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背景下适于高职教育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范文

    凌端平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互联网+教育”时代的主流,在此潮流下,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手段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回顾教育信息化历程和高职院校开展信息化教育现状后,对信息化课堂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职院校重构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1.078

    1教育信息化回顾

    1.1教育信息化理念倡导

    教育信息化理念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出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改革,以更好的服务教育教学,并不断颠覆传统教学理念。随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网络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社会信息化”,而后延伸到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名词,最早出现在教育部颁发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中。从此,教育信息化将会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基于此,各地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各项信息化条例,以促进教育均衡和有质量的发展。

    随后,2010年到2014年间,国务院频频出台强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文件,而“互联网+教育”理念的兴起,再一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016年6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全面深入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强调了“互联网+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新理念和新要求。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下,高职教育也在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

    1.2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现状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关乎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信息化的发展为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而反映高职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一大平台就是通过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自2010年至今,教育部已经举办八届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从赛事内容和赛事规则的变化上都旨在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以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高职组获奖情况为例(见表1)说明我国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不同程度。单从数量上来看,华东地区在三项信息化教学赛事中获奖比例最高,尤以江苏、山东两省获奖数量最多;其次是华北地区,主要获奖省份为北京市和天津市;华中地区获奖数量虽为第三,但差异化明显,湖北省获奖情况远远高于河南省;华南地区的广东省的教学信息化能力水平最强;教学信息化水平较弱的主要是西北地区。由此可见,我国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的信息化能力水平呈现不均衡的现状,其主要原因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信息化设施投入程度相关。

    2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

    2.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的一个颠倒过程,将传统课堂上“教师主讲,学生重听,课后作业”这种模式颠倒为“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将原本课堂讲授时间转变为知识内化的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系列的软硬件条件。在这一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需要学生积极配合课前的预习和课堂的主动探讨;而教师更要突显组织领导力,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制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翻转课堂需要在线课程的教学管理平台提供支撑和保障,才能保证这以模式的顺利进行。

    2.2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基于“MOOC+微课”的在线平台、翻转课堂平台、“创新工场”平台而实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将网络在线学习与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教学有机结合来实现学习目标最优化。其中“MOOC+微课”的在线平台是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为教学实施前提供教学素材资料准备并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线上学习氛围;翻转课堂平台是混合式教学的第二平台,是在线下主课堂上教师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线下的分享讨论,实现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第三平台是“创新工场”,以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创新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这三大平台将课前、课中和课后有机结合起来,更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2.3互动式教学模式

    相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更体现出一种理念,常常与翻转课堂教学结构结合起来,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体现互动性。具体概念来讲,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氛围,由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师生与学生之间采用对话、研讨和交流等学习方式,以此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提问式教学、对谈式教学以及模拟训练。

    3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3.1创新教学内容,教授实际可用的专业知识

    与以往传统课堂呈现的教材内容不同,教师运用互联网资源,将教学内容与实际行业发展联系起来,用最新的行业动态和研究为学生传授前沿的行业知识和技术。比如,对于工科课程,相关教师可以搜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技术方法将某一知识点的讲解更贴近生活,或是结合知识点需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利用远程技术向学生展现工厂实际工作情景,使学生增强体验感;同时更多的向学生展示图例,加深学生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和记忆。而对于文科课程,所涉及抽象的概念较多,学生对文科知识的掌握更多的依靠是理解。在这样的文科知识特点下,教师应采集相關知识案例,在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

    3.2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

    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学生与教师限于同一个课堂空间里,沟通交流受到时空的限制,但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教师可以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变通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前,教师利用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发布学习内容,创建讨论活动区和布置预习达标测试,将学生培养自学习惯;在课中运用提问式、对谈式、讨论式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将重要知识实现在课堂上进行内化;在课后为学生布置具有实践特性和思考型作业完成对知识的运用和巩固。同时,在教学方法变通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运用的能力。

    3.3创新评价方式,完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客观评价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授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形式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相对于传统课堂单一的知识考核方式,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对学生的考核更注重于过程考核,注重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大数据统计功能,将学生参与互动的次数、互动的情况以及测试的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同时结合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考核,最终多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

    [1]刘原,杨方琦,张郭军.从信息化教学大赛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01):64.

    [2]党建宁,杨晓宏.互联网思维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价值观瞻与设计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8,(06):110-111.

    [3]杨青.基于MOOCs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26-27.

    [4]汤勃等.“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03):90-95.

    [5]唐世刚,钟万林.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8):42-4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