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范文

    

    摘要: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根据政府办医的明确要求,公立医院应当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对公立医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A医院为例,基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制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健全财务资产管理制度,财务收支、预算决算、会计核算、成本管理、价格管理、资产管理等必须纳入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确保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益。”同时,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力度加大,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不断提高,使得公立医院的总体运营能力和医疗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既是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也是国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需要,更是整个公立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

    1 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固定资产在公立医院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相对较高,是公立医院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立医院的规模、经济和医疗服务水平,也决定了公立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地说,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够保障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固定资产运成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公立医院的服务水平,从而发挥公立医院社会公益性。

    因此,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优化固定资产合理配置,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持续降低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成本,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公立医院长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 A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A医院是国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区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费形式为财政全额拨款,承担本辖区内妇幼计生工作。医院大楼占地约14000平方米,共11层楼,全院在职职工230人,编制床位153张,内设党政办、人事、财务、物资、审计、医务、护理、妇幼保健管理以及各临床、医技、医辅科室。

    2.1 A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固定资产全流程管理情况为:各科室提出购买申请,招标采购委员会进行论证分析,由物资部门购买,财务部门入账,申购科室领取使用,物资部门和使用科室负责维保,最后由物资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报废。截至到2018年年末,A医院固定资产原值7727.43万元,约占医院总资产的60%,是医院资产管理的重点。通过对A医院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存在有的类型价格高、数量少,有的类型价格低、数量多且流动性强、遍布在医院的每个科室等特点,是医院资产管理的难点。

    从表1可以看出,A医院在2015-2018年之间,“固定资产收益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虽然公立医院是由政府举办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资产使用仍然具有较强的经营性;“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则呈现上升态势,有物价上涨导致医疗服务价格上涨的合理因素,也有公立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趋利的原因;“固定资产周转率”同样保持上升态势,固定资产周转速度加快也反映出一定时期内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利用效率较好:“固定资产增长率”和“固定资产净值率”在2016年涨幅较大,是因为当年卫生与计生合并,合并后固定资产增加所致,其余几年呈现出平稳放缓的趋势,反映出医院固定资产增长和更新趋于平稳。

    2.2 A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于A医院有关固定资产的财务运行情况中相关数据分析,可以看出A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2.1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A医院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大,是A醫院资产管理的重点。虽然A医院明确了固定资产管理全流程,但是A医院领导层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理念还有待加强,医院领导层对固定资产的购置、调配、维保、报废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固定资产收益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说明存在医院重视固定资产的投入,轻视医院经济运行效益等问题。

    2.2.2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失

    虽然A医院建立了基本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但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距离国家二级等公立医院的标准还有提升的空间。A医院没有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是比较粗放,甚至是无章可循,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对医院整体运营和固定资产监管造成隐患。

    2.2.3 固定资产清查力度不够

    根据A医院固定资产数量多、价值高、流动性强、几乎遍布医院每个科室等特点。说明A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困难,也突显出A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力度不够,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存在科室之间进行固定资产调换,交接手续不规范等情况,使得固定资产清查盘点难度较大,清查力度不够的情况。

    2.2.4 购置前可行性分析不足

    A医院“固定资产增长率”和“固定资产净值率”呈现出平稳放缓的趋势。说明医院固定资产增长趋势减弱,固定资产更新速度减缓,反映出医院未进行购置前的充分论证分析,由于前期盲目购买,而后期可能存在浪费、闲置的情况,最终增加医院运行成本,减低医院运行效率。

    2.2 5固定资产考核评价弱化

    固定资产在申购之初,没有完善好相关的绩效评价指标,无法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考核,因而无法得到相关绩效考核的结果。所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即使未达到绩效目标或相差较远,也没有采取适当的惩戒措施,最终无法通过考评结果持续改进工作质量。3 A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形态

    A医院领导层应当重视固定资产的申购使用、投入产出、内部调剂、维保维护、报废销毁等管理问题。从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类别等方面进行分级管理,要深刻意识到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才能够减少医院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从而有效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不断提升医院固定资产利用率,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

    3.2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医院应当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分管院长、物资、财务、审计、医务科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处置等重大决策事项。同时,由物资部门牵头,实施医院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保养、调剂管理等工作。医院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实现固定资产有效运行的保障。

    3.3 加强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力度

    医院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与购置、维修、转移和报废的审批程序,使得相关资产管理部门知晓资产的存放、使用、交接等记录。同时,全院的固定资产应处于高度统一的管理制度之下,进行统一的、标准的资产清查、盘点、报废等流程,便于统一管理和清查核对,使其达到账实相符的状态,从而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3.4 强化固定资产购置可行性分析

    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尤其是高端专用设备金额较大,要考虑到需要培养专业人才进行操作,以及科室之间设备调剂使用的情况,否则容易造成新购置的设备利用率不高,导致设备闲置和资金浪费。对此,公立医院应当在购置设备前进行可行性分析,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5 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评价

    绩效考评应当覆盖固定资产管理的全流程,从固定资产的购进可行性分析,到固定资产入出库手续,以及使用中的产值指标分析,最终到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绩效考评部门应该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全流程设计考核标准,通过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控、考评固定资产管理的执行情况,从而查找和分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4 结束语

    随着新医疗改革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应当提高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从意识氛围、制度建设、监督控制、统筹分析、绩效考核等方面着手,对数量较多、种类繁杂、价值不同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持续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最终实现公立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斌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院,2015,19(9):58-60.

    [2]苏泽凤,罗爱华.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研究——以A中醫院为例[J].会计之友,2016(9):113-117.

    [3]毕若孟.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J].中国总会计师,2017(166):118-119.

    [4]毛月华.浅谈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8(22):159-160.

    作者简介:陆翔(1986-),男,汉族,籍贯:江苏南京,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会计师,研究方向:财会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