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策略研究 |
范文 | 王君义 摘 要:医学档案是每一所医院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料,其中通常会记载医学科研、医学技术的改进方法等重要资料,对于维护医院自身权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医院管理进行规范性改进的重要依据,因此对医学档案进行有秩有序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更多的医院已经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医学档案,但是大部分都停留在保存阶段,思考的问题都是如何更好的保存维护医学档案,而对于管理方面的制度、规范并未有统一标准。在医学档案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专业能力及职业操守对医学档案管理的水平质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当前我国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几项综合素质,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策略,旨在使医学档案管理质量得到本质上的提高。 关键词: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策略 档案管理是医院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各项工作业务开展的重要基础,而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力水平高低,将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当下各所医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医学档案管理工作,并及时有效的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 管理人员的现状问题 1)文化水平偏低。当前的医学档案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管理的专业知识并不了解。据不完全统计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只停留在了专科,有的则只是接受过短期的专业培训,甚至有的管理人员是兼职,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极为缺乏,所接触的专业知识层面也较窄,实际操作能力偏低。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将直接影响档案工作质量的提高。 2)缺少服务意识。档案管理人员主要的工作职责就是为资料所需人员及时准确的提供档案资料,需要拥有较高的服务意识。但是当下的医学档案管理人员并未真正意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认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归整和借阅,并未给所需资料人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缺乏服务意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就是缺乏工作责任心,长久以往,会导致档案信息出现混乱情况。 3)缺少创新能力。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严重的制约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但是当前在医学档案管理中,仍旧有部分管理人员延用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默守陈规,对于现代化管理措施并不了解,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使得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得不到根本性的提高。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技术发达时期,各种档案信息都在要求准确性和时效性,传统的管理模式时效性较低,在信息开发方面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提高。 4)专业操作能力偏低。信息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面对的档案信息也不再是以往的纸质资料,更多的则是U盘、加密邮件等电脑数据存储,这就造成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已经从以往收集、归整,逐渐转变为电脑传输。但是部分管理人员的年龄偏大或电脑专业知识水平偏低,使得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限,一旦有其他人员来借阅相关的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只能望而兴叹,无法快速精确的将所需信息提供给借阅人。 2 应当具备的几项综合素质 1)政治思想觉悟与职业道德素质。档案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自身的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是最为基本的素质要求。管理人员应当在国家政策和党的领导下,对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行及时纠正,实现政治、思想、品行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熟悉国家和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树立自身健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管理人员应当清楚自身的工作职责,以服务为工作 原则。 2)安全意识。医学档案管理工作涉及的是每所医院的核心学术知识与技术,因此,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安全保密意识,熟知《保密法》与《档案法》相关知识,在任何的场所环境中,都应对自身的工作负责,强化保密的工作观念。在工作生活中,对档案资料都要做到安全、保密,杜绝出现档案信息泄密情况,以此维护医院和国家的利益。 3)创新能力。新时代应当有全新的管理方式和观念,因此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根据时代发展,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创新,具备大胆创新的意识。信息时代可以使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改善,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打破墨守成规的陈旧思想,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同时当前的信息存储载体也在发生着改变,也要求管理人员要及时善用科技手段进行管理工作。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效率,进而产生创新的管理方法。 4)业务能力。管理人员作为信息资料的存储、传播及连接的中间桥梁,需要他们充分熟练的掌握档案资料的整理、归纳、编目、标引及保护等基础专业能力。同时还应当熟悉本院各科室的相关学科知识,并掌握与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当具备较高的服务意识,为前来查阅资料的人员提供较高的服务水平,将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3 综合素质的提高策略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医院领导在日常工作中,应当起到标杆作用,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将我党的先进理论成果作为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指导思想。党员干部应当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不良诱惑坚决抵抗;医院定期组织党员培训讲座,向档案管理者介绍医学界内模范人员,以此激发他们的责任使命感。同时档案管理工作所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因此为了提供给其他人员更为优质的服务,管理者应当戒骄戒躁,当有医务人员需要查看档案信息时,应当做到微笑服务,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 2)扎实的专业能力。在医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医院应当选聘具有情报学、统计学、信息管理学、计算机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同时不定期的开展医学讨论会,让管理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接受到最为高端的档案管理观念;管理人员在当前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下,应当及时将自身的工作模式从传统理念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变;另外在医学档案管理中,会经常涉及有关医学的专业知识,因此管理人员应当了解熟悉医院护理学、临床学及医药学等知识。 3)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医学档案本质上其实就是医院的文化体现,档案管理层领导可以让管理人员通过档案信息标引进行资料归整,用心择选其中具有特色的医院文化,举办档案展览等文化建设活动,使医院职工能够更为清楚的了解医院文化,提高医院的员工凝聚力。同时各科室的员工在参加文化建设活动后,根据各自岗位的工作特点,也会提出合理科学的策略,促进医院的发展进步。 4)学会调控自身情绪。医学档案管理是机械性较高的一种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对医院各科室都有大致的了解,做好各种信息资料的归整,面对繁多的纸质资料,管理者需要用心、仔细的进行查看、补充、标引,同时要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并及时精确的录入到计算机档案库中,工作过于枯燥无味。管理者在长期的此种工作环境下,自身情绪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负责人应当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心理情绪的疏导,在紧张工作的间隙中设置一些娱乐活动,使他们能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 4 结束语 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管理工作质量水平,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应当及时有效的采取策略,对其综合素质进行提高,以此促进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以便更好的为医院服务。 参考文献 [1]谷雪媛.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7(11):86-87. [2]赵立新.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的途径和策略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6):270-270. [3]赵洪波.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策略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6(1):148-148. [4]张宏伟.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医学档案馆馆员综合素质[J].兰台世界:上旬,2014(S2):120-1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