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抓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路 |
范文 | 常俊奇 摘要: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任,应当成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坚强阵地。因此,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对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 党组织??? 思想政治?????? 建设 中图分类号:D 267.6??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基础。高等学校作为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线指挥部,应遵循规律,立足实际,着眼基础,科学指导,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改变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努力克服“五种思维定势”。 1努力克服“抓得越具体工作落实越到位”的思维定势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單靠基层党组织自身力量难以完成,必须借助机关职能部门的合力为基层党组织精心谋划,搞好设计,切实制定可行的措施,才能有效推动工作全面落实。机关职能部门是连接上下级的桥梁,既要发挥好指导功能,还要做好抓具体工作的责任,因此,在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抓好具体工作也是必要的。但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其自身规律,并不是机关抓得越多,抓得越具体,工作落实越到位,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就越好。基层党组织是单位建设的末端,是机关职能部门直接指导和服务的对象,这就意味着高校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应尽好服务和保障职责,而不是喧宾夺主,更不能越俎代庖。况且机关职能部门抓得过多过细,包揽过多,势必影响基层党组织自主抓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性就会缺失,等靠思想严重,重复性建设就会增多,影响建设效益。 1.1构建党组织建设新平台 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和教育资源体系,构建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平台,实现存储、传输、数据加工等功能,界面上构建党史文献、政策宣传、学习教育等模块,方便基层党组织自行开展党建活动,实现教育资源、技术、服务的高效整合,提高基层党组织自建积极性。 1.2整合移动终端资源 智能手机等新的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给开展移动党组织建设带来便利,也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网络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媒介。了解师生党员对党的知识教育和各种学习活动的需求,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功能,定期推送党的文件精神、专题学习、党课教育、党务信息等服务。同时开通微信党组织公众平台,建立微信群,打破时空和地域限制,真正地实现学习无死角、无盲区,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2努力克服“机关积极性越高抓基层的力度越大”的思维定势 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机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但一提到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关职能部门就必须摆出样子,就必须积极投入。这样看起来机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很高,抓的力度也很大,但这样抓的后果势必导致着急出政绩,出经验,指导思想容易出现偏差。机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积极性高是必要的,但必须统好建设计划,统好抓建力量,统好各类活动,而不是任务一来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强化“抓基层必须抓机关、抓机关就是抓基层”的观念,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机关职能部门这个层面上。切实提高机关职能部门自身素质上来,大力培养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明白人,抓工作抓到点子上,努力减少盲目性,保证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不断提高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选准配强人员,按照好干部标准,把那些德才兼备、政治觉悟高、有群众威信、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党员干部充实到机关党务工作队伍中来,配强机关人员,选好抓基层的明白人,在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时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建立学习培训体制,将学习培训作为提高机关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定期开展学习培训,不断更新做好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的知识储备,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3努力克服“基层越有压力工作越有动力”的思维定势 没有压力工作就没有动力,这种动力是来自合理的压力,不是压力越大,工作动力就越足,人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超越事物的承载能力。给基层一定的压力,能有效促进工作落实,但机关职能部门在安排工作上,要始终把握基层党组织的承受能力。当前机关职能部门在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往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会议、文电层层加码,有些工作超出了基层党组织的承受能力,严重挫伤基层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规律性,基层党组织建设也不例外,都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些阶段是不能甚至无法超越的,必须遵循规律,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因此,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单靠加压力还远远不够,必须教方法,引路子,力争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在适当加压的同时,必须把握工作节奏,控制工作进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必然欲速则不达,给工作造成被动。 3.1健全工作机制 健全的工作机制是效率的保证,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逐一进行梳理,删减一些不合理的事项,理顺上下之间关系,定期开展协调机制,倾听下级意见,不断总结整改,减少工作盲目性。 3.2加强督导检查 为保证党中央的精神落到基层,机关职能部门在传达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检查监督机制,指导基层在高标准落实上下功夫,保证工作不折腾、不返工、重实效,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3创新工作方式 应区别于传统工作方式,否则,将导致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方式模式化,缺乏亲和力和影响力。可利用具有实践性的社会活动等方式,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群众。同时,结合科学的任务安排,根据形势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地调整,了解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并以此指导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4努力克服“没有新点子工作就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定势 创造性抓落实是提高工作标准的重要途径,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在工作中出一个好点子、想一个好办法,也是对工作态度端正与否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要切实加大治浮、治虚、治假的力度,突出问题要集中整顿,倾向性问题要专项治理,具体问题要具体解决,努力使机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与面对面指导的职责相适应。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面临许多新的任务,而且经常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机关既要重视科学筹划安排,也要注意加强具体指导;既要重视注重办实事办好事,也要注意出点子教方法;既要重视对大项任务的指导,也要注意帮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注重打基础,做好经常性工作,是成就事业的普遍规律,也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要重视党的理论和政策的学习,加强党员对新时期党的宗旨、目标和任务的学习,对党内出台的新的规章、制度的学习,有利于党员了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基层党组织制度落实打折扣、走过场、重形式,支部组织生活开展得不规范、不按时、不严肃,等现象较为普遍。对此,要从规范组织生活制度入手,严肃对待党小组会、支部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把基础工作做扎实。 5努力克服“会议、文电越多越能引起重视”的思维定势 目前机关职能部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习惯于用会议、文电代替面对面指导,对某项工作,有时是反复开会,多次下发文件,总认为开会、拟发文电越多,基层党组织抓落实就越能引起重视。更有甚者,是没有统筹安排和计划,往往会造成“撞车”现象,既使是文件发的再多,基层落实无从下手。因此,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能凭感觉和热情,上级机关强调的多了,本级机关就抓一阵子,必须在长期性和持久性上下功夫,立足基层自身实际,遵循基層建设规律,依靠法规制度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法规都有明确的建设标准和要求,机关职能部门只要按照规定抓好检查督导、基层按要求抓好落实,基层建设就不会有偏差,也不会出现机关、基层两张皮的现象。依据法规制度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要依法规制度为基础,对照明确的任务和要求,不折不扣、扎扎实实抓好经常性工作的落实。 5.1强化内部管理 注重提高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建设,进而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拒腐防变和党员管理的能力。 5.2强化过程管控 严格会议制度,注重内容的丰富性、纪律的严肃性、形式的创新性,保证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制度化、有效性;加强流动党员、毕业党员、新生党员的党籍转接、管理、审核,建立起党员联系制度,加强对“口袋党员”的清查。 5.3强化制度执行 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切实在提高质量和标准上狠下功夫。结合高校整体建设,梳理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哪些制度规定是党组织必须落实到位的,哪些是党员应知应会的,定期组织学习和宣贯。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高校可建立基层党建工作巡查制度,对基层党支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巡查,注重发现问题,指导解决问题,确保党内各项制度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杨双琪,王艳,刘志国.互联网+”下高校党组织建设模式与路径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11):22-23. [2]邹刚.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53-57. [3]梁艳珍.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2):111-1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