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企业应付账款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
范文 | 罗宇峰 摘要: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大量采用信用销售方式来吸引客户,以增强自身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买方企业的应付账款自然大量产生,作为企业流动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付账款影响着企业的资金运转情况和生产经营效率,加强对应付账款的管理控制,减少风险的产生,是企业稳步发展,提升经营效益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本文根据应付账款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 关键词:应付账款;问题;风险;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如今,企业大多采用信用销售的方式来扩大自身的业务,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在此购销过程中,买卖双方因为时间差发生支付和收货不一致的情况而产生负债,由此产生了应付账款,而应付账款不及时支付或长期挂账等,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信用,进一步造成企业业务大量流失以及被迫解除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危机。因此,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1 应付账款的概念特征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向供应单位支付的款项,是伴随企业的购买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务,作为企业流动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企业的资金运转有着密切的联系,左右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应付账款也是一项筹资行为,在信用销售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应付账款可以解决资金暂时紧张的问题,避免了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的麻烦,节约了企业的筹资成本。应付账款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风险性。应付账款由于具有一定的筹资功能,加之大多数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通常会采取信用销售的方式,吸引购货企业大量采购,导致购货企业的应付账款大量累积,这会使得购货企业的商品、原利料等存货大量堆积,出现供需不平衡,造成财务风险,企业进行大量赊购,将会导致到期无法及时支付,这不仅会丧失对方企业给予的支付折扣优惠,还会导致企业因拖欠款项而需要支付赔偿金、违约金等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信用,更甚者将使企业失去长期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从长远来看,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第二,易取性。企业之间的信用销售使得企业间接取得资金不需要通过繁琐复杂的借款程序,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因此,企业获得资金的筹资成本很低,非常容易取得,管理層也通常会鼓励这一筹资措施,从而导致企业的应付账款大量产生。 第三,选择性大。企业可以选择比较各个供应商企业,根据供应商给出的商业折扣、销售折扣等优惠综合选择,也可以与供应商协商付款期限,企业根据计算自身的资金运作情况来制定付款的期限,因此应付账款的选择性非常广泛。 2 应付账款存在的风险 2.1 应付账款增加,负债率提高 供应商采用赊销方式大量出售产品,以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同时制定优惠折扣,购货企业因为价格优惠和暂时不需要支付货款而大量采购,这无形之中迅速增加了应付账款的金额,企业的负债也随之提高。如果购货企业因为资金紧张,库存大量积压等问题,将导致无法偿还负债,企亚的财务风险将急剧上升。 2.2 应付账款支付存在安全隐患 有些企业的应付账款业务很多,加上企业没有专门设立管理应付账款的人员和有效的控制机制,导致应付账款发生多记、漏记,甚至财务人员贪污和私自挪用现象的发生,而且应付账款可以动手脚的地方很多,容易发生舞弊行为。 2.3 应付账款的赔偿罚款间题 如今偷税漏税事件时有发生,大多是因为企业通过手段和虚假填制成本费用等科目金额来逃避税收,应付账款的避税方法有很多,如果违法的行为被税务机关查获,不但将补交税金,还将支付高昂的罚款,将使企业难以顺利运营,缺乏信用而难以获得贷款资金,也使企业名誉扫地,对企业经营造成巨大影响。 2.4 大量负债导致融资风险增加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情况分析,融资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扩大自身经营规模的基本手段之一,在融资体系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融资机构会严格审查贷款企业的综合情况,如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信誉情况等,并且对还款期间的企业行为也有相应规定,对于企业拖延还款等行为也有较大的惩处力度。因此,应付账款数额较高的企业,会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大量的负债导致融资风险问题的发生几率不断提高。 3 应付账款风险存在的原因 一是从企业层面。由于市场经济和大数据的发展,企业各个方面的信息都会被公开,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社会大众和相关部门都能看到企业的数据,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信息。有些企业为了美化年度财务报告的数据,会虚假降低应付账款的金额,使企业的利润提高,负债偿还率提高,以达到增强公司声望、吸引投资者投资以及获取大额筹资的效果。或是要求财务人员将实现的现金折扣进行隐瞒不报,利用不法措施将折扣额私自纳入企业的小金库。有些企业缺乏长期发展眼光,在市场竞争中盲目跟风大量赊购,想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产生大量的应付账款,完全忽视了大量欠款带给企业的风险,这将导致企业账目表面看来资金充足,而实际调用时,出现资金运转不畅,进而出现财务危机,甚至导致企业发生破产倒闭的结果。 二是个人层面。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心怀不轨,因企业的管理机制存在漏洞而产生不法行为,如会计人员伪造购货发票,虚增应付账款,等待时机到来时私自将虚假的应付账款贪污。采购人员故意加大采购数量,并且与销货单位商量,将实际采购金额与虚假金额之间的差额共同贪污。相关财务人员还可以根据其他漏洞进行收受回扣、好处费或者佣金等不法行为。采购人员与财务人员的沟通不明确,部门之间没有协同管理应付账款,使企业产生大量的应付账款,但是没有及时确认,无法如实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会计人员对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不规范、不合理,与实际业务无法对接,随意性大,账目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运转效率。 三是市场层面。近年来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供应商为了吸引客户,在市场中扩大自己的份额和影响力,获得更高的利益,推出采购优惠措施来吸引购货单位大批量购买,购货单位为了获得优惠,减少成本会大批量购进,企业产生较多库存,如果企业无法快速出售使得商品原材料等存货积压,无法实现收益,将导致应付账款的偿还存在较大问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将增加。 4 企业应付账款的风险控制措施 4.1 加强应付账款的内部控制 制定内部采购控制制度。企业应当结合法律条例等制定内部采购控制制度,采购部应当根据生产制造部门、仓储部门制定的生产需求计划,结合实际采购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经过复核审批后进行采购,采购原材料、商品等存货或购买相应服务要有规范的原始凭证,比如订购单、验收单和卖方发票,这三单要核对清楚,确保实际采购数目和服务与单据内容条款一致。采购、生产、仓储部门人员要进行适当岗位分离,防止部门之间相互串通。 加强财务部门的应付账款管理。财务部门要根据实际采购情况及时登记入账,防止出现重复付款的错误,对于商业折扣、销售折扣、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等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账务处理,保证入账的准确性、安全性、完整性,付款时要符合公司的付款手续,根据资金的合理流动安排和不违背付款条约的最后付款期限进行付款,同时企业要安排专业人员对付款前后的实际资金情况进行评估,确保资金的总体流动稳定,并且应该定期对账,防止财务人员入账错误和串通舞弊情况的发生。 设置应付账款清理制度。对于应付账款,企业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理,要及时筹措资金偿还其他企业的款项,避免长期拖欠行为的发生,以免影响企业的声誉,对于各种原因产生不需要支付或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及时进行登记说明,在经过管理层批准后,及时入账,还应防止被他人钻漏洞,私自挪用。 建立内部稽核机构。应付账款的发生前后过程中,要对每一步的流程和业务活动进行监督。采购过程,要仔细检查采购人员是否存在与供应商有不正当利益关系,或是没有根据采购的实际数量填写采购入库表,以及与其他部门人员共同舞弊等。 财务部门可以安排专门监管部门,联合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日常的账务进行审查,检查账、证、表三者是否一致,达到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实核对,对于应付账款的支付过程要实时监控,防止漏洞产生和舞弊现象的发生。 4.2 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 企业应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来对应付账款实施监控管理,输入与企业合作的每一个供应商的信息,新增供应商或解除供應商关系需要及时更新,对于应付账款的偿还日期需要设定,将采购生产财务等各个部门的需求能力进行整合,合理制定物料需求计划,保证合理的库存采购数量,提高存货的周转率,利用ERP系统可以使企业更加科学的安排采购生产销售一系列的流程,既可以降低成本费用,更可以保证应付账款在合理负债区间内。 4.3 进行应付账款审计 企业应安排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应付账款进行全面严格审计,通过审计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等手段可以发现应付账款存在的错报和产生漏洞的原因,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全面了解各部门及各个流程的实施问题,并根据出具的审计报告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争取从多个角度来降低应付账款支付的风险。 4.4 提高企业诚信建设水平 诚信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企业的诚信建设成为有效降低应付账款风险的重要前提。比如,单位领导组织员工进行诚信宣讲会,设立诚信员工奖励制度,促进员工的专业水平和道德意识同步发展,作为公司管理层,更应该起带头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诚信做人做事,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些措施对于规避应付账款风险的发生具有重大作用。 5 结束语 综合来说,应付账款对于企业的意义非常重大,其具有融资能力,能够缓解企业的资余压力等作用,因此加强应付账款风险分析和管理控制,对于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管理目标出发,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诚信水平,实施应付账款审计等措施,降低应付账款发生风险的概率,提升企业应付账款的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天月.试析企业应付账款的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J].财会学习,2018(30):29-30. [2]董娇.应付账款漏计手段及其审计识别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3):83-84. [3]李晓慧.审计学:实物与案例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