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项目化重构研究初探 |
范文 | 邓 平 [摘要]课程改革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而实践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又在高职课程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进行了定位,分析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实践课程项目化重构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践课程;项目化重构 [中图分类号]F2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23-0116-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显然,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研究重点。一方面,每年有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工作难找”或“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经常面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或“新人需要先培训再上岗”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我国相对落后的传统职业教学模式密切相关。传统职业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为本位”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现代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新型教育模式。强调对学生的职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态度的培养。打破传统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与其他专业一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其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的定位 电子商务实践课程其课程目标是为了培养电子商务专业领域的技术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中、高级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学生在实践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工作中的逻辑思维;在课程体系上,根据工作流程编排,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业务流程所要求的知识点、技能点相对应;内容的选取上,针对电子商务职业领域内工作环境、岗位的工作内容、职业活动的技能要求。因此,从宏观上看,电子商务实践课程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组织起来的,以电子商务职业通用能力与专用能力形成为目标的课程的统称,是实践教学走近电子商务工作现场的现实需要。从微观上看,是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和电子商务职业资格标准相近、共通的基点上,兼顾学历教育的职业发展性和职业岗位培训的职业实用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特殊要求而设置的课程。显然,实用性、技术型、职业化是实践课程的特色与精髓。 电子商务实践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体系:按教学层次可以分基础性、专业特色、创新性和创业性等4个层次的实践课程;按课程的性质可分为模拟型、实战型实践课程;按教学的场所可分为课堂进行、课后进行、校内进行、校外进行的实践课程等等。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虽是个新的专业,但仍沿袭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以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为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先理论后实践、实践课程或实验项目不系统 教学模式按理论学习—应用实践一再理论学习一再应用实践的循环;课程设置是按照学科逻辑结构组织课程,课程的安排顺序是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应用(文化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结构。由于专业实践课程是按理论体系而设立的。实践课程相对不系统,难以和具体的职业工作过程性知识相联系,针对性不够、实用性不强。 2,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教育不相适应 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一是单项性实训多、综合性实训少。实训多分散在各门课程当中,以单项性实训为主,实训内容简单、难度小、不规范;二是静态性实训多、动态性实训少;三是理解型、技能训练型实训多,工作(任务)型实训少,实训中多为随堂理解型实训和技能训练型实训,按照课程工作导向真刀真枪的工作(任务)型实训少。 实践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有重动作技能训练、轻智慧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训练。重模拟、轻实战。重课内、轻课外的“三重三轻”的问题。所以说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教育不相适应。 3,教学形式传统、僵化、单一,缺失完整的行动过程 教学形式依然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核心;教学环节是按教师讲解、学生听记,教师演示、学生观摩,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学生训练、教师评价的僵化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听讲、讨论、阅读、记忆、理解、书面练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难以掌握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性和策略性知识;导致学生知道了不等于明白了,明白了不等于会用了,会用了不等于熟练了,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4,实训缺少职业情境,难以达到实训目标 教学计划中虽然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时数,如我校的网络营销实务实践操作时数比例达1:1。但实训项目不是按照职业工作任务或业务流程开发,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零散的、局部的、孤立的、机械的、静态的低层次和低水平的训练。导致实践训练虚化:学生得不到职业与岗位的体验,对职业工作领域不了解、职业意识淡薄,缺乏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深刻理解,以至学了不知所用、或根本不会用:出现学了电子商务不会电子商务、学了网络营销不会网络营销的现象;学生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熟悉和适应业务工作的时间和心理转换期比较长。 5,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不全面、不完善 由于教学与管理沿袭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中也往往偏重于课堂教学。对于对职业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的实验、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则较少监控,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较重视,而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监控或监控不力。在评价过程中多注重学生主体的评价、同行评价和督导评价,这些评价都是局限于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是内视质量;评价过程中较少或根本没有注重吸收行业、联合办学企业人员的参与,忽视了社会化质量。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项目化重构的基本内容 1,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类课程体系重构 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或实践项目是按学科体系而设立的,虽然它的开设也符合生产实际。由于受知识体系的限制,不能体现实际工作流程,这些课程(或项目)有用但相对不系统,尤如一粒粒“珍珠”散落在学科体系之中;项目化重构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变成更有价值的“项链”。使实践课程由相对不系统变成相对系统:重构后的结果必然会使原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系统结构发生变化,由相对系统变成相对不系统;但并非丢弃理论不要,而是取其适用部分,即对能力的提高起支撑作用的相关知识,这也符合高职教育所提出理论够用的原则。 通过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项目化改革的 研究,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从职业岗位出发、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真正实现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任职要求对接,建立电子商务“实践相对系统、理论相对不系统”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达到高职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 2,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类项目课程标准制定 首先,实践课程的目标要以能力为目标而不是以知识为目标。项目课程认为综合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项或若干项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它包括职业业务范围内的单项技能与知识、综合技能与知识;独立学习及获取新技能、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人际沟通、交往、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电子商务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则要以“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合作学习和方法创新的能力。要求我们在开发电子商务实践课程时,做到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的高度统一。 其次,现场专家和优秀工人是参与制定课程标准的重要成员。课程专家和教师则是参与制定课程标准的辅助成员。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明确的就业定位指向。同时,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必须随时做出应变。因此,高职教育项目课程开发应当由“教育专家主导”转变为“社会需求主导”。 第三。课程内容应按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序列化,而不是按学科逻辑顺序进行编排。课程学时分配要以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完成的难度为依据,而不能以知识的难易程度为依据。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类项目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电子商务是个“软”专业,我校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始终把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对实践课程的重构与实施,我们实行了“三结合”的课程设计。 一是教、学、做相结合。创设与真实职业活动情境相同的教学情境,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方法,边做边学、先做后学,做到工学结合,学生成为教学生体,实现自主性学习。 二是学习与创业相结合。在项目课程教学的同时,设计学生网上创业项目,网上创业项目主要在课后完成。使项目课程的学习与课后的创业同步进行、相互促进,两者有机结合,使项目课程的学习成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是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项目课程教学内容按企业网络营销岗位要求设置,顶岗实习是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具体应用和检验的重要途径,实习的企业可能就是学生就业的单位;两者的有效结合,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4,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标准与考核方法制定 课程项目化重构以后,其课程考核评价也必然要创新,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标准与方法的高度统一。其基本原则是:在考核内容上,以“能力考核”为主;在考核时间上,以“过程考核”为主;在考核方法上。以“项目作业”、“学生自测、学校和社会共同考评”为主:在考核目的上,以“引导学习、查检教学与能力成绩考评”为主;在考核结果上,以“学生能力成绩评定,教师教学考评和学生考证”为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