设计领域的全新概念,由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与视觉设计工作室首次提出。全信息艺术设计是信息设计领域全新的研究方向,它是指运用视觉叙事手法将信息传播手段渗透多维空间领域,营造城市公共空间及商业功能空间的情境化艺术氛围,受众在感知体验和情绪激活的过程中缩短了沟通距离,透过对受众的暗示引导其按照一定方式行为,达到信息传播和艺术审美体验的目的,从而达到满足现代人对城市精神空间的多维心理诉求之目的。 全信息艺术设计FCAD是公共艺术与视觉设计工作室的核心理论。运用创造性的多维艺术表达方法,再现情景化的叙事场景,在多维度空间中的呈现,为受众的情感体验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感知信息。 全信息艺术设计营造特定空间里的艺术整体感染力,对信息进行情境化植入,设计将对象角色化情感化,通过情绪打动、引导受众与目标信息在特定的时空中相遇。受众在设计师精心营造的情景中参与互动式体验交流,情绪逐渐融入叙事情节之中,同时内心发生情绪转化。由于具有共同的事件经历,从而对诉求信息产生亲近感和心理认同感,并持续加深对事件经历过程的美好记忆,最终设计达成信息传播、推广、思想介入、教育、观点认可甚至影响其生活方式等目的。 通过营造多维感知的情景故事,亲历情景体验空间,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与心理期待。多维视觉叙事图形在空间环境中扮演着逻辑虚拟现实(情景再现)的角色。通俗讲就是给观众讲故事,将需要传达的信息设计成感人的故事,运用多样化的艺术语言呈现,比如空间插画、影像视频、背景音乐、行为表演、环境道具等,并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包括味觉在内的各种感官的综合参与体验。同时对体验的环境空间进行平面、立体、时间运动等整体设计,让体验者完全融入这个特定的空间里,感受一段不同寻常的特殊的情感经历。 全信息艺术设计研究的范围包括:叙事性空间设计、电影艺术、戏剧场景、社会心理学、符号学、品牌设计、交互媒体、体验营销学、艺术插画、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以及现代综合材料设计等专业理论知识。 二、情感化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认知为个人的判断提供直观的信息,继而产生情绪——即对自身是有害或有益的情感知觉,比如愉悦、焦虑、爱慕、恐惧、开心、失望、期待等。情绪是一种心理机制的表征,并为行为动机提供持续的能量;情绪渗透在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影响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大众根据感性(情绪)和价值(阶层认同)倾向来做行为的抉择,处理日常的社会关系和表达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社会已进入了文化和精神的自我呈现时代。 未来,城市及商业环境中最需要把握的就是个人的情绪,即主体人的价值认同。科技的加速进步将一切物质产品变得廉价和容易获得,未来的城市空间与商业环境将围绕个人情感体验发展设计。 情绪心理学认为,情绪是由于外部刺激导致生理唤醒,由经验认知进行价值判断,结果产生情绪反应,情绪与认知互为干预双向调节,最终指导人的行为。 “跟着电影去旅行”是时下流行的旅游概念,即电影场景拍摄地游,这已成为旅游市场的热卖点。《满城尽带黄金甲》开启了重庆武隆山地的旅游热,张家界旅游地的“乾坤柱”即是好莱坞科幻电影《阿凡达》中的“哈利路亚山”的原型地。“跟着电影去旅行”的背后实质上是人的情绪记忆。当人们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到某种情绪时,这种情绪会连同事件一起储存在记忆中。 三、體验设计 体验设计来源于体验经济,约瑟夫·派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到:认为顾客体验是:“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性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一系列可记忆的事件。” 在体验经济时代,设计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马克-第亚尼),设计师的工作是制造出“一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或情景记忆”。消费者是根据感性和意向来选择商品,社会已进入文化和精神的消费时代。 博恩特·H·施密特在《体验式营销》一书中从消费者认知心理过程出发将体验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关联体验,并将其称为战略体验模块。 体验是个体认知提升的催化剂,它引导主体人经历从物态到情态,再到意境的三个认知体验阶梯,是从感觉到知觉再到理念的经验提升,最终导致情绪能量的激活。 谢佐夫对(Experience design)体验设计定义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是企业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经历,诸如“我去过那里,我做过那个”可产生心理优越感,并成为时尚的流行语。 四、信息理论研究 对信息管理加工的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即对视、听、触感信息的有效组织转变为强大的心理能量磁力,最终获得认知的内化及对世界的认知更新。 我们在研究信息传达的效率时,习惯上只是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待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反之从受众角度看,信息接收者希望获得什么样的信息?期待和欲求是什么?获得信息的过程又怎样?什么样的信息可以最快、持续地获得受众的关注,反馈如何?这样的问题都是全信息艺术设计需要思考分析和解决的。 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在社会生活、工作的压力下,人们希望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去享受轻松愉悦的时光。压力越大越需要释放,希望生活过得有趣味,社会的规模化发展导致人们对物的单纯需求转向对物质的精神化渴望,即对生活的品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也即是马斯洛提出的第五个层级的需求,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我们可以预测:获得愉悦是人类未来主要的生活目标,结论是:制造愉悦是未来城市和商业市场竞争的方向!同样,城市的未来模型是朝着以文化艺术为导向的趋势发展,未来的城市目标是建设精神愉悦的城市。 获得愉悦的路径就是创造愉悦的情感经历,即情感体验;人的情感需求是今天设计理论的核心实质,全信息艺术设计正是以制造情感体验为宗旨的设计理论。 五、全信息艺术设计的路径 视觉叙事 叙事性设计是后现代设计的理论支柱,它是一种结构化的设计方法,也是一种情绪思维模式,通过设计师说故事的过程发挥想象力,展开联想,让设计师的价值观和情感在故事中体现,不仅有助于设计师的理性构思,也能使观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后现代设计的目的已不仅是技术标准和功能需要,人们对设计的渴望更趋于情感的传递,以及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的展现。设计师渴望更大限度地在设计中表达个性和价值观,追求更大限度地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在设计中更多的体现人情味,冲淡功能主义设计中迷失的人文价值。设计师通过叙述性的思维过程,在作品中追求情感表达,用设计中的人情味打动观者。 视觉叙事营造时空代入条件,受众完全融入叙事情境之中,体验移情遁世的情感经历,对情境事件产生价值认同感。叙事中的各个角色场景都是作者精心设计和支配的,并为其观点目标服务,而这一观点又是通过对情绪的控制而表现出来的。对叙事的视觉设计是情景再现制造情绪维度的条件。 画面感 用视觉讲故事,将画面生动地呈现在空间载体里,通过对艺术的审美体验,受众经历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艺术巧妙介入日常生活,让艺术触动受众的内心情感世界,拉近诉求者与受众的沟通距离。画面感可以营造独特而优雅的空间氛围,将技术层面的信息诉求(社会教育或商品交易)转变成为审美的情感交流,让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变得更有品味、质感和值得记忆。 互动参与 全信息艺术设计强调与受众的参与互动,这是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多维度空间设计是一种开放式的交互体验模式,是人与空间互动的条件。空间作为舞台布景,室内陈设作为道具,营造观众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从而进行感官和精神层面的交流沟通。受众既是观者同时又融入情境之中转换为主角,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其与设计对象之间的交流,促进体验的情绪深入,最终留下深刻印象和记忆。 六、全信息艺术设计案例研究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成果案例 全信息艺术设计——烟台开发区桥体公共艺术项目 龙烟铁路柳子河段桥体,路经烟台开发区河滨公园景观区域。项目设计以《海城故事·多彩之链》为主题展开视觉叙事。目标定位是:整体打造,多样纷呈。艺术化策略:采取具有观赏性、参与性、情节性、故事性的视觉语言,以丰富变化的彩带作为整体视觉造型基础元素,串连起各个区段,形成丰富多彩、效果独特的景观故事带。根据各段内容特点,各层次的造型在变化起伏之间形成海浪、草地、彩虹、山丘、河流等视觉意象,让横穿城市滨河绿地的高架铁路的“负空间”转化为充满艺术活力、柔美多姿的彩虹项链,连接起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城市故事。 設计项目以“全信息艺术设计”理念为方法,情感化表达为诉求,运用插图艺术、装置艺术、交互媒体方式讲述城市的故事,通过艺术生活化和沉浸式体验的形式,让市民获得一次感知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有机融合的视觉经历。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带公共设施景观意向设计 通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拥有北京“三带”之一的“大运河文化带”。习总书记视察通州时明确提出,要“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交融,多组团紧凑集约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 “十三五”期间,通州环境建设将以“大运河文化带”为主脉,深度挖掘历史水文化和水景观,增强可达性和亲水性,塑造高品质的城区新形象,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在概念设计过程中,围绕通州之“通”为创作的核心思路,提出“天上银河,地上运河;舟通天下,政通人和”的设计理念,着力体现“大运河文化带”丰富的历史内涵,表达今日通州紧抓历史机遇,未来一片光明的发展前景。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这正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 七、结语 全信息艺术设计的核心:艺术走向生活,即艺术介入城市,艺术介入生活。同时,为艺术设计在各领域的表达呈现提供了崭新的信息传达路径。对现代主义的刻板形式,功能主义设计的机械冷漠,带给受众视觉疲劳感等问题提出了反思。改变了设计对受众的主观压力,将艺术设计带入后现代主义理念的人性关怀里,设计将对功能的关注转化为对主体“人”的关照,即强调对人的感受和体验的关照。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探究艺术在未来城市空间与商业领域自由呈现和诗意表达的可能 。 全信息艺术设计创造的不仅是新的风格或新的形式,而是构建了综合策略的理论,诠释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同时探索和揭示了人类从多维的角度观察与体验这个世界,将人的认知提升到更高层次与世界互动交流,并从中发现和感受到内心的愉悦自在。(下) (责任编辑:李静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