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范文

    徐彩虹

    [摘 要]新时期,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入,医疗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基层医疗机构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谋求更好的发展与生存,一定要充分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但在当前,基层医疗机构在财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机构的稳定以及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我国医疗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策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4.004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4-000-02

    新医改出台的目的是解决当前我国人民看病贵以及看病难的问题,而随着新医改的全面实行,民营以及国外医疗机构也获得了快速发展,而外资医疗以及民营医疗机构蓬勃发展给基层医疗机构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基层医疗机构想要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应对挑战,一定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充分重视内控管理,进而实现自身稳定以及健康发展。

    1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的积极意义

    1.1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水平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医疗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基层医疗机构想要实现健康发展,需要充分重视财务内控。优化财务内控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确保各个部门协调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

    1.2 促使基层医疗机构有序运转

    良好的财务状态可以为机构的有序运转提供保障,进而实现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时,做好财务内控工作,还能协助机构领导清晰地掌握医院的经营以及资金状况,有助于资金调度,从而根据资金情况合理引进医疗设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治疗水平,进而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力。

    1.3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加强财务内控有助于基层医疗机构长远发展和有序运转,而通过内部控制,机构领导可以清晰地掌握机构的资金以及经济情况,进而做出科学的决策,保证资金的利用率,合理分配医疗资金,进而提高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机构的社会影响力,保障基层医疗机构高水平发展。

    2 当前基层医疗机构在财务内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内控意识薄弱

    基层医疗机构属于具有较强技术业务性质的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公益单位,其资金主要是由国家财政负责,而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财务核算中心、卫生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进行监管。由于其性质特殊,导致一些机构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内控的重要性,对固定资产核对、往来账目的控制、核对医疗器械以及药品的采购等经济活动,都是按照自身意愿进行,不能保证医疗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同时,财务工作比较混乱,难以清晰地反映机构的实际经济状况。

    2.2 内控制度存在缺陷

    科学且合理的内控制度是确保各项财务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依据,但是当前,我国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没有制定完善的內控制度,只是对一些经济活动进行登记,涉及固定资产、往来账目以及药品机械采购等信息缺乏详尽记录。在开展财务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制度的支撑,财务人员基本是按照内部规则以及自身经验开展管理,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2.3 财务人员缺乏必备的专业技能

    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人才相对匮乏,很多从事财务的工作人员并非会计专业出身,还同时兼任审计、出纳以及会计等职位,由于没有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在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下,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的问题。同时,在监管工作中,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往来账目以及药品采购等经济活动缺乏针对性监督,进而阻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及长远发展。

    3 优化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策略

    3.1 强化医疗人员的内控意识

    当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领导严重缺乏内控意识,进而阻碍了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开展,因此,医疗机构的领导、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财务内控的重要性,并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内控意识。首先,医疗机构的主要领导一定要加强对自身的学习,带头针对财务内控的监督技能、会计核算方式,以及内控制度进行学习和研究;其次,要组织机构的所有员工开展财务内控培训,并邀请专家为员工讲述相关知识;最后,机构要加大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对获得优异成绩的员工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在医疗机构内部创设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氛围。

    3.2 强化财务内控制度建设

    基层医疗机构一定要根据我国相关的规律条例,结合自身医疗器械和药品采购情况、固定资产以及往来账目情况,科学地制定财务内控制度,进而促使内部控制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在完成财务内控制度制定后,一定要严格贯彻和执行制度,实行岗位轮换制度,防止出现贪污腐败以及以权谋私的情况,充分发挥财务内控的作用。

    3.3 加大财务内控的执行强度

    为了全面优化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内控质量,一定要加强相关要求,建立问责机制,保证各项管理制度充分落实,并从具体工作中,落实和完善内控要求。例如,基层医疗机构要实行职务分离制度,对货币收支业务要积极推行钱账分管制度,任何一项资金处理和业务,都不能由一个人单独完成,防止出现贪污腐败的情况。

    3.4 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人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主体,因此,基层医疗机构一定要充分重视人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首先,基层医疗机构的领导一定要提高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积极举办各种培训活动;其次,卫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要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质量的监督;再次,医疗机构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给予财务人员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最后,医疗机构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岗位轮换。

    3.5 加大财务内控监管力度

    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属于事业单位,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与企业有所不同,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其的财务监管,通过岗位轮换、固定资产控制、核对往来账目,以及规范药品、器械采购的方式,对其财务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保证各项经济活动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实现财务内控工作的有序开展。

    3.6 推动财务内控实现信息化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已经在各个行业以及各个领域中实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在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工作中应用,可以提高财务工作质量,进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及经营能力。基层医疗机构的领导一定要解放思想,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做到与时俱进,对本机构的财务特征和经营模式进行综合研究,进而制定科学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措施,优化财务内控工作。例如,基層医疗机构要根据自身的硬件以及软件系统,制定设备维护和更新措施,并对员工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开展针对性培训。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医疗机构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要促使员工树立网络安全意识,进而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4 结 语

    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关乎我国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同时也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基层医疗机构一定要充分重视财务内部控制,进而确保机构健康、长远、稳定以及安全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青.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5).

    [2]徐桂春.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5).

    [3]赵云丽.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6(7).

    [4]郭子光.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5).

    [5]张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6).

    [6]向孝勇.基于时代背景下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

    [7]陈永琼.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J].西部医学,2010(11).

    [8]张为.浅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审计要点[J].财经界:学术版,2016(2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