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蚂蚁森林”建立机制分析与发展建议 |
范文 | 曹云梦 江宏川 郑惠梓 曹勇宏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碳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个人碳账户在低碳减排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平台面对4.5亿实名用户推出的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组织、政府、用户、环境。其建立模式,包括有效低碳行为的量化记录方法、监测体系的建立、碳排放的量化及展现形式和奖励激励模式。针对“蚂蚁森林”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为未来我国个人碳账户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蚂蚁森林;个人碳账户;机制分析;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凸显,由此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等问题加剧,碳减排迫在眉睫。为了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融入低碳减排的相关工作中。1997年,《京都议定书》人类历史上首个限定温室气体排放的条约通过,《议定书》允许难以完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这就是碳排放权——碳交易的开端。 碳交易是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碳排放所用的一种市场机制,即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21世纪以来,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相继建立并完善了自己的碳交易市场,从全球碳市场现状来看,未来有可能超过石油市场,世界第一大市场[1]。我国碳市场发展起步较晚,在“十二五”规划时才明确提出了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的目标。2013年起,全国7个试点省市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碳市场运行的总量目标、配额分配、交易规则等。但目前国内碳市场试点地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绝对总量,试点效果也因地域而异,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基础设施与技术不配套等问题。目前国内外有关个人碳账户构建机制的研究较少,如何将个人碳账户做到更加合理化、普及化、大众化是相关研究者有待解决的问题。2016年8月,支付宝平台面向4.5亿用户全面上线“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2],即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个人碳账户。本文以“蚂蚁森林”为例,分析了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作为个人碳账户的建立机制和运行模式,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为未来我国个人碳账户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个人碳交易、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内涵 1.1 个人碳交易 个人碳交易是指基于个体的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将碳排放权分配给个人的总量交易政策工具。它是一种针对下游消费者的总量控制交易,也是对上游生产者的碳交易机制的补充[3-4]。Seyfang[5]建立了个人碳交易和互补性货币相关联的概念,并认为碳知识的技能和将碳币引入集体市场是将来个人碳交易研究的两大重要领域。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可交易的能源许可、个人碳配额、家庭碳交易的概念,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都属于对个人碳排放交易的描述[6-8]。 1.2 个人碳账户 个人碳账户是碳市场的一个分支。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认为,“每个人应该拥有三个账户,资金账户、信用账户、碳账戶”。碳账户如同银行账户一般,但储存的不是钱币而是碳减排量,积累的碳减排量可以兑换相应的福利。我国个人碳账户的发展起步较晚,较早的发展是将组织的碳排放量与个人相关联:上海零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了一款“基于组织与个人的碳信用置换系统”,通过该系统将企业资源减排的碳信用转移到个人,并将组织与个人的碳减排量进入市场实现交易[9];而更加规范个人碳账户形式应由银行出台,如2018年浙江衢州江山农商银行试点构建“个人碳账户”平台,是我国首个实施“个人碳账户”的银行。也有学者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个人碳账户构建的相关建议,如构建个人碳信用全民“碳银”的交易体系[10]在个人碳交易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碳户籍的理论框架[11-12],从而更加规范地管理碳交易市场。 1.3 “蚂蚁森林” “蚂蚁森林”主要用于度量用户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步行、网络购票、在线支付等行为减少的碳排放量被计算成虚拟的“能量”数值,用户通过收取、积累能量可以申请种树[13]。蚂蚁金服和其他公益组织就会在中国的某个地区种下一颗真树,并授予用户一张具有唯一编号的植树证书,用于记录种植真树的公益机构和具体区域。2018年2月13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北京发布的《2017中国碳市场研究报告》中专辟章节,介绍了蚂蚁森林产品,并给予其高度赞誉,称其在全球市场具有独一无二的实践意义[14]。 2 “蚂蚁森林”行为主体及建立机制 “蚂蚁森林”的行为主体和建立运行机制是其发展的核心内容。其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主办方、执行方、用户端、政府端和自然环境端,各行为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为自然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蚂蚁森林”的建立机制主要包括有效低碳行为的量化记录、检测体系的建立等,各个过程对“蚂蚁森林”的合理运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个人碳账户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2.1 行为主体 2.1.1 主办方 “蚂蚁森林”的主办方为阿里巴巴集团(简称“集团”)。作为企业,集团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维护网络信息平台的正常运作。平台需要不断地更新完善,所以开发上线新功能以增强平台吸引力也很必要;在种植真树过程中,集团还需要与组织联合投入资金用于人工造林。在整个过程中,“蚂蚁森林”培养了用户在线支付习惯,用户对平台的粘性增强,从而带动了支付宝平台其他功能的高效运作。由于“蚂蚁森林”为环保公益项目,承担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集团以此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了用户对支付宝平台的信任程度,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2 执行方 由阿拉善SEE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简称“组织”)负责执行。组织在线下负责种植真树和人工林的维护工作,通过支付宝平台宣传扩大了组织的影响力,同时也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2.1.3 用户端 在“蚂蚁森林”平台中,支付宝会记录用户的低碳行为并计算为能量,用户需要定时收取、积累能量,这种类似“偷菜、收菜”的游戏模式正好符合了用户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增强了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用户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调查显示,“蚂蚁森林”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用户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使其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15]。近年来,低碳环保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人都愿意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但传统的植树活动费时费力,用户通过“蚂蚁森林”拥有个人“碳账户”,也使自己低碳生活的愿望得到满足。所以,“蚂蚁森林”推动了用户绿色消费观以及健康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方式的形成,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2.1.4 政府端 政府为个人碳账户的营运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蚂蚁森林产品自推出以来,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的资金支持主要体现在财政补贴和直接拨款上,也体现在对于公益事业的税收减免,从而在资金上促进“蚂蚁森林”的良性发展。2018年春晚黄金标段中30s的广告用于投放蚂蚁森林的相关内容,可见政府通过媒体宣传并支持“蚂蚁森林”的发展。政府相当于将自身环保的责任转移给了蚂蚁森林服务,间接地培养了民众的低碳理念和绿色消费行为[16],以此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1.5 自然社会环境端 “蚂蚁森林”实体树的种植区域主要为内蒙古西部地区。草原相比其他地区环境恶劣且不稳定,自然灾害频发。受20世纪80年代草场承包政策影响,牧户过度放牧使草原呈现荒漠化趋势。牧民打草活动和其他工农业的发展加重了草原的干旱情况。“蚂蚁森林”上线以来,种植面积超过5万公顷。其中库布其沙漠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己从2002年的0.8%、16.2%提升到2016年的15.7%、53%,是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沙漠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资源逐步恢复。同时,绿色经济创造的生态财富也使当地人摆脱贫穷,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蚂蚁森林”的发展中都得到了改善。“蚂蚁森林”运行中各主要行为主体的关系,见图1。 2.2 “蚂蚁森林”建立机制分析 2.2.1 有效低碳行为的量化记录 低碳行为,即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低碳行为都会被“蚂蚁森林”平台监测和记录。目前平台只能通过网络移动的各种消费记录来量化低碳行为,主要包含步行、通过支付宝平台进行线下支付、生活缴费、网络购票、预约挂号、电子发票等。而一些没有通过互联网或支付宝平台完成的低碳行为并不会被记录,如真实货币支付、银行缴费、火车站购票等。 2.2.2 监测体系的建立 明确规定低碳行为后,还需要一套监测体系用来记录用户的低碳行为。如行走的步数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传感器进行记录;线下支付的数据可以通过支付宝平台的转账清单记录;线上购买电影票可以通过淘票票app记录等。为支付宝平台从用户吃、穿、住、用、行等多方面都研发了相关的支付渠道,所以通过支付宝消费的记录都能被“蚂蚁森林”平台监测到。 2.2.3 碳排放的量化 用户的每个低碳行为都会有相应的碳减少量,将每个碳排放行为具体量化是记录行为的关键一步。现行的“蚂蚁森林”所用的个人减排计算方法是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合作所开发的一套算法。行为中对应能量最低的行为是一次线下支付,能产生5g能量;购买火车票或电影票能产生200~400g的能量。能量积累到一定的数值就可以兑换真实的树。由于区域间的差异和树种差异等因素,不同树种的种植需要不同的能量值。为此,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提供了一套经蚂蚁森林专家委员会认可的、用于计算不同树种的单株碳汇量的科学方法,如一棵梭梭树的碳汇量为17.9kg,一棵樟子松的碳汇量为146.21kg。用户兑换真树后当前能量被清零,但总的贡献能量会被持续记录。 2.2.4 展现形式和激励、奖励模式 如何将计算好的碳减排量直观、科学地展现给用户是十分关键的。如果直接告诉用户碳账户及用途并不能充分调动用户的兴趣,“蚂蚁森林”采用“绿色能量”这种自定义的名词用作展现。在用户的好友列表中会有总体能量积累的排行榜,各用户之间可以互动收取自己的能量或“偷取”他人的能量实现累积,也可以为别人的蚂蚁森林浇水或帮好友收取能量,增加他人的能量。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用户关注并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让用户对低碳行为有了感性的认知,以此调动用户的积极性。低碳行为的最终奖励为种植一棵真树并发放一张种树的电子证书,种植地点在平台上可以通过地图查找到。为了保障种树的真实性,平台还通过实景地图使种树结果更加透明。“蚂蚁森林”运行过程,见图2。 3 “蚂蚁森林”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3.1 存在问题 3.1.1 能量计算方法认同度低 能量计算方法是用户减碳量转化的关键。目前“蚂蚁森林”的能量计算方法只公开了低碳行为类型对应的能量值,但并没有详细公开具体的计算方法。用户每天的行走步数是产生绿色能量的一大来源,但蚂蚁森林的计步数据的准确性有待提高;手机型号以及消费标准的限定也使得绿色能量的计算存在局限性[17]。“蚂蚁森林”未来若想要接轨真正的碳交易市场,应该规范公开能量算法,建立统一的、完善的、认同度高的碳减排数值标准。 3.1.2 缺乏新意,用戶热情时间短 “蚂蚁森林”的玩法规则几乎和前几年大热的腾讯游戏“偷菜种菜”一样,在规则方面缺乏创新性。在游戏中并没有独创的核心技术,技术壁垒低,容易被其他企业或平台复制。由于最终的奖励是种一棵树,对用户的现实生活并没有带来真正的福利,且积累能量时间长,用户热情持续时间较短,粘性效应差。 3.1.3 透明度低,真实性易被怀疑 目前用户成功种植真树后只是向用户发放了一张电子证书,虽然有实景地图和当地用户的良好反馈,但用户并不能看到自已的树,用户的疑虑仍存在。公开每棵树的情况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所以需要结合更新的技术和更科学的方法提高种植过程的。 3.1.4 用戶隐私易被透露 由于不同的低碳行为有相应的能量,用户在进入他人界面时会通过时间和能量数值判断出他人的消费行为,间接地透露了用户的隐私。在页面中还会推荐可能认识的好友和其能量值,存在隐私泄露的安全隐患[18]。 3.2 发展建议 3.2.1 支付宝需要完善平台建设 支付宝平台应该加大人力、技术投资,创造透明、公开、人性化的植树平台,使用户通过平台可以查询到完成虚拟种树后现实树木的种植位置、养护情况,以高清大图、实时互动等技术及时展现绿化项目进程。并完善数据库建设,建议上线其他功能以增加平台的趣味性,使用户能够自主选择护绿项目、植树地点、植树时间等。科学规范能量计算方法并公布于众,为未来融入实际碳市场打下基础。同时还要优化用户账户管理功能,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等。 3.2.2 加强合作推进个人碳账户发展 “蚂蚁森林”是典型的企业主导、组织合作、政府支持、公众参与的个人碳账户类型,这种多方合作参与达到共赢的项目是值得其他组织学习的。蚂蚁金服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号召,致力于环境问题,并扩大相关利益及商业机会,为低碳减排做出了贡献,也为自身获得了实际利益,将企业产品效应最大化,是各企业应参考借鉴的成功案例[19]。企业应积极思考在环保事业的建设中如何调动公众积极性,以创新的模式来吸引、激励用户的行为。同时应加强多方合作,加强与线下公益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个人碳账户的发展。 3.2.3 相关部门应做好制度保障 有关部门应该联合支付宝等网络虚拟植树平台,将线下资源整合,完善项目线上线下对接工作,建立长效服务机制,使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有据可循。涉及植树的捐赠基金,也应该符合《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制,使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政府加快建立监督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可以开通关于网络植树的微信微博,投诉监督热线,并广泛收取民意,为群众创造一个健康、畅通的诉求与交流平台,为国家绿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2.4 国家应鼓励发展个人碳账户 国家应该积极发展个人碳账户,可以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鼓励企业、项目、公众参与低碳行动,汇聚广大消费者和小微企业的力量,鼓励每个人都能参与绿色金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建立碳币体系,构建银行一第三方平台一用户的个人碳账户发展模式,并吸取发达国家建立碳市场及个人碳账户的经验,完善我国的碳市场情况。同时,努力推进“互联网+绿色公益”的方式创新,推进移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创新技术研发,减小个人碳账户产品发展中的成本,形成科技驱动、全民行动的理想效果。“蚂蚁森林”完善机制,见图3。 4 结束语 “蚂蚁森林”从低碳减排的起点出发,将个人碳账户以趣味游戏的形式展现给公众,并对治理荒漠化工作做出了贡献,为环保做出了真正的改变。将“互联网+”技术与个人碳账户合理结合,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实践意义。个人碳账户是集结公众力量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的有力工具,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20-21]。我国个人碳账户的建立还需要国家和各方组织共同努力,完善现有的碳市场规则,共同推进个人碳账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登艳.国内外碳排放市场建设经验及对河南省的启示[J].征信,2018,36(07):59-65. [2]公欣.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个人碳账户机制待完善[N].中国经济导报,2017,09-01(B06). [3]Parag Y.Cross policy learning:drawing lessons for Personal CarbonTrading Policy From Food LabellingSchemes[R].APPAM:The NextDecade-what are the Big PolicyChallenges,us,2008. [4]Roberts S,Thumim J.A RoughGuide to Individual Carbon Trading:The Ideas,the Issues and the NextSteps[R].Report to Defra, 2006. [5]Seyfang G.Personal Carbon Trading:Lessons From ComplementaryCurrencies[R].Centre for Social andEconomic Research on the GlobalEnvironment(CSERGE)WorkingPaper,2007. [6]Hillman M,Fawcett T.Living ina Low Carbon World:The PolicyImplications of Rationing[R].London:UKERC and PSI Seminar,2005. [7]Stazkey R,Anderson K.DomesticTradable Quotas:A Policy Instrumentfor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from Energy Use[R].Tyndall Centrefor Climate Change Research,Technical Report,2005. [8]Niemeier D,Gould G,Kamer A,etal.Rethinking Downstream Regulation:Californias Opportunity to EngageHouseholds in Reducing GreenhouseGases[f.Energy Policy,2008,36:3436-3447. [9]上海零碳建筑設计有限公司.一种基于组织与个人的碳信用置换系统:中国.CN201210133341.7[P].2012-09-12. [10]张玉华.个人碳信用价值量化与交易体系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13(04):48-53. [11]赵立祥,吴松岭.碳户籍理论框架及减排效果研究:基于私家车管控的比较[J].中国经济问题,2017,59(2):107-117. [12]赵立祥,吴松岭.碳减排路径模式选择研究:基于私家车管控的个人碳交易和碳税比较[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17(2):688-693 [13]何梦莹.“互联网+”时代下环保公益的传播策略分析——以蚂蚁森林为例[J].视听,2018,(7):204-205. [14]环维易.中国碳市场研究报告[R].2017.2017-2-17. [15]胡霜.线上公益对青年行为方式与价值观的影响——以蚂蚁森林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8(05):148-149. [16]孙天琪,乔奇.大数据时代中国绿色金融公益的实践与探索——以蚂蚁森林为例[J].管理观察,2018(27):117-118. [17]陈小燕.“互联网+”背景下蚂蚁森林的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21):48-49. [18]冯奕.蚂蚁森林——你为地球种裸树了没?[J].法制博览,2018,(27):249. [19]吴京育.企业社会创新模式探索——以“蚂蚁森林”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8,40(04):67-70. [20]Parag Y,Strickland D.Personal CarbonTrading:A Radical Policy Option forReducing Emissions from the DomesticSector[J].Environment Science and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1,(53):29-37. [21]Li Y,Wei W,et al.Using personalcarbon dioxide trading to promotecleaner cars[J].Proceedings of the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Transport,2017,170:(TR2):86-9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