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院系新媒体建设管理成效与展望
范文

    信延儒

    摘要:新媒体技术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高校基层院系作为与师生、家长联系最为紧密的组织之一,需要结合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新媒体工作室建设与管理经验中,总结出“5+6”新媒体建设管理体系,多维度分析新媒体工作的特点、管理方法及成效和未来工作展望。

    关键词:高校;院系;新媒体;多维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G 647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衍生出的全新媒体形态,以其特有的时效性、互动性等特点日渐成为深受高校师生青睐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1]。高校院系新媒体工作室是以服务院系师生为出发点,以提高院系与师生的互动性和体验性为宗旨,以团委干部和学生骨干为运营核心而设立的组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2]。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并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强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要性[3]。因此,高校院系新媒体工作也是高校基层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从舆论上引导正能量,同时密切联系老师、学生和家长,做出专业特色,建设并管理好新媒体组织,做好基层教育宣传工作。

    1高校院系新媒体工作特点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具有较强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新媒体工作广受各大高校院系师生的喜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工作也迎来了诸多挑战。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指出,媒體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制作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4]。由于人们对媒体素养缺乏了解,在认知、意识、能力等问题上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得新媒体工作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未形成品牌、缺乏人手等问题。院系新媒体是与师生关系最密切的媒体之一,这时,就需要因事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新媒体融合发展[2],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QQ空间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联系校园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形成互补格局。

    2用户需求与新媒体工作室建设管理方法

    高校院系新媒体工作室所做的工作主要呈现给老师、学生和家长,他们也相当于多种新媒体平台的用户。老师主要关注学院的学科建设、课程安排等,学生主要关注学习方法、职业规划、团学活动等,家长主要关注学院声誉、毕业生去向等。因此,新媒体工作室需要在用户们普遍关注的方面下功夫,每个新媒体工作室的建设者也是管理者,要因势而为,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怎样管理好这个团队,当然,在管理的时候也一定要时常参与并深入挖掘思路,不断丰富内容,并通过新媒体融合将内容加工。

    3“5+6”建设体系

    “WE地测”新媒体工作室人员主要由团委相关老师和学生骨干组成。在成立的三年多以来,不断尝试建设方案,成立了文学创作部、平台运营部、视觉设计部、新闻中心、网络信息部等五个主要组成部门,并形成了一套由微信公众平台、微博、QQ空间、共青云、到梦空间、清博大数据指数构成的“六位一体平台”,五个部门和六个平台共同构成了“5+6”多维度管理体系,在用户互动性、体验感等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3.1文学创作部

    新媒体工作离不开高质量的内容文案,文学创作部通过撰写原创、活动新闻、推送稿件等方式提高部门成员的写作能力,也同时提高新媒体工作的质量。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文章应生动活泼,图文并茂[5],以师生普遍喜爱和关注的形式推出。通过在“WE地测”微信公众平台上设置“朝·新语”“花·札记”“夕·流年”“拾·朵荷”等四个原创栏目,关注师生感兴趣的点,并以此为依托广泛征稿,主要讲述党内发生的大事、社会热点话题、校园内外新鲜事、学习生活上的一些技巧、优秀集体和个人的事迹等内容,增强读者的互动和体验感,引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除原创外,在撰写标题等关键要素上通过征求意见、广泛对比敲定最终版本,比如《泪奔!矿大学生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听说矿大还有这样一群小姐姐们?》等文深受大家喜爱。此外,文学创作部内部形成轮转工作机制,为学院各类活动撰写新闻稿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同时在QQ空间公众平台上广泛发布师生关注的天气变化、校园内外那些事等内容,与其他部门配合做好新媒体的文字工作。

    3.2平台运营部

    众多新媒体平台离不开持久而高效的运营。平台运营部通过开展微信公众号、QQ空间、微博等公众平台的运营工作,通过排版美化新媒体宣传内容,通过在评论区与用户的互动进一步提高影响力。“WE地测”微信公众号方面,通过设置栏目增强用户体验感。在一级菜单栏内设置“汲梦之地”“课表查询”“测心原创”等三个栏目,同时在“汲梦之地”栏目的二级菜单内设置“至善讲坛”“就创园地”“学业帮扶”“成长路上”“招聘信息”等五个栏目,将学院讲座干货、就业创业信息、学习指导、师生心路历程、招聘信息等及时分享给老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将学院工作及时有效地进行宣传。通过开设“课表查询”栏目方便师生查询学期课表,提高学习工作效率。“WE地测”QQ空间公众号建成时间较短,通过与文学创作部协作分工,与用户的评论进行互动,增强体验感。微博平台运营以学院大事、社会实践活动信息等为主,密切联系师生,做好新媒体宣传工作。平台运营部紧紧抓住高校网络新媒体所具有的广泛性、时效性、交互性、专业性等特点[6],同时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例如《“智慧城市”和地质有何关系?》《大咖给你讲地质啦!》等文,系统地讲解专业前沿知识和就业方向,从多方面提高新媒体平台工作质量。

    3.3视觉设计部

    为了更好地增强用户的视觉体验,新媒体工作室成立了视觉设计部,作为以运用新媒体为主要工作方式的部门,其主要负责宣传内容的美化、视频制作、音频制作等。秉承“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的理念[2],在每次工作完成后,不断总结并完善工作思路,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不断提升内容的质量。一方面通过内部培训交流、邀请其他优秀新媒体工作团队负责人宣讲等方式不断提升部门成员的技术水平和沟通交流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例如为全国煤炭地学大赛、学院表彰大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新生辩论赛、女生节活动、专业素质能力竞赛、学业帮扶指导等活动的线上宣传制作视频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推出了“了解WE地测”“学生活动记录”“聊聊专业那些事儿”“学业帮扶园地”等多个栏目的视频,同时为推送美化封面、配图百余次,成为了新媒体工作室“5+6”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4新闻中心

    众所周知,新媒体网络平台具有互联性、即时交互性的特点,网络直播、同步交流逐渐成为常态[7]。“WE地测”新媒体工作室新闻中心从线上线下新媒体融合角度出发,线上开展大型学术、文体活动的现场直播,线下拍摄视频、音频、照片等,实现了互联性和交互性。同时,在学院公告栏创建以“我们都是星辰”为主题的照片墙,并在线上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增强学院师生的归属感。

    3.5网络信息部

    在“大数据”时代,拥有网络信息意识是新媒体工作室工作的关键,也是实现信息融合、信息对比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前提。网络信息部主要负责“共青云”“到梦空间”数据收集发布与平台维护、“清博指数”的统计对比等。在“共青云”平台主要负责管理学院团员的团籍信息等,实现数据管理更为便捷化;在“到梦空间”主要配合微信公众平台和QQ空间公众平台进行活动宣传、报名信息收集等工作;每周统计微信WCI指数、微博BCI指数等,长期形成比对,掌握新媒体工作宣传效果情况。

    4“5+6”管理体系

    4.1组织架构的设立

    经过“WE地测”新媒体工作室“5+6”建设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五个部门、六个平台相融通的新媒体组织结构。五个部门以六个平台为依托,部门间相互合作,同时,定期进行建设意见征集,深入用户内心,共同致力于新媒体平台更好更快建设。

    4.2部门协同分工责任制

    文学创作部通过征稿、审稿、供稿等方式为新媒体平台丰富宣传内容,新闻中心、视觉设计部通过拍摄和处理照片、制作音视频等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平台运营部通过整合前三个部门提供的素材,推出宣传内容并进行平台栏目等的日常维护,网络信息部通过信息融合分析各平台宣传效果数据,并及时反馈。总体上,各部门分工有序,重点突出,并能建立起协同责任制和长期反馈机制。

    4.3中期调整办法

    中期调整形成了由吸纳、转出和内部流动构成的三维调整模式。在每年3月份将对新媒体工作感兴趣的同学进行吸纳,建议不能处理个人“趋避冲突”的同学及时转出,同时为了尊重部门同学的想法和提高新媒体工作室工作效率,发挥每位部门同学所长,适当进行内部流动。

    4.4绩效奖励制度

    因新媒体工作强度大、周期长,为了提高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设立绩效考评表,将考评表量化数据与民主测评相结合,为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颁发荣誉和物质奖励。

    5高校院系新媒体建设展望

    院系新媒体工作室要结合自身特点,密切联系师生这一主要用户群体,利用学院提供的平台优势,实现宣传内容的专业化、新媒体工作室运营人员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多种新媒体平台相互融合。在建设管理过程中,还要注意运营人员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宣传内容的质量提升。运营人员积极性的调动方面,由于新媒体工作强度较大,运营者大部分为学生,這就需要新媒体工作室负责人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结合实际情况协调好运营人员的工作分配,另一方面是申请资金支持以发放给运营人员,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宣传内容质量提升方面,主要需要注意不能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要围绕用户的需求适当地进行内容完善和创新,营造一个有序健康的院系新媒体宣传环境。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挑战。高校院系新媒体工作室应顺应时代潮流,发挥专业特色,在“5+6”建设管理体系内不断探索,做好新时代网络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占科,李新宇,毋杨,刘芳菲,范璐璐.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团学工作的路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1):64-65.

    [2]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1/25/c_1124044208.htm.2019-01-25/2019-02-2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001).

    [4]李琼,王亚南.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媒体素养的现状研究[J].品牌研究,2018(S2):8,12.

    [5]王玥.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高校团学宣传思想工作路径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18):318-320.

    [6]潘静.新媒体环境下创新理工科院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3):192-195.

    [7]陈丽.基于受众理论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团学工作的创新路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7):140, 1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