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
范文 | 孙悦 武潇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重大。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界定人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从把握建设方向、完善建设体系、提升建设标准三个方面,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度重视、准确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清醒认识、全面查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界定 广义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包括“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1]。狭义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是指辅导员,因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在新形势下,界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该坚持广义和狭义相结合,高校党政干部主要负责本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是管方向的,也是第一责任人;共青团干部要着眼于“共青团所有工作要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定位,发挥塑造青年“三观”、引领青年思想的作用,是一项专门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是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2];心理咨询师主要作为心理疏导,是一项辅助性工作;辅导员 (班主任)是骨干力量,既要做好学生管理,更要做好学生教育,特别是“一人一事”的教育工作,是直接责任人。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分为领导队伍、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和心理咨询队伍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各自为战”倾向,难以形成合力。思想政治教育“3+1”应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格局,但在实际中,高校党政统筹,辅导员块状负责,教师条线归类,心理咨询除普及心理知识外,多为被动式服务,在运行机制上常态化交流较少,客观上造成各自立足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工作合力欠缺。 存在“软任务”倾向,难以入脑入心。不可否认,在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由于学业(学术)任务繁重,系“硬指标”,而思想政治教育看不见、摸不着,需要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系“软任务”。加上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机制不够健全,不同程度地存在“平时不注重、考前突击背”的不良倾向,教育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 存在“老一套”倾向,难以与时俱进。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课靠宣传灌输为主,存在“照本宣科”多,“鞭辟入里”少;“课堂宣教”多,“社会实践”少;“宣教旧闻”多,“结合实际”少等问题,特别是在实际课堂上,“上下一般粗”,对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因个人能力或其他原因,涉及较少,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度低。 存在“吃老本”倾向,难以紧跟时代。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课难讲已经成为共识;另一方面,思想教育政治课枯燥已经成为常态。辅导员队伍身兼管理、教育两方面职能,有的辅导员还是理工科出身,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授课中与时代变化、形势特点、热点问题结合不够,研究新情况、新理论的力度不够,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把握不够,不能因时因地因群体不同而分类施教,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课变成“填鸭式”教学。 2.2 原因分析 2.2.1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到位 高校对于自身承担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重大任务认识是到位的,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方面自身建设是到位的。但是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没有放到极端重要的位置上,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上,不能教书的安排到辅导员队伍,教学不佳的安排上思想政治教育课,把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当做“杂货店”,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杂牌军”的不良印象。 2.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完善 在教学管理上,往往把思政课教学按照一般的学科来对待,有的甚至将思想政治课简单等同于哲学、形势教育等课程,在教学检查、课堂检查、学期考核上没有按照思政课特点来进行;在教学研究上,对党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精神学习领会不够到位,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上缺乏深入研究,投入师资力量、经费等与其他学科相比明显不足;在教学方式上,对思政课作为一门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的准备不足,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领会不够到位,课程素材不够鲜活、生动。 2.2.3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到位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作为立德的主力军,理应作为一直重要的、专门队伍来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入口不规范、结构不合理、素质不专业、交流不完善的情况大量存在,科研能力低下、理论实际严重脱节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3+1”层次间整合力度不够,分工不合理、互补性不强,同时,还存在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致使队伍建设缺乏活力。 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措施 3.1 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规范“3+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框架,明确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进一步构建队伍建设的管理体系、完善管理结构。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和监督下的层级管理制度。二是要加强学科建设。要成立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构,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考核、奖惩等工作,明确教育目标、教育任务,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三是要加强科研工作。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领会到位的基础上,编写出符合时代特点、学生需要的教材、讲义,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3.2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体系 一是要按照乐为、敢为、有为的标准构建准入机制。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门槛较低的情况,明确标准,在招聘、选拔、任用时,按照岗位要求从严挑选,特别是要明确思想政治专业这一前提,把握政治可靠这一底线,确保将政治性强、素质可靠的人员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来,把好入口关。二是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建培训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培训。制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凡培训不合格的不能上岗。另一方面,要加强交流。实行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备课制度,备课中建立健全交流制度,凡上课必须通过试讲,确保授课内容经过审核,授课方式经过认可。第三方面,要加强轮岗。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辅导员队伍轮岗机制,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经过辅导员岗位,同时每年还必须深入院系开展调研,切实掌握学生最新思想动态。总之,培训机制应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能力提升,实现常态培训、长远提升。三是按照奖优罚劣的导向构建激励机制。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建立适当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激励机制,形成鲜明的导向。要适当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绩突出的物质精神奖励,在职称评定、立功受奖、进修学习、访问交流上给予专门名额;在课题设置、经费投入等方面,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基金,鼓励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行科研和创新,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3.3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6个方面的标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政治上,要始终保持理论清醒,坚定“四个自信”,提升“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定政治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情怀上,要始终保持家国情怀,善于从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去汲取授课的养分,善于从中国梦的不懈探索中去丰富思想,以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去感染学牛、引导学生。在思维上,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熟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视野上,要具有历史的、全面的、国际的视野,能够通过丰富的阅历和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深刻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自律上,要始终做到为人师表,做到人前人后、课上课下、网上网下一致,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在人格上,要始终做到“德为人先、行为世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以堂堂正正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天文.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体会[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398. [2]陈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途径[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9):113-114. 基金項目:2018年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模式构建研究”(yjy6201819);2019年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习近平青年观为指引的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模式研究”(yjzx201935)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孙悦(1985-),女,籍贯:吉林长春,学历:博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 武潇(1987-),女,籍贯:河北保定,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