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教育管理中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危害性探讨 |
范文 | 童千千 摘要:高校教育在当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教育除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同时应当深入实际,塑造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培养出具备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和扎实做学问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然而,在目前的高校教学管理中还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重评估、轻研究的学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领导作风:一味追求做大,不求做强的基础建设:不求真务实的严谨教学等等。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这些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直接影响到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水平对社会的贡献率的下降。经调研,多数用人单位反馈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水平在逐年下降,进入单位后需要更多的实习期来学习和适应。本文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产生的危害性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危害性 中图分类号:G 647文献标识码:A 高校不仅是当代大学生青春年华的“象牙塔”,而且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和人才基地。高校教育整体的良莠不齐影响一个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盛衰[1]。高校教育的质量.从长远来看,足以影响国家的文化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的高校教育无论是在规模上、质量上都有了长远进步。然而,高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其培养形式、教育品质、人才输出以及核心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对高校的发展和人才输出的危害极大,本文经过多方调研,试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及其危害性进行阐述,现将详细总结报告如下: 1 高校教学管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现状 高校是一个清晰的价值目标和崇高的教育理想的汇合地[2]。然而当今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并没有“宗旨既定,自趋正轨”。现实的高校教学与发展中存在着部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使部分高校忘记办学初心和迷失方向。 第一,教学评估中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一是兴师动众的突击准备;全校动员、责任到人,密集会议,加班加点地布置和准备,以评估准备为重点工作,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二是弄虚作假的准备;为了皆大欢喜的评估报告,在专家组评估的时间段,在学校内部营造临时“浓厚”的学习气氛和课外团体活动等。 第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领导作风。在高校的发展中,但求在自己任内平平淡淡,平安无事,遇到棘手问题能推即推,藏于背后,工作中总是重复昨天的工作,求稳怕乱、不追求创新,一心惦记“不走在前面,不落在后面,保持稳定”的心态。 第三,一味追求做大,不求做强。片面追求规模化,开设多专业,一味追求生源数量,盲目地进行基础建设。但在学术建设、研究提升等硬指标上卻力度不够,各项管理制度混乱,人心涣散,学生水平逐年下降,就业率与规模化发展不成正比。 第四,不求真务实和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研究人员学术弄虚作假,抄袭已有的成绩、欺上瞒下,学术研究走过场,成绩报喜不报忧、工作不实,作风不自律,满足于一般要求、不实际调查研究、以传递落实上级要求,不监督检查。 2 高校教学管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危害 第一,教学评估中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学评估是系统地对高等教育水平测评、高校能力建设的监督,以及为高校下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上发挥重要意义[3],但近年来评估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愈演愈烈,评估走过场、皆大欢喜等,已经对评估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产生影响。使得真正意义上的评估流于形式,对高校的发展和监督己成为鸡肋,甚至评估的结果和学校发展背道而驰。 第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领导作风。目前多数高校的领导干部身上或多或少体现了中庸的领导风格,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责任、不担当、不作为。尤其是决策层领导的不作为、不担当对高校的发展危害甚大。 第三,一味追求“做大”,不求“做强”。查阅了发达国家的高校评价模式,发现他们对一所高校的评价,评价设计的重点不是培养了多少学生和就业率,而是关注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程度。然而目前国内存在部分观点:评价一所大学实力强不强,往往看看在校生人数、建筑规模、看开设专业,很少涉及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这样的评估反而加剧了高校的盲目发展。但这样的“大”只是暂时的,在错误的道路上永不会有正确的答案。 第四,不求真务实的严谨教学。部分高校抓教学满足形式,只注重教学进度,对教学质量和学生接受程度漠不关心[4];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搞形象和政绩工程,心态浮躁、追名逐利,脱离教育本质,劳民伤财。 3 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面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及其危害性,我们应当纠其原因,深入分析,从思想和行动上抵制其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蔓延,具体总结如下: 面对高校评估中存在的官僚和形式主义,必须要从评估的制度入手,树立评估工作的严肃性、完善评估体系,提升评估技术,营造良好的评估环境。强化高校日常教学质量,以检查评估促进整改整顿,不能为了检查而改,更不能为了检查临时应付性整改。需要设计出一套专业性、符合性更强的测评机制,从而引导高校能够实事求是地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教学目的,并规避和减少高校在评估中弄虚作假的机会。同时需要加强评估文化建设,良好的评估实践需要合适的评估环境和文化的支持,改善评估的人文环境需要从评估组以身作则做起,自我约束和管理,自我抵制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从而根除高校评估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转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领导作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高校改革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学校利益、增进师生感情交流和促进高校稳定和谐发展;高校领导干部:一要有敢创新的想法,想法是一种谋划,一种追求,一种对待工作的基调。没有创新的想法,就没有行动。领导干部要放开手脚,敢于创新,充分发挥想象力,破官僚主义的“禁区”、越形式主义的“雷区”,始终不满足于现状。同时,领导干部对于新知识和新生事物的认识要有准确判断和自我学习,并结合实际有效加以运用,让工作与众不同、彰显特色,努力做到内行管外行,结合管理方法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推动者;二要有实干的精神。实干是一种智慧,一种前进动力。高校领导干部要迎难而上、破浪前行和不怕艰险地开展工作,把心思用到提升教学质量、师生道德建设和毕业生提高就业质量上,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去,实际调研教学开展情况和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察实情、讲事实、求实效;三要敢担当。担当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一种工作情怀。水阡墨“严师出高徒,溺爱毁一生”、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讲的都是为官、为师要敢担当、有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为校尽责、为校奉献、为师生解忧的担当精神,以鞠躬尽瘁的园丁精神,传承优良作风,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改变追求“做实做强”而不是一味追求“做大”的办学宗旨。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人才的输出中心,办学的目标应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有贡献的人才[4]。高校发展应当围绕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的精神开展教学[5]。而不是一味地只为“做大”,盲目地招生和扩建,把主要力量放在专业教育和应用开发研究上,而减少了学术研究,实用性教学凌驾于学术性之上。高校教育目的的功利化、工具化倾向,是造成当今高校追求“做大”问题的重要原因。加强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的培养才能使高校教育焕发生机和活力,才能实现“做实做强”。也只有切实走好“做实做强”这条道路,才有可能实现高校的可持续性“做大”。 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求真就是要扎实做学问,务实就是要不断创新营造最佳的做学问的方法[6]。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是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在做学问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本着为教育事业负责,为学校利益负责,为老师教学负责,为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负责。扎实做好每一件事,无论是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还是在正常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细微琐事,处理的方式和结果都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其次让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学习氛围成为教学、校园文化和科学研究的主导思想,努力培养谦虚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校园文化,提倡求真、务实的精神,打压和抵制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尽管在求真务实氛围创造过程中会遇到阻力和困难,要竭力予以保护、肯定和支持,对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和学术研究要予以坚决抵制,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对不求真、不务实的教学和研究予以一票否决等。真正形成求真务实、敢于创业的良好教学氛围。 综上所述,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影响大,对高校的办学宗旨、发展思路、持續性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都产生了负面影响,高校应当重点从以上四点予以改进,消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教学管理中蔓延,培养出对社会具有更高贡献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庾泳.探讨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1 (33) : 109- 110. [2]张凌霜.浅析高校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田.亚太教育,2016,28 (11) :28. [3]孙玲.高校教育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考田.品牌研究,2018,18 (6):235-236. [4]杜佩娟.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探析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 (8):147-149. [5]叶豆丹,张天柱,黄晓巍,等.转变教育教学思想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 (3): 152- 154. [6]侯德华.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与最终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2017,11 (12):140-14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