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
范文 | 米尔尼沙·赛买提 迪丽努尔·艾尔肯 [摘要] 目的 探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接受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5,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几率14.3%,对照组并发症几率4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02,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心率(70.3±3.2)次/min、心律失常发作次数(900.3±8.8)次、QRS波时间(0.07±0.01)s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90、19.530、19.460,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 R5?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11(b)-011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miodarone on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convenient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idocaine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miodarone treatment.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1.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4%, and 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1.4%.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9.365, P<0.05). 2.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14.3% complication rate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a complication rate of 45.7%.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1.302, P<0.05). 3.After treatment, the heart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70.3±3.2) times/min, the number of arrhythmia episodes(900.3±8.8) times, QRS wave time(0.07±0.01) s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8.390, 19.530, 19.460,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miodarone on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significant and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Amiodaron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Ventricular arrhythmia 臨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病率较高的心脏疾病,该病起病急骤、容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其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危急且最为常见[1]。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若未得到及时救治,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为探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该文方便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上述患者均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2];②上述患者可进行正常的文字、语言交流;③患者均同意参与该次调查研究。与此同时,排除哺乳及妊娠妇女、不配合、认知障碍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患者年龄在42~78岁之间,平均(56.2±3.5)岁;患者病程在1~5年之间,平均(2.0±0.3)年;疾病类型: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8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快15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8例,其他4例;新功能功能分级:I级10例,II级8例,III级8例,IV级9例。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患者年龄在43~79岁之间,平均(55.9±3.75)岁;疾病类型: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9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快12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0例,其他4例;新功能功能分级:I级11例,II级9例,III级8例,IV级,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利多卡因治疗,50~100 mg 2%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然后按照1~4 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患者复发心律失常后,每隔5 min再次注射利多卡因,冲击量50 mg,1 h内利多卡因用药总量应低于300 mg,24 h内利多卡因用药总量应低于1 200 mg,根据患者情况,一般需静脉滴注2~3 d,在具体用药过程中,动态心电监护治疗。 1.2.2? 观察组? 对照组接受胺碘酮(国药准字:H20044923)治疗,75~150 mg胺碘酮联合20 mL生理盐水稀释,5~10 min静脉注射,然后按照0.5~1 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患者复发心律失常后,30 min左右再次注射35~75 mg胺碘酮。然后结合患者心率以及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合理调整静脉滴注速度。刚开始24 h的胺碘酮用量应控制在900~1 800 mg之间。治疗24 h后,口服胺碘酮(国药准字:H31021872)治疗,600 mg,分3次口服。一般需静脉滴注2~3 d,之后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口服维持。在具体用药过程中,动态心电监护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或室性早搏次数减少90%以上;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基本消失,或室性早搏次数减少50%~90%;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改善不显著,或室性早搏次数减少幅度低于50%以上[3]。 ②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静脉炎、心律失常、神经症状、胃肠道反应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③统计两组其他指标情况,主要包括心率、心律失常发作次数、QRS波时间等指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治疗有效率91.4%,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治疗有效率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几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几率14.3%,对照组并发症几率4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其他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率、心律失常发作次数、QRS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70.3±3.2)次/min、心律失常发作次数(900.3±8.8)次、QRS波时间(0.07±0.01)s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病率较高的内科危急重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该病指的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一旦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病变,这就导致冠状动脉对心肌的血供应量完全中断或急剧下降,进而导致病灶部位心肌出现持续性、严重的急性缺血,进而诱发心肌坏死[4]。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胸闷、胸骨后剧烈疼痛、心电图特征改变、白细胞计数上升等。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各项电生理特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起搏点以及传导通路将会发生变化,进而诱发心律失常。相关研究[5]资料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高达7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反过来会进一步加重心肌坏死、心肌缺氧缺血程度,严重损害患者心功能。 利多卡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具有多种药物特性,不仅能治疗耳鸣、头晕头痛,还能起到局部麻醉作用。利多卡因通过抑制过度兴奋的神经系统,从而促使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进而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几率。利多卡因静脉给药后,经血吸收,较低剂量的利多卡因,可有效减少心肌自律性,促进心肌细胞内钾离子外流,进而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当使用利多卡因治疗剂量时,药物不会影响房室传导速度,随着血药浓度的提高,会抑制心脏传导速度,进而降低心排血量以及心肌收缩能力。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利多卡因的药效时间比较短,很容易导致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等并发症,整体质量效果不甚满意。积极寻找利多卡因的替代治疗药物,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 胺碘酮是較为常用的三类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其属于钾离子通道阻滞剂。胺碘酮能非竞争性拮抗肾上腺受体,起到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缓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同时,胺碘酮不会影响到患者心率的变异性。患者在接受胺碘酮治疗后,其心电图QT间期显著增加,失性心动过速发生率较少。胺碘酮的主要电生理效应如下:①抑制钾离子通道,从而有效延有效不应期以及动作电位时程,进而有效延迟复极时间,T波改变,Q-T延长。②有效抑制心房、心肌传导纤维的钠离子内流,能有效降低传导速度。进而,在心电图方面,患者主要表现为P-R间期增加。③胺碘酮能有效组织钙通道内向电流,从而有效降低室房传导速度,通过抑制L-型钙离子通道抑制触发活动,进而,在心电图方面,患者主要表现为Q-T间期增加。④胺碘酮能直接抑制房室结以及窦房结的自律性,不会对动作电位幅度以及静息膜电位幅度产生影响。胺碘酮还能有效延长心房不应期,并对心室不应期也会产生一定影响[6-7]。⑤胺碘酮还能非竞争性阻滞毒蕈碱受体、α受体以及β受体,胺碘酮的代谢产生还能有效抑制甲状腺素的结合,故而,胺碘酮起到抗甲状腺素活性、抗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在有效稳定心肌细胞的基础上,降低猝死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几率。通过该文研究证实,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4%,并发症几率14.3%,治疗后心率(70.3±3.2)次/min、心律失常发作次数(900.3±8.8)次、QRS波时间(0.07±0.01)s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与王庆湖[8]作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治疗有效率91.26%,并发症几率13.2%,治疗后心率(71.1±3.4)次/min、心律失常发作次数(901.4±5.8)次、QRS波时间(0.05±0.01)s],提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胺碘酮后,会出现独特的生理反应,其能全面抑制心房快钠离子内流以及心肌传导纤维,有助于消除折返激动,降低传导速率,也不会影响动作电位高度。虽然服用胺碘酮后,患者会出现轻度负性肌力作用,但这并不影响左心室功能[9-10]。 综上所述,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几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军.研究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9):122. [2]? 孟晓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6):44. [3]? 李君锋.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6):35-36. [4]? 赵丽花.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5):33-34. [5]? 白晓平.盐酸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5):70-71. [6]? 王蕾.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5):79,82. [7]? 李艳.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胺碘酮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3):119. [8]? 王庆湖.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4):63. [9]? 黄齐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91-92. [10]? 吴美艳.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名医,2018(12):229. (收稿日期:2019-08-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