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数据时代政府统计应用模式转型升级探析
范文

    殷好好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跨入了大数据时代,政府统计如何主动转型升级,积极应对这个大变革时代的到来,也就成了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政府部门承担着重要的统计事权,将大数据纳入政府统计范畴势在必行,本文不仅提出了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前景,客观分析了大数据给传统的政府统计工作带来的一系列冲击,也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大数据的创新应用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政府统计;转型升级;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C 829.2文献标识码:A

    大数据是现象和技术的结合,具备多源头、多类型、覆盖广的特性。大数据在采集、挖掘、分析及传播等环节大大突破了传统统计模式,具有海量数据处理、数据转换、信息沟通等无与伦比的作用。大数据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时代发展进程,催生了新的模式和业态。

    1 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价值

    1.1 政府部门承担着重要的统计事权

    经批准或者备案,政府部门承担着调查、统计的任务,并可对外发布获取的数据信息。统计局作为综合统计部门,会定期、不定期地整理、汇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消费、文化、教育、卫生以及交通运输、对外贸易、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方面数据,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类专业性的统计年鉴中发布各类经济、社会指标(指数)数据,也会将地方政府方方面面的数据收集、储存起来,收录到国家统计数据库。表1对政府统计中的大数据来源进行了简要分类,从中不难看出,这些数据的来源不一,数据的归属也并不相同。国家层面如此,地方政府也大抵如此。

    1.2 大数据纳入政府统计范畴理所当然

    “大数据战略”己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十四大战略之一,中央通过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力推动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将电子化行政记录和各类交易、交互、传感等大数据作为政府统计基础数据的重要内容。大数据处理过程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数据保真度高,国家级统计机构获取的数据与基层机构的数据完全相同,有效遏制了统计造假、行政干预的发生。与传统的统计数据相比,大数据品种类型杂、生产速度快、空间精度高,有利于围绕党委、政府决策以及社会公众需求,集中优势力量搞好信息开发与利用。

    1.3 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前景

    政府是大数据建设和应用的主导力量,在经济领域,可以利用大数据及时、全面地反映经济运行情况,为宏观经济部门监控企业景气状况,掌握经济发展趋势提供分析、预测及决策的支撑。在价格统计方面,数量庞大、更新快捷的网络交易价格数据、互联网企业数据以及实行电子计价的企事业单位在全社会商品零售贸易中占比越来越大,作为价格统计的采价点,有助于大大减少调查时间及人、财、物的成本。在人口统计方面,网格化精准管理数据库可以为人口普查提供大量信息,便于政府统计部门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地了解被调查者的各种信息。在社会就业方面,通过对特定关键词搜索的检测,可以更加便捷、直观地了解职业需求、就业压力以及就业趋势等信息。在医疗卫生领域,可以利用网页浏览频率,帮助疾病防疫部门监测流行病发生、发展态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在消费领域,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可以掌握消费者的消费习性、消费倾向及消费动向。

    2 大数据给政府统计提出了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统计的范围和空间大为扩展,为了更加全面、准确、翔实地采集原始数据,特别是要把类型不同、标准各异、数目巨大的非结构化及半结构化数据转化成结构化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在统计理念、制度、方法、流程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对传统的政府统计模式提出了挑战。

    2.1 给统计理念带来的冲击

    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统计并非预先设定研究目标及方法,而是直接从大量实际产生的数据中找到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模型,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数据统计模式,在统计理念上,己从“先有指标再有数据”转变为“先有数据再有指标”。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改变了长期以来业已形成的因果关系律,更多地从相关性上进行分析、判断、概括、总结。

    2.2 智能化采集带来的冲击

    传统统计数据的采集过程中需要被调查者的参与,如果他们不予配合,或者采用虚报、瞒报、乱报来应付,调查者一般很难及时发现,导致统计数据的质量难以保证,而且矫正这些错误数据将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智能化水平,甚至于根本不需要调查对象的配合,信息技术记录下的原始数据具有极强的客观性,在传输中,数据的保真度极强,想要篡改绝非易事。

    2.3 专业化分析带来的冲击

    传统的政府统计分析是基于统计制度及经验认知,重点在介绍统计时间范围内已经发生的变化,并对未来进行统计上的预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政府统计部门数据分析工作繁多复杂,精确度要求高。先是要将各种行业不同渠道的不标准数据转化为直接可用的、标准模块化的数据,还要理解诠释数据蕴涵的语义和网格化的语言,更需要掌握影响数据变化的内外因素及内在关系,从海量数据中查找出更多有使用价值的台前幕后信息,来解释和预判更多的实际现象。

    2.4 透明化发布带来的冲击

    统计信息的质量高低、数据的真伪事关政府统计工作的公信力、影响力,直接影响政府决策的正确与否。由于数据正在实现社会联网,数据查询途径的多媒体化,信息共享在技术上己然没有障碍,统计数据的发布必将愈加公开透明,公众对政府统计信息数据质量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在信息发布上,仅仅告诉用户一个结果是远远不够的,政府统计部门还要对此进行合理解读。

    2.5 对政府统计职能的冲击

    在大数据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各种交易活动都可以生成直接可用的数据,而不需要再经过统计部門的采集。其二,大量的数据信息被互联网以及其它民营企业所掌握,政府统计部门不再是数据的唯一拥有者。其三,人们通过互联网及移动终端可以实时查询各种统计数据,通过云计算技术对查询所得的数据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其过程完全可以通过电脑指令来完成,这就使得政府统计的职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