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次贷危机后英国银行业的变化 |
范文 | 付梦婷 [摘 要]2008年次贷危机从美国房地产和银行业爆发并蔓延至全球经济,受此次危机影响,英国银行业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基于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受影响的大背景,主要讨论了英国银行业在此次危机中受到的冲击以及政府应对措施带来的变化。 [关键词]次贷危机;银行业;英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69 [中图分类号]F831;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1 次贷危机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次贷危机指的是2007年至2008年间爆发于美国房屋贷款业的金融危机,根本原因为房地产行业过速扩张,导致房地产市场过热,同时刺激了贷款行业在追求收益的过程中放松了风险控制,导火线是大量房屋贷款者违约。 自2004年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而利率大幅攀升导致房贷偿还者经济负担加重。此前,为了提高房地产行业以及银行业的业绩,银行贷款经纪人放宽贷款要求,大量贷款给不满足优级贷款人要求的贷款人。这类偿还贷款能力低于优级贷款人的贷款者通常被称为次级贷款人,次级贷款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缺少购房首付款,缺少稳定收入,没有固定职业等。随着2005年第二季度美国住房市场的大幅降温,房屋二级市场以及抵押贷款因为房屋价格下跌变得非常艰难。受此影响,次级贷款人开始出现大面积贷款违约,银行收回房屋在二级市场出售使房屋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再次受挫,2005到2006年间达到峰值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开始瓦解,银行贷款市场的危机开始显现。 2007年,美国的新世纪金融公司和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服务提供商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陆续申请了破产保护。 2008年9月7日,美国最大的两家房贷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国财政部宣布接管。 在此期间,通过资产证券化,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等金融衍生工具,资金链断裂的影响已经通过房地产企业,银行信贷传到了投资银行、投资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2008年3月,著名基金贝尔斯登由于损失过重,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促使摩根大通银行完成收购。 2008年9月,美国四大投资银行中的雷曼兄弟和美林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08年9月16日晚,美联储理事会宣布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借贷850亿美元给美国国际集团(AIG);同时接受美国国际集团79.9%的股权作为交换,美国国际集团(AIG)就此正式被美国政府接管。 2008年9月21日,美联储宣布把四大投行中仅有的最后两家—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改制为商业银行,希望能靠吸收存款渡过金融危机的难关。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金融危機逐渐从美国经济体扩散到世界各国。2007年末开始,全球各国开始相继颁布措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措施包括对金融行业以及实体经济的应急和保护,重心在保护实体经济上。 日本政府公布了总额26.9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防全球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进一步负面冲击。 欧盟出台了一项总额达2 000亿欧元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包含扩大公共开支、减税和降息等提振实体经济的三大举措。 在各国着力于刺激国内消费,保护国内就业和经济时,对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中国也受到了影响。统计显示,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减缓。中国政府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大幅度降息,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同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中国此后开展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2 英国银行业的结构 作为历史上金融行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英国的银行业具备深厚的资本以及漫长的进化过程。随着1986年金融行业重新开放,英国已经重新实现了银行混业经营的模式,允许银行提供包括证券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银行控股集团可以同时经营投资银行、商业银行、零售银行等多种业务,且多数情况下集中在银行内部管理;而银行集团兼营的保险业务,主要是控股子公司形式的保险公司相对独立运营。重新提出的混业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金的周转效率以及利润率,极大地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 英国银行业的结构大体上由三部分组成,即英格兰银行、本土商业银行以及海外银行;英国本土的商业银行又进一步划分为零售银行、二级银行和其他接受存贷款的机构。 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再贴现率作为主要调节手段,依法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利率市场化在英国已经实行,存款准备金率也不再是英格兰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 英国的商业银行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多样化,包括传统的存、贷款,国内外的资金转移服务、专业服务,如投资、保险及代理业务等、特殊融资服务等。 英国的银行业还包含了一类主业经营存贷款以及换汇业务的金融公司,其主要目标客户是消费人群,目的是为消费人群提供消费信贷,部分金融公司也经营房屋贷款。这一类“银行”虽然名称中未出现“银行”二字,但主营业务实际属于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3 次贷危机后英国银行业的变化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到冲击的英国银行业经历了重大变革,在英格兰银行的救市政策下,英国银行业进行了重新整合。英国境内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到了储户信心下降的影响,多家银行出现了贷款违约或挤兑的现象,加之英国银行倚重同业拆借业务,银行资金的流动性遭受了严重损害。 2008年10月5日,英国金融时报100指数出现了自1987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其中银行股首当其冲。英国政府宣布采取直接注资进入英国八家大银行集团而非购买不良资产的方式对银行业进行救助,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短时间内提高银行的资本金,以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作为英国政府救市计划的一部分,英格兰银行还将向八家银行额外提供2 000亿英镑的短期贷款,以帮助他们恢复资金流动。 在金融危机中,遭遇了挤兑的英国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被政府收购了100%的股权;经营状况骤然恶化的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劳埃德银行(Lloyds Bank)先后被政府收购了83%和41%的股权,耗费巨额救助成本。政府注资的方式促进了银行股份的国有化,也带动了银行控股集团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救助,但其主要方法是收购。劳埃德银行收购了苏格兰哈里发克斯银行(Halifax),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参与对荷兰银行(ABN AMRO)收购,此后两家银行集团仍处于较严重的亏损中。 金融危机以来,银行普遍面临资本金短缺的局面,迫于《巴塞尔协议Ⅲ》的压力,英国几家主要银行都选择采取专供主业的策略,在混业经营的环境下仍然选择收缩战线甚至规模,主攻所擅长的业务领域。汇丰集团2009年起退出了保險业,并于2012至2013年出售了所持中国平安的股权,价值94亿美元。此外,汇丰集团在2012年共处置了26项与主业关联度不大的股权,以便集中精力开展银行业务。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劳埃德银行由于在2008年接受了政府注资转化为了国有银行,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也采取了收缩政策,意图通过削减分支机构缩小规模,以满足更严格的资本要求,且这两家银行作为本土较大的银行集团,在金融危机后,重心更加集中在本国境内业务的发展和管理。 2009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金融危机后最重要的一部法案《2009年银行法》。作为金融危机的策略之一,这一法案的颁布实现了一些方面的创新。这部法案建立了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机制,针对经营失败银行的“特别解决机制”,确立了专门应用于银行破产的规则,强化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2012年,英国监管部门要求所有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员,都只能在一个市场内进行交易,而不能横跨不同的产品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以此降低交易风险。为了提高透明度,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英国监管当局曾提出将衍生品交易纳入场内的建议,但衍生品市场交易习惯形成已久、场内外交易的差异,短期内该提议无法实现。 4 结 语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政府颁布了不同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稳定了经济水平,为此后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有实证结果证明,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政府治理水平的影响不容小觑。金融改革对金融危机的发生虽不能起到完全阻止的作用,但各国的金融改革指标对危机后的金融体系结构有显著影响,对金融体系结构在危机之后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武力超.金融危机前后金融体系结构变化和制度因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2). [2]赵婧.英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浅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