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邮轮旅游现状分析 |
范文 | 唐新安 [摘 要] 随着中国邮轮业的发展,市场潜力被逐步释放出来,世界各大邮轮公司纷纷将中国作为市场布局的重点,但制约中国邮轮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问题,是航行线路和目的地过于单调。 [关键词] 邮轮市场 海港型城市 旅游体验 邮轮线路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在连续维持了10年的高增长后,全国邮轮出入境人次在2017年骤降到8%。这样的趋势在2018年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继续恶化。根据航次安排计算,2018年中国的邮轮接待游客总人数将在历史上首次出现负增长,而2019年的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很可能继续下跌。2018年前两个月上海母港的邮轮舱位数比去年同期均有30%多的增长,但是从3月开始,舱位数开始持续下降,个别月份甚至只有去年同期的60%多。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中国的邮轮经济的现状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加快突破邮轮产业发展的瓶颈,把邮轮市场的潜力释放出来。 一、中国邮轮旅游市场概况 (一)中国邮轮经济发展强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的增长,以及生活理念的更新,中国消费者对邮轮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随着旅游品质要求的提高,国内游客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景点旅游和休闲旅游产品,他们更强调旅游体验和旅游产品的品质,对创新型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需求呈井喷式增长。邮轮旅游起源于欧美,对国内游客来说是“舶来品”,其特有的产品属性和服务特色,对国内游客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游客不断上升的对旅游品质的需求。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内地全年共接待国际邮轮5 807艘次,全年接待出入境游客1 813.54万人次,即大约741.41万人次的客源量。 (二)邮轮旅游母港航次大幅度增长 母港是提供邮轮始发泊位,使邮轮得到修整和给养补充、人员轮换的基地型邮轮码头。2008年中国接待母港邮轮的城市仅有上海和天津;2017年中国接待母港邮轮的城市则包括上海、天津、大连、海口、烟台、厦门、青岛、舟山、深圳等。2006中国接待母港邮轮航次16个,2017年所接待的母港邮轮1 098航次,相比2006年增长60倍,增长迅速。母港航次的快速增长,一方面表明中国有更多的港口城市致力于发展邮轮经济中的母港经济,中国邮轮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另一方面表明中国邮轮港口与世界其它港口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邮轮经济在世界邮轮经济中的地位在逐步上升,对世界邮轮产业发展的贡献与日俱增[1]。 (三)邮轮母港出入境游客持续增长 2008年上海和天津的邮轮港口接待母港邮轮出入境游客分别为48 296人次和9 000人次。2008年中国接待母港邮轮的港口只有上海和天津的港口,中国接待邮轮母港出入境游客人次为57 296人次。到2017年,中国接待母港邮轮的港口城市已扩展至上海、天津、大连、海口、烟台、厦门、青岛、舟山、深圳、广州等,接待母港邮轮出入境游客共计741.41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了120倍。自2006年以来,上海接待的母港邮轮出入境人次数最多,且每年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尤其以2016年的增幅最大;其次是天津,天津是整个华北地区接待母港邮轮出入境人次数最多的港口,然后是大连、青岛、厦门、广州、烟台、深圳、舟山、三亚、海口等港口,虽然接待母港的邮轮出入境人次数较上海、天津少,但仍保持了增长的发展势头。这表明,国内的邮轮旅游需求在过去11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上海是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另一方面沿海港口城市越来越重视发展邮轮产业,邮轮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二、中国邮轮旅游供给市场概况 (一)邮轮旅游访问港航次持续下降 中国邮轮市场发展非常不均衡,一方面母港航线航次密集游客增长迅速,另一方面访问港的数量持续下降。2008年中国邮轮访问港航次尚有318个,出入境游客430.04万人次,到2016年已持续下跌至航次83个,出入境游客27.75万人次。访问港航次的减少,意味着境外游客到中国各港口城市的旅游消费在减少,使得邮轮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程度非常有限,经济效应发挥不出来,2017年我国邮轮旅游增速明显放缓,收入规模为89.2亿元,增长了32.5%,较2016年下降了15.1个百分点。同时,访问港次的减少也说明中国各邮轮港口需要合理定位和布局。 (二)市场本土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一方面,以天海邮轮为代表本土邮轮公司相继组建,参与市场竞争。目前,天海邮轮“新世纪”号、钻石邮轮“辉煌号”、渤海邮轮“中华泰山号”等本土邮轮在中国市场运营,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起步晚,经营管理的水平和经验都显不足,而中国邮轮市场特有的包船模式也给其带来负面影响[2],所以本土邮轮公司与国际邮轮公司的差距仍然较大;另一方面,国际邮轮公司加快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进程。在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国际邮轮公司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甚至是专为中国游客量身定制的产品。例如,诺唯真邮轮公司喜悦号、公主邮轮公司盛世公主号等,从船舶设计、服务语言到特色餐饮、娱乐活动等,都提升了针对中国游客的定制化水平。 (三)邮轮旅游航运能力持续提升 随着中国邮轮业的发展,市场潜力被逐步释放出来,世界各大邮轮公司纷纷将中国作为市场布局的重点,以中国主要港口为始发港或母港的邮轮航线日趋成熟[3],2017年中國接待的母港邮轮1 098艘次,比2015年、2016年分别增长90.99%和19%,2017年中国接待过母港邮轮的港口城市数量已增加至11个,且接待母港邮轮的出入境人次数也有较大增长。2017年中国邮轮母港出入境游客达478万人次,相比2015年、2016年分别增长215%和108%,表明中国邮轮旅游业的航运能力在持续提升[4]。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公司旗下的海洋水手号、海洋航行者号、海洋量子号,诺唯真邮轮公司旗下的喜悦号、歌诗达邮轮公司旗下的赛琳娜号,公主邮轮公司的蓝宝石公主号、盛世公主号等邮轮都在中国市场运营母港航线。 (四)航行线路和目的地过于单调 制约中国邮轮业进一步发展的另一大问题,是航行线路和目的地过于单调。常规的邮轮旅行通常由母港出发,最后回到母港,途中有几天是在海上航行,另外几天则在目的地港口停靠,游客可下船游览当地风光。2006年,爱兰歌娜号的首航目的地是韩国济州和日本长崎[5]。十年过后,中国邮轮可去的地方仍然只有日本和韩国。在中国,从目前最主要的邮轮母港上海或天津出发,较近的外国目的地只有这两个国家,这种地理条件对邮轮线路的多样性构成了限制[6]。 参考文献: [1]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中国邮轮发展报告[R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2017. [2]张树民,程爵浩.我国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6):79- 83. [3]孙晓东,武晓荣,冯学钢.邮轮航线设置的基本特征与规划要素研究[J].旅游学刊,2015,30(11):111- 121. [4]程爵浩,吴霞.上海邮轮母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J].港口航运,2014,23(1):8- 61. [5]李华,周溪召,智路平.河口海港型城市邮轮经济发展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5,24(1):113- 121. [6]胡孝平,史万震.长江经济带开发背景下常熟邮轮母港建设发展对策[J].水运管理,2016,38(5):16- 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