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GIS教学改革方法的实施与探讨 |
范文 | 李伟 摘要:本文以高职侧量专业的G IS课程为研究对象,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以及工程测量专业G IS课程教学现状,从课程安排思路、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对G IS课程进行改革研究,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为更好的提高G IS课程效果提供研究参考,总结改革中的创新点和经验,优化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CIS;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GIS产业发展迅速,并涉及到智能交通、导航电子地图、国土资源管理、城市综合管网信息管理、城市规划和房产管理等领域。GIS行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对综合技术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等六部门制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职业院校要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合作。为了更好的培养适应现代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综合应用型技术人才,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工程测量专业GIS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践和探索。 1 GIS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GIS作为应用型信息产业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高职学生学习GIS课程能够满足各行业对GIS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促进和改善学生在高技能应用行业的就业,培养学生更加积极的面对测绘行业科技的更新。对于高职院校工程测量专业开设的GIS课程存在的各种问题,既不能照搬本科院校GIS课程的教学设置,又不能忽略GIS基本原理讲授与技术操作的结合。因此,如何改进高职院校GIS课程教学方法,让高职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GIS基本理论与技术应用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1 高职学生特点 高职的学生具有自身的学习特点,学生来源既有中专毕业生又有高中毕业生,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对理论学习的热情较低,对原理难以理解,抓不住重点。但在学习过程中对实践操作的学习热情较高,透露出参与的热情,并能积极解决问题。 1.2 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GIS课程的学科交叉性较强,而且GIS涉及了将现实社会抽象到空间数据的理论和原理,教学内容比较乏味。大多数GIS教材的内容偏重理论,比较枯燥。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授课过程中演示的手段只能依赖PPT或者简单视频演示,抽象的理论原理不能用比较直观和接近实际应用的方法呈现,高职学生对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实践案例和学生日常生活关系联系不大,缺乏生动性,难以调动学生學习的积极性。 1.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分离 GIS课程教学环节设置大多偏重理论的讲授,实践操作基本是在课程最后安排,这样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特别对于高职学生,缺少对理论学习的能力,更不会自己总结理论与实践操作的联系。并且多数实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学生所学知识不能系统化掌握。 1.4 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分离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而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和老师的责任,或者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其实在测量工作中,不仅需要学生要懂理论会技能,更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思政教育进入专业课堂,可以充分提炼与专业相关的思政元素和价值观,助力专业人才的培养。 2 GIS课程改革实施与探索 2.1 教学改革的思路 根据GIS课程应用的特点以及行业应用的热点,与高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课程定位,丰富教学手段,将理论融合到实践任务中,在专业课上融入思政教育内容。 2.1.1 明确课程定位 GIS应用课程的学习,围绕着提高高职工程测量专业学生的GIS相关的应用能力,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GIS的应用性,重点培养学生对GIS软件ArcGIS操作应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能力。 2.1.2 丰富教学手段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和“渐进式”教学进程,案例分析、操作演示、知识导入、模仿训练等教学方式交替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概念、原理的讲解与演示、案例剖析穿插进行,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耐心指导,化解学习难点。结合实践任务,让学生查阅网上资料,并自己总结讨论。通过丰富教学的方式,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融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任务驱动和项目训练推进实际教学效果,基于ArcGIS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完成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专题任务,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2.1.3 融入思政元素 在GIS教学过程中,充分在教学活动中发掘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思政元素,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有机融合。在授课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教学实施的过程 2.2.1 教学设计 根据高职学生已学习课程的基础情况,授课过程的实施思路就是贴近社会热点专题,从项目入手,以ArcGIS软件为平台,通过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达到融会贯通。课程总体设计,如表1所示。 整体设计从项目一简单的绘图入手,认识ArcGIS软件的功能和 GIS的概论介绍。融入案例,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同时传播敬业精神。项目二环境污染范围分析,从某点对周边的影响展开分析,增强学生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及法治观念。项目三为理想地点选择分析,从周边对某点的综合影响展开分析,引导学生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对自己分析的数据和成果负责,客观公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项目四最佳路径分析,是针对点与点之间的路径展开分析,教育学生在工作中要敬业、诚信,在社会上要文明、友善。每个项目均以任务为载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掌握ArcGIS常用的功能以及GIS的理论知识,并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互相渗透。 2.2.2 教学实施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让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采用案例引入,引入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例子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将案例分析、操作演示、知识导入、模仿训练、老师辅导、答疑解惑、任务实践、归纳总结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同时,每项任务都贴近社会生活,利用学生熟悉的城市或者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级对待,布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耐心的进行反复演示并针对问题进行总结。在课程中将思政内容融合到专业技能学习,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相融合,充分调动学生互动,教师灵活掌握教学方式,穿插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节课程的内容安排,如表2所示。 2.3 考核方式 考核成绩中注重过程和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结构化评定最终的成绩。本课程考核方式包括项目成绩、过程成绩和学生自评等综合评定。 项目成绩包含每个项目结束后的综合应用操作作业成绩和成果成绩。GIS课程中任务完成的标准没有绝对的标准,评价标准是开放式的。主要对于地图配色、系统界面设计等要求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讲解,教师总结进行综合评价。 过程成绩包含学习态度表现、课上回答问题情况、课堂作业成绩,适当考虑出勤。课堂作业主要是根据课程讲授进度依托“教、学、做”一体,布置随堂作业,要求下课提交,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目的是对本次课程讲授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回顾,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控制学生作业质量,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质量。 学生的自评,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完全依据上交成果的质量对学生最终的成绩评价,每名学生特色鲜明,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和范围有限,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客观、科学的自我评价,分析和总结课程学习中自己的表现。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一个诚信的公开展示平台。 3 GIS课程改革的收获和思考 3.1 教学设计的创新探索 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把理论和实际的任务相结合,任务学习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让GIS理论知识的理解和ArcGIS软件技术的掌握相互融合,帮助学生巩固GIS基本知识。在任务中,选择学生熟悉的城市或环境,将生活中的购物、住宿、出行、餐饮等活动和专业软件的学习相结合,给学生思考讨论和探索创新的空间,在任务标准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作业,发挥学生自己的潜力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空间,GIS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更新,在课上学习的素材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生收集数据资料,阅读相关内容,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GIS任务及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GIS专业的理解与热爱,教学效果良好。 通过多次教学实践探索和几届学生的反馈,发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思考和探讨的积极性增强,而且学生到单位上都能很快的掌握GIS应用操作,单位评价较好,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3.2 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GIS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教育,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職业道德素养和个人综合素养。通过在GIS专业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潜移默化,抓住切入点,使学生汲取营养,思政与才育同时进行,相互促进,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思政。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GIS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目前教学过程安排GIS理论内容和软件操作,都是以基本知识和功能操作为主,随着GIS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更新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为了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教师更要从思想和专业上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充实思想素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谭立元,张所地,荆树伟.应用型GIS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8(1):40-44. [3]黄木易,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及优化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11-12. [4]岳汉秋,甘泉,陈延辉,杨雨华.非GIS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及优化[J].地理空间信息.2015(4):180-182. [5]裴孝钟.高职“工程测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21):117-118. [6]石云,贾科利,李建华.基于地方特色的G IS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2):216-219. [7]主庆国.测量学与GIS课程一体化教学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3(5):108-110. [8]阎跃观,刘步方,李军.非测绘专业《测量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北京测绘,2018(5):626-628. [9]李阳东,杨晓明.地理信息系统实践课程建设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06-1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