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
范文

    黄庆平

    [摘要]为了贯彻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我们结合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从专业设置、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这体现了社会和职校共同的要求。然而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在教育模式的选择上应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为自身首要目标。本文主要从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模式以及注重内涵发展两方面提出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些构想。

    [关键词]课程模式;教学改革;“2+1”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24-0110-03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个院校专业的基础知识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中职教育升格为高职教育时间不长。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学管理模式还在不断的探索中,从而导致我院高职教育的变革慢慢地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正在变得越来越陈旧,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正在逐步地被这个时代所淘汰。也就是说“用昨天的中专教育。培养今天的高职学生,未能适应明天就业的需要”这个矛盾日显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为使我院尽快与国内兄弟院校并驾齐驱,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推出的“2+1”课程改革模式以及我国的职业教育专家推出的一个适用中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以人为本,厚专业、活模块”的课程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对我院课程模式改革提一些自己的建议。

    一、“以人为本,厚基础、宽专业、活模块”的课程模式以及“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我国的职业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实际,创新地推出了一个中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_‘‘以人为本,厚基础、宽专业、活模块”的课程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解决职业教育面临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就业面过窄的问题,是一种科学的、进步的新型职业课程设置模式。虽然这种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但笔者认为,对于我们今天的高职教育,这种模式同样适用。这主要体现在这种模式的设置内涵上。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原有的高职授课模式是不管学生们喜欢不喜欢,乐意不乐意,给学生们提供的是“专业套餐”,而“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应当给学生提供的是“自助餐”。“自助餐”课程模式是从全新的教育理念出发,贴近市场、贴近就业,坚持专业服从市场需要。服从工学结合模式改革的需要,学制服从生产需要,教学内容服从企业需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的。这个课程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要求、家庭经济状况和劳动力市场对从业人员未来知识结构和实际技能的要求,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环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技能应用型”和“实践操作型”人才,培养学生自我继续学习和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毕业以后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该模式与传统的课程模式相比,学制可以缩短,同时效率大大提高。

    (二)“厚基础”

    “厚基础”是指淡化狭隘专业意识,拓宽与专业基础相关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质。“厚基础”是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方面的要求,强调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厚基础”的提出来源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建立在我国国情基础之上的。它对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宽专业”

    “宽专业”是指打破企业不同工种间的壁垒,加强各工种课程的联系与组合。“宽专业”要求企业进行各工种之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以适应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就业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智能型和复合型技术工人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

    (四)“活模块”

    “活模块”是指模块形式上是动态的。“活模块”不仅吸收亍国外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克服了其固有的部分缺陷,而且吸收了我国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的长处。这种新课程模式。避免了原有学科知识上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以社会和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针对性地将专业知识分解为若干模块,培养若干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要求。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模块形式是动态的,是“活模块”,即不需要的模式将逐步淘汰,社会急需的内容作为新模块将逐步纳入整个模块的系统中,以保证模块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这种“活模块”充分体现了“活”的特点:

    (1)专业“活”:学校不但可根据已开设的专业来建立一个职业群,确定几个相关专业,在每学期或每年还可根据市场调查分析和本校实际,推出新专业,组成新模块。能真正按市场经济需求,灵活变化专业。

    (2)层次“活”: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能力的差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实施的教学方法。模块层次可分为升学模块(对口高职和成人教育)和就业模块。

    (3)课程“活”:高新技术的发展,决定了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必须更新,新的课程不断产生,充实了模块的内容,陈旧的教学内容也相继在模块中消除。只有在这种不断的淘汰与更新中,才能使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跟上时代的步伐。

    (4)主体“活”:学生可以根据本人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个性特点及个人的学习基础、精力、求职意向等选择模块。也可以在学校为本届学生推出的模块组合中任意选择,“活模块”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权利,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学分制”与“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紧密相连

    “以人为本,厚基础、宽专业、活模块”的课程模式,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来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这就要求建立学校之间、相近专业之间学分相互承认的机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选择课程。可以相信,“学分制”是未来国际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走向。实践亦证明,实施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有以下优点:

    (1)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发掘个人潜能。学分制体现了主动服务于学生这一教育主体。转变了过去学生机械地围绕着学校、教师转的局面。“厚基础、宽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为学生能力、特长、兴趣与爱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学生自主地选择专业、课程模块,制订学习计划和确定奋斗目标,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分制”与“厚基础、宽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都为学生发掘个人潜能提供了保障。

    (2)课程模块化有利于“学分制”的实行。课程模块化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一个“活”字,每个模块都有相对独立性和可连接性,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目标,相对独立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标准。由于模块可以灵活组合、又可相对独立。单独考核,可以几个或十几个模块组合成一个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形成一个专业培养目标,又可以分段、分模块来完成学业。这与学分制的本质特征,即自由选修、强调个性发展、实行目标管理、学制弹性化相辅相成。因此,“厚基础、宽专业、活模块”是非常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一种课程模式。

    (3)实行“学分制”有利于校际联合,优势互补,化干戈为玉帛。目前各职业院校之间的招生大战愈演愈烈。本身职业教育是一家,何不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呢?龟兔赛跑的故事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当龟兔商量再赛一次的时候,它们突然改变了主意,何必这么竞争呢?咱们合作吧!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很快跑到河边;到了河里,乌龟驮着兔子游,结果得到的是双赢的结局。这个故事说明了今天我们发展职业教育也可以实现龟兔双赢。今后我们采用区域性“学分制”。使区域内的相近类型的学校、相近类型的专业、相近类型的课程的学分在区域内能够互通互认,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资源的优势,从而使得原有资源得到有效盘活,并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博采众长、各具特色,最终双赢,更好地为区域内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服务。当然这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并取得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二、“2+1”课程模式改革的新思考

    我院拟推行“2+1”型的课程改革模式,再总结原山西省太原市第四职业学院“1+1+1>3”的课程改革模式,觉得与我们“2+1”模式有很多相像之处,所以突发奇想,可以把我们的“2+1”模式也细化为“1+1+1”模式。到底“1+1+1”是不是大于“3”,本文认为只有推行这种方法以后,从实际执行的效果来进行判断。

    第一个“1”是指学生在第一学年所学的必修课模块,包括学生必备的文化基础课模块和专业基础课模块。其中,文化基础课在促进专业发展的前提下,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制定模块化教学大纲,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和课程特点自主调整模块的前后顺序;专业基础课模块是各个专业必备的部分,在制定大纲时侧重知识、技能与情感三维目标的统一,实操课程要占到专业课总课时数的一半以上,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的训练。

    第二个“1”是指学生在第二学年所学的专业课模块,包括本专业方向的必修课和学生感兴趣的、本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或本专业其他方向的选修课程。这些模块是在师生共同进行市场调查的前提下确定出来的,学生在学习时目标明确、有较强的自主性,而且每天下午都在企业实战情况下进行实操演练,可以较好地将专业知识与企业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第三个“1”是指学生在第三学年(主要是第六学期)到各个企业顶岗实习。学生们带上自己制订的发展计划,把两年来在学院学到的知识、技能等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中,每周与专业教师和本小组的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对于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和师傅请教,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库。实习期间。每个学生都要对照自己的目标看是否已经达到,达到的同学再根据实际工作和未来就业的需要确定新的目标:没有达到的同学则在老师和师傅的指导下继续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各方面为就业做准备。

    三、合理定位,注重内涵,高职院校应实现科学发展

    (一)高职院校的合理定位:办学理念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设置定位

    办学理念定位是指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的道路选择。主要突出3个方面:服务范围是区域性、地方性,着重服务地方经济:层次上应安心办好专科教育;类型上定位于职业教育。

    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评判标准,既要突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总体要求,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总体定位应是“面向区域经济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服务于企业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在专业设置定位上,高职院校应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设置凸显特色的专业。同时对学院实力较强的老牌专业采取专业品位提升的策略,在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方面实现层次高移,打好提高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基础。

    (二)整合资源、注重内涵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要通过有效整合学校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形成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最合理化,重点在于把握人力资源。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掘领导资源,特别是院、系一把手必须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个人魅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师专业化建设为目标,建立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要力量的师资队伍。同时建立完善的教学服务队伍,保证日常教学工作正常、高效率的运转。

    (1)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重点所在。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内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与行业、企业的相关专家共同制订课程计划,重点突出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着力推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的另一重点是要处理好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一条通专结合的培养路径,在强调高职教育适应文化、经济、技术发展及专业化要求的同时,还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通识教育理念。通过一些基础类核心课程,如文学、哲学、历史等,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协调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规模发展与质量保证之间关系的平衡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但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正是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矛盾。一方面,由于办学经费短缺,学校不得不想方设法扩大规模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学校的办学条件又达不到扩大规模的要求,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都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盲目扩大规模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如何在“做强”与“做大”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与切入点。强化质量意识、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效益,是高职院校努力探索的重点。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社会效益可以理解为“为区域经济培养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并为区域内企业提供员工在岗培训和科研服务”。在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最大程度地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应重视经济效益。只讲社会效益而不提经济效益,不仅办学经费无法得到保证,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无法提高,最终影响学校社会效益的发挥;同样,只讲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学校不会长久,因为没有市场就没有经济来源。因此,要实现高职院校办学效益内部的有机平衡,应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为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动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