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义乌物流行业的转型策略 |
范文 | 王耀燕 徐璐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本文从分析义乌市物流行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剖析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义乌市物流行业应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入手,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共同努力,通过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建设现代物流信息平台系统等途径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质量。 [关键词]新常态;义乌;物流行业;转型 0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步人“新常态”,物流业作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产业,行业发展结束过去十多年的20%以上的高增長,总体运行进入高资源要素成本的温和增长阶段。义乌地处浙江省中部,不依江傍海、无自然禀赋,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不断“无中生有”,成就了世界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奇迹。义乌物流行业从1985年萌芽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支撑并带动着义乌整体商贸业的发展。近年来,义乌市物流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物流产业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须正视和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尤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义乌物流业将面临结构性矛盾。 1义乌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1.1发展速度快,运量大,网络全 义乌物流是以小商品贸易为主导的商贸物流,改革开放以来,义乌物流业从最初的联托运市场到“一带一路”枢纽城市,走出了一条“因市而生、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2013年,义乌市被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列为国际陆港城市,随着国际陆港城市建设的推进,公、铁、空、海、邮齐头并进的立体物流格局已初步形成。国内物流可以直达全国321个城市,1 502个县级以上网点,国际物流可通达219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2016年义乌商贸货运量达到6 411.55万吨;海关实际监管出口集装88.56万标箱。截至2016年底,全市拥有国内物流企业1 639家、国际物流企业1 056家、快递物流企业134家、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企业100余家。 1.2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以来,义乌市物流行业发展迅猛,现有的8个国际、国内物流场站(包括:义乌港一期、B型保税物流中心、江东货运市场、江北下朱临时货运站、铁路口岸一期、互换局过渡工程、普洛斯物流园、快递集聚中心)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在各大物流场站处于饱和的情况下,仍有大量物流企业零散分布在市区旧村改造的四层半小区内(如:樊村等)。物流设施和管理模式落后,难以满足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 1.3企业规模小,经营模式落后 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规模都比较小,截至2016年底,A级以上企业仅有57家。企业经营还处在管理手段单一、货物对接方式原始、调度技术低下的粗放阶段,缺乏现代化、标准化的信息资源支撑,物流资源“有点无网”“有网不畅”,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建设落后。大部分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仍沿袭传统物流模式,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理念尚未形成。绝大多数零担货运企业经营仍停留在“夫妻店”“家庭作坊”式的运输企业层次,营业范围仅定位于“为车配货”“为货找车”,物流资源、功能、要素之间转化衔接水平有待提升,导致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 2新常态下义乌物流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义乌物流业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来自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的高品质物流服务需求倒逼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物流企业面临要素成本日趋上涨和激烈市场竞争带来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的双重压力。 2.1专业物流人才短缺 据统计,义乌物流行业现有从业人员中,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不到40%,而国内物流行业工作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约占70%。近年来,义乌物流行业的迅速变革创新,产生大量新型物流人才需求,2014-2016年,“物流师”被连续列入义乌市紧缺职业(工种)目录。专业物流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物流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义乌物流行业发展的瓶颈。 2.2物流运营技术落后 目前,大多数物流仓库管理与作业自动化程度低,运输工具陈旧,物流作业程序缺乏现代组织技术和管理思想的指导,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供应链专业化的要求。以仓储运输工具为例,物流装卸搬运大多依靠人工操作,专业化水平低,自动化装卸设备短缺,无法满足冷链物流等专业化仓库需求。 2.3物流信息化建设缓慢 一方面,行业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进展缓慢,物流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缺乏统筹规划,缺乏一个可以供企业之间交易交流的信息平台。另一方面,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缺乏现代组织技术和管理思想的指导,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在智能运输、智慧仓储、信息作业等方面一体化的要求。 2.4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 物流企业大多是由传统的个体联托运部、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在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及服务范围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为数不多,数量和规模都达不到一定水平。现有物流企业中,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提供供应链全过程管理服务、增值性物流服务的企业几乎没有,特别是国内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集中在公路联托运等传统物流行业,涵盖现代电子商务、智能物流配送、大型连锁经营的企业少。 3义乌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义乌作为新丝绸之路的起点,积极融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完成义乌市物流业由大到强的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 3.1政府层面 3.1.1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全面提高义乌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是制定人才引进政策,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二是与地方高校合作,全面开展国内物流行业在职人员的“职中”培训,充实一线员工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三是由政府部门引导,鼓励行业企业与地方高校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地方高校(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出适应本地物流行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3.1.2积极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以陆港新区为重点,打造技术先进、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发展聚集区、现代物流新的增长。加大重点物流项目的建设力度,如快递物流集聚中心、铁路口岸一期全面建成投用;加快完善航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为拓展航空物流功能提供保障水平;加快推进“义新欧”公路运输中心、国内公路港物流中心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科学规划建设国际国内物流通道路径,借助对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机遇,发挥“义新欧”国际货运班列连通中亚和欧洲的优势,推进双向开放,实现双向融入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大通道。 3.1.3主导推动物流业资源整合 抓好物流设施整合和物流网络的整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杠杆配置手段整合物流运力,加快推动整合现有物流设施,促进货运配载社会化;探索企业、银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发起股权投资基金,运用市场导向进一步引入产业内外“热钱”“活水”投资物流领域,实现以金融资本助力物流企业发展升级;支持物流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不断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规模,形成一批本地专业化的大型优势物流企业。 3.1.4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 一方面,通过对物流企业的宣传教育,鼓励其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通过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与物流伙伴的合作,提高物流系统效率。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部门或企业,开发国内物流信息化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收货人与发货人、货主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与物流企业信息有效对接。推动智能仓储、智能交通、智能配送等智能物流发展,支持物流园区互联互通,提高仓储利用效率;鼓励物流企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研究推广物流云服务。 3.2行業层面 3.2.1与时俱进,优化行业协会管理制度 以联托运协会为例,协会会员企业数量偏少、现任副会长以上管理人员年龄偏高,协会管理制度早已过时,协会管理部门应及时督促其吸纳更多的会员企业,并完成协会管理人员的新老更替,完善并优化协会管理制度,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和制度,在管理和引导义乌物流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其必要的作用。 3.2.2优化结构,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快推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行业企业经营从单一物流向多元物流转变;从传统物流业向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物流供应链转变;从线性物流模式向物流平台化转变。培育壮大义乌本地物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引领作用和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型物流企业集团,打造规模化新优势,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3.3企业层面 3.3.1转变经营理念,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主动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框框。不断学习现代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案例,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资源,逐步培育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小微物流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入股等方式进行兼并重组,优势互补,提高物流服务能力。 3.3.2建立信息系统,提升服务质量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流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传统物流经营模式已远不能达到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现代商贸业、制造业对实时货物跟踪的需求日渐强烈,物流企业特别是国内物流企业可以从提高员工素质人手,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如:条形码、RFID、GIS、GPS技术等,着手建立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全方位物流服务。 4结语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义乌市物流业应当抓住内外贸综合改革试点、自贸区改革推进等重大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为核心,以建立健全国际、国内物流服务体系,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