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理科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研究
范文

    柯英 贾秀峰

    摘 要:为推进高端科技人才的国际化,在理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长期以来受到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之间二元对立的思维影响,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和研究生英语的教与学都出现了与时代需求脱节的现象。从新感受力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并全方位地探讨课程前、课程中和课程后的教学策略为当前的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路径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新感受力;教学策略;理科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4.080

    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7年1月20日正式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跨文化学习、交流和工作能力的培养。这既继续肯定了英语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重要的战略地位,又向作为教学主体的一线英语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体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理科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英语的教学与研究现状

    一项面对全国77所各类型的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有效参与人数为7811名的调研结果表明,92.6%的研究生都充分认可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无论是学生自评,还是英语教师和学科教师反馈,研究生的英语能力都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最大的问题集中在缺乏学习兴趣和基础不扎实两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缺乏学习兴趣和基础不扎实往往是一对因果关系,而这个矛盾在理科研究生中更为突出。相较于文科研究生,他们的科研发布途径更加国际化,因此英语在他们的资料积累、文献阅读和未来的科研论文写作中占比更大。要达到新时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标准,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代表中国发声,彰显我们的科研实力,除了提升研究水平之外,还必须重视并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问题。英语固然是展开国际对话的一个交流工具,但如果仅仅关注其工具性,把英语学习等同于普通的任务型训练,就不会真正走进其内涵丰富的内部世界,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感知另一种语言之美。

    目前各大院校的理科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虽然都有共同的依据,即1992年由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非外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试行稿)》,但在具体内容的设计和制定方面不尽相同,会根据自身的情况予以调整和细化。例如,复旦大学的硕士生公共英语有三个模块可供学生选择:综合类英语课程、学术类英语课程和文化类英语课程,在第一学年不限模块修满两门课程四个学分即可。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英语课分为综合、阅读、听力和口语四门课程,每门的学分都是四个学分,学生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任何一门即可。苏州大学则设计了两个部分——基础英语和英语实践,前者以读写为主,后者又细分为听说和泛读。《非外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试行稿)》强调语言基础训练和阅读能力,而以上高校也都紧扣了大纲宗旨,又各具特色,教材的使用也不统一,有的采用校本教材,有的采用全国通用教材,教材的名称和内容也各不相同。

    随着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公布正式开始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我国的高等院校无论列入入选名单与否都纷纷响应,为实现这一目标努力,而“‘双一流意味着我国未来的科技人员必须拥有本学科领域的国际话语权”,这个话语权的获得显然不会只凭单纯的专业成果,还应该有在国际场域使用字面意义上的“话语”能力,即能展开有效交流的书面和口头的外语能力,这就离不开具体的文化语境。以上三所学校均在“双一流”名单之列,其中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苏州大学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它们都有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免修公共英语的培养政策,免修的标准也是依据各类英语考试的成绩来确定的,并不包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核,这就意味着符合免修条件的学生无需学习相关知识。然而,正如有人担心的那样,“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语言应用能力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仅仅以成绩判断学生英语水平显得过于武断”。值得关注的是,三者中只有复旦大学明确设置了文化类的英语课程,即便如此,由于一部分学生只选择综合类和学术类英语课程,他们和免修的学生人数相加,无形中就使得文化类英语课程的学习者规模更加缩小了。发人深省的是,这并不是三个互相孤立的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仅理科研究生的跨文化交际英语的教学情况与现实需求出现了脱节,而且教学研究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国内出版了几部关于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著作,但是探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专著几乎是难觅踪迹,而有关的学位论文也只有两篇硕士论文(段虹,2009;王铮,2011)。相比之下,期刊论文的数量较多,以“研究生英语”为主题、“跨文化交际”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符合条件的共有大约30条结果,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课程体系、文化导入、应用能力等方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以建構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从文化背景知识、特定文化词语和文化价值观念三个层面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吴军赞,2005),但是只有1篇文章以理工科研究生英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教学中应用英语文学作品的意义(吕鹏飞,2008)。综上,国内教育界和学术界注意到了研究生英语教学中需要传授跨文化知识和培养实际的沟通能力,但是关注度还远远不够,明显滞后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本文从新感受力的角度审视理科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英语的教学困境,探讨如何培养理科研究生的语言文化感受力,从而兼顾保持学习兴趣和夯实基础的需求。

    2 新感受力的教学启示

    所谓“新感受力”(new sensibility),是美国思想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针对英国作家、科学家C.P.斯诺(Charles Percy Snow,1905-1980)提出的“两种文化”的一种反驳。1959年5月7日,斯诺在剑桥大学发表了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的瑞德演讲(Rede Lecture),一时引发了西方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他忧心忡忡地指出:“整个西方社会的智力生活已日益分裂为两个极端的集团……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最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还互相憎恨和厌恶。”而两种文化,指的正是这“两个极端”所代表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斯诺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西方社会的教育一直以来过多地关注了“不切实际”的人文学科,而真正促进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更加务实的科学文化。斯诺强调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固然是想改变教育的重文轻理现象,然而过犹不及,在他的“两种文化”观受到追捧之后出现了人文学科的逐步萎缩和整个社会愈演愈烈的重理轻文现象,这同样引发了知识界的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1962年2月28日,斯诺的同事,当时即将退休的剑桥教授、著名文学批评家F.R.利维斯(Frank Raymond Leavis,1895-1978)在注意到斯诺的观点带来的影响后专门发表了里士满演讲(Richmond Lecture),一一驳斥了斯诺的观点,但是由于利维斯的言语过于尖刻,在大众眼里,他对斯诺的批判不仅有失公允,而且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具有人身攻击的嫌疑,反而正好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

    随着“两种文化”的争论持续发酵,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知识界也做出了回应,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桑塔格的一篇重要文章。1965年,桑塔格发表了《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One Culture and the New Sensibility”),批评斯诺对“两种文化”命题的表述有失精当,因为“这一问题假定科学和技术是变化的,是变动不居的,而艺术则是静止的,满足人类的某种永恒不变的普遍功用(慰藉?教化?消遣?)。只有基于这种错误的假定,人们才会推断出艺术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的结论。”这里说的艺术,其实是兼指文学和艺术等人文文化。桑塔格透过“两种文化”产生的社会共鸣和积极响应,敏锐地看出了其背后涌动的一股力量,一针见血地指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其实是发生深刻的、令人困惑的历史变化的时代产生的一个暂时现象……与其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冲突,不如说是某种新的(具有潜在一致性的)感受力的创造”。在她看来,科学技术与文学和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当人们感觉到二者之间的裂缝时,其实恰恰标志着人们需要一种新的感受力,那就是取消区分,平等对待,同时从科学和人文知识中汲取营养。

    尽管“两种文化”之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遗憾的是,人文和科学学科之间的裂痕仍在扩大,文理之间的冲突不仅没有平息,而且还有进一步激化的趋势,在中国当前的教育体系内,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的不平衡发展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正如一位任教于清华大学的国内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一些大学也正在努力地对此予以调整和改革,“近几年在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改革中持续勃兴的文理通识教育的努力方向无外乎试图在新时代的中国大学里尝试推行新的教育范式和培养路径。无论是通专融合、学科交叉,还是创新创业、国际化培养,其背后的思想逻辑都暗含着科学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在新时代、新平台、新格局中的交融和对话”。在此背景下,桑塔格在五十多年前提出的“新感受力”远远没有过时,相反,在新时代的教育探索中,仍然可以作为他山之石,为促进这一交融和对话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于我国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尤其是理科研究生的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 理科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策略

    跨文化交际英语在推动科技人才国际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国内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出现了一个悖论:认可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未能加以足够的关注,而针对早于研究生阶段的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教育部于2017年正式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就已经确定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与此呼应,有研究者提出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際课程的教学“首先应通过文化知识介绍、个案讨论、中西文化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西方国家文化,养成从他者视角反思本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学通过课堂练习、课外活动及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研究生英语是大学英语的延伸和深化,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项措施更应该落到实处。笔者尝试以任教的苏州科技大学为例,探讨基于新感受力培养的理科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英语的教学策略。

    3.1 课程前的摸底调研

    我校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时间为一学年,即研究生一年级两个学期,课程名称统称为《基础英语》,分为《基础英语(一)》和《基础英语(二)》,但在具体的授课内容上,前者是学术综合英语,后者是跨文化交际英语。两门课程都是必修课,每门两个学分,学生需要修满四个学分。由于我校的研究生培养计划里没有公共英语免修的规定,这就意味着所有研究生都必须学习跨文化交际英语,都有机会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尽管如此,课程前仍应展开充分的摸底调研工作,以便因材施教。

    首先是联合研究生部和各学院进行全校范围的摸底调研,了解总体情况,开展时间是第一学期结束后,第二学期进行中,将数据用于指导下一年的英语教学。例如,在面向我校2016级300名研究生的英语教学问卷调查中,在学习动机一项,33.67%的学生的选择是更好地了解世界及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人,占比最高,虽然较为粗线条,但仍然体现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而在英语水平自评一项,69.66%的学生表示现有的英语水平不能满足未来的工作需要,体现了对英语能力不足的焦虑情绪,与前文所述吴莎等人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第二项摸底调研是针对即将授课的班级。以笔者所教授的2017级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的研究生班级为例,在接到教学任务后,在开学前的假期时间里,笔者首先在教学系统下载学生名单,然后联系学院的研究生教务直接负责人,获得学生的联系方式,建立起微信群和QQ群,发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本科毕业院校、英语级别、第一学期的学术综合英语学习情况、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评价、个人的英语能力期望值、对英语的兴趣值、对跨文化交际的了解等等。结果显示,30名学生中有22名来自民办本科院校,其他8名来自本校和同级别院校,有3人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12人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普遍表示英语口语和写作技能有所欠缺,在学术综合英语课上有收获,对接下来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充满期待。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对英语的兴趣不大,不过出于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会认真学习,期望能够得到提高。除了问卷调查,笔者要求每个学生写一份英文自我简介:一是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情况;二是大致了解其英语水平和学习态度。从简介的提交结果来看,他们的英文写作水平和完成任务的积极性符合问卷描述,态度非常端正。

    3.2 课程中的教学措施

    (1)对教学内容进行“陌生化”处理。

    我校使用的教材是许立生主编的《跨文化交际》,内容充实,案例丰富,但由于出版年份较早(初版于2008年),半数以上的学生拿到教材后表示先入为主地认为其内容可能与时代有所脱节,学习兴趣受到影响。采用“陌生化”方式予以处理,可以起到培养新感受力、提升学习兴趣的作用。“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概念,就是“使之陌生”,使审美主体“即使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延长其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难度,增加审美快感,并最终使主体在观察世界的原初感受之中化习见为新知,化腐朽为神奇”。笔者第一个对策是调整顺序,比如,将原本设置在每单元倒数第二个环节(最后一个环节是补充阅读)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放到导入部分,在学生未深入学习课文和了解单元核心主题之前,让他们先预判案例,记下自己的判断,然后再深度分析课文,再回到案例上来重新分析,比较前后的差异,留下更深的印象。其次是补充时事新闻里出现的跨文化交际材料,看似与所学内容没有关联,鼓励学生寻找联系,找出共性,从而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依然能够阐释不同时代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一方面消解学生轻视课文的情绪;另一方面注入新鲜感,弥补课文时代感欠缺的不足。

    (2)设计文理兼容的课堂活动。

    我校2016级研究生有72.67%的同学在“喜欢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一栏选择了“教师讲授与课堂活动相结合”,因此,在为2017级的这个班级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也以此为参考,并有意以新感受力为导向,注重文理融合。在教师讲授部分,多以人文文化为着眼点,但在课堂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以独特的科学文化视角来阐释跨文化交际现象。比如,在模拟跨文化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场景时,有一次的活动是设计一次跨文化语境的恋爱活动,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表演成功和失败的情景,有两人组、三人组和多人组,模拟现实恋爱中出现的人际交往情况,关系从简单到错综复杂。大家热情高涨,非常踊跃,但这只是活动的一个热身,实质性的部分是让他们用化学反应的理论来分析何以成功,何以失败。学生顿时信心倍增,把各小组的表演的情节用化学反应的公式在黑板上写下来,用类比的方式逐一分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教师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和理论。

    (3)在实践环节举办“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小型学术论坛。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走向实践,而实践反过来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研究生英语的教学最好能有立体思维,即兼顾前后开设的英语课程,而不是孤立地对待某一门课。本校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英语的先修课程是学术英语,如果能将学术英语部分地与跨文化交际英语融合起来,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交融,也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新感受力。蔡基刚教授在研究学术英语的教学时提出的“基于项目研究的学术论坛教学法”为笔者开拓了教学思路。所谓项目教学法,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以项目为依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解决一个较为复杂的学术问题或课题开展具有一定时间长度的调查研究,最终获得专业知识和必要技能(如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由于时间、经费、场地等各方面的限制,在实践环节无法实施真正的项目研究工作,但完全可以开展小型的学术论坛,而项目的落实就类似于课程大作业,是考核平时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笔者的安排是结合当下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指导学生形成几个项目小组,进行团队合作,选择中国文化的一个切入点来设计文化产品,如饮食、民俗、建筑、旅游、文学等,同时研究“走出去”的路径,在指定的时间段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后,举办小型学术論坛,内容包括展示产品、论证产品、各小组互相提问、提出建议和意见等。论坛活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以学术英语为研究基础,以跨文化交际为理论指导,积极认真地参与其中,整个过程不仅考验了他们的英语能力,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3.3 课程后的输出考核

    在结束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后,除了对学生进行常规考核,即通过出期末试卷的方式考核学生以课本知识为主的英语掌握情况外,还应该多维度地从输出的角度跟踪考核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便根据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虽然研究生在一年级结束后出国交流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并不多,但教师仍然需要主动抓住各种机会及时了解他们的输出情况。笔者教授的2017级理科研究生来自化生材料学院,具备一个资源优势,那就是从2018年开始,每年的10月份左右,也就是学生结束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后,学院会承办商务部委托的“发展中国家先进节能技术与装备研修班”,学员来自于十几个“一带一路”国家,不少国家的官方语言就是英语,研究生正好可以参与到研修班的服务和教学辅助工作之中,接触丰富多彩的文化,在跨文化语境中检验专业知识与英语能力。笔者采用了访谈的方式,参与了这项工作的同学都表示尽管仍有一些小的失误,但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确实在他们与外国学员的交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程后的调研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针对学术英语的调研一样,我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组也在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结束后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不仅没有减退,反而更加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表达了继续学习的愿望。81%的同学表示英语能力有了提高,肯定了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有85.33%的同学希望能继续开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的相关课程,72%的同学同时还希望能开设外教授课的课程,继续提高英语能力。这些反馈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正面能量,使他们更加坚定了信心,更加努力地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4 结束语

    我国各大高校当前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总体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理科类的研究生急需获得语言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缺乏学习动机和驱动力;另一方面又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深受长久以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关系的影响。但是毋庸置疑,新时代的理科研究生仅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远远不够,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知识积淀是他们成功走向国际舞台的必备素质,为此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上需要重新审视跨文化交际英语的价值和意义,做好学生基础和需求等方面的调研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程目标,指导学生的后续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虽然跨文化交际类的教材层出不穷,但是面向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少之又少,没有适合理科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英语的教材就相当于失去了教与学的抓手与着力点,因此研究和编写符合人才发展新要求、新形势的教材也是当务之急。新时代的人才需要有新的视野,更需要有包容性的学习态度,兼收并蓄地接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拥有常学常新的新感受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2017-01-20)2018-11-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70120_295344.html.

    [2]吴莎,张文霞,郭茜.高校研究生英语能力需求及满意度调查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03):47-53.

    [3]蔡基刚.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中国研究生必修的一门课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04):10-15.

    [4]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2017-09-20)[2018-12-1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5]马晓宇.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育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2(6):108-109.

    [6]SNOW C P.The Two Cultures,with Introduction by Stephen Collini[M].Cambridge:Cambridge UP,1998:3-4.

    [7]SONTAG S.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ssays[M].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2001.

    [8]曹莉.“两种文化?C.P.斯诺的意义”:回顾与思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49-58.

    [9]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03):2-10.

    [10]刘承宇,单菲菲.大学英语课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共核与差异——基于合法化语码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解读[J].外语界,2017,(04):79-87.

    [11]杨向荣.陌生化[J].外國文学,2005,(01):61-66.

    [12]蔡基刚.基于项目研究的学术论坛教学法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02):18-2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8: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