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东部藏区中医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的思考 |
范文 | 于鸿滨 韩此林 王莹 康珠次姆 秦勇 摘要:本文探讨了东部藏区区域性中心医院建设中医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的实施方法和具体措施。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在实施医疗帮扶的同时,应该用新的先进的理念和认识帮扶贫困地区的医师队伍建设,提升当地医师队伍的整体医疗水平和专业素养,才能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东部藏区;继续教育;健康扶贫;三区三州;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东部藏区[1-3],历史上分别称作康巴、安多、嘉绒藏区,在藏族文化地理概念中,位于藏区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大致在横断山—三江源—青海湖以东,行政区划上分属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五省区,其中,迪庆州藏族自治州隶属于云南省,位于藏、川、滇三省区交界处,属于“四不沿”地区[3],即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不沿铁路线,而尤以德钦县为甚,位置偏远,交通落后,人民群众就医尤为不便。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而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首先必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民健康的医疗保障基础是医护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内涵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布局,形成多元化的一线应用、落地生根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4]。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支持力度,提升服务能力,保障贫困人口健康。在实施医疗帮扶的同时,要针对具体实际情况,加强人才培养主要是现有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能力提升尤为重要。应该用先进的理念和认识帮扶当地的医师队伍建设,提升当地医师队伍的整体医疗水平和专业素养,才能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保障当地人民群众健康。 1 医师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原因分析 德钦县既属于三区三州的四省藏区,又毗邻云南省怒江州、四川省凉山州、西藏昌都地区,属于深度贫困区,县域内仅德钦县人民医院一家公立县级医院,承担着县域内6.0万人民群众及部分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藏族群众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缺医少药现象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医师队伍人员数量较少、学历较低、职称较低等人才技术软实力方面。 1.1 医师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同国内省内大多数县域医院相比,德钦县医院现有医务人员人才培养存在以下现实差距:医师队伍整体差距体现在:执业(助理)医师比例较低、医师职称比例不协调、医师人才梯队建设不完善;医师队伍人才个体差距体现在:理论基础较差、学历偏低、操作技能水平偏低,见图1。 1.2 医师人才队伍现状原因分析 客观原因在于长期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交通落后、县域人口基数较小、各病种病例数量绝对值较低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主观原因在于部分医师思想认识不足,存在思想惰性,缺乏主动学习动力和意识。 2 医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的具体措施 医师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应该从继续教育入手,加大师资支持力度、技术培训强度、教学方法广度。继续教育需要克服当地医师的思想惰性,改变当地医师解决问题的态度,把单纯的“等帮靠”转变为强迫性学习、规范性学习、制度化学习,进而成为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的态势。 2.1 医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途径 借助县级医学中心建设的契机,通过“送出去,请进来”方式[5],邀请国内、省内专家学者现场授课做专题讲座及操作培训,同时,选派骨干医师到迪庆州、昆明市、云南省、上海市各级帮扶医院参加培训学习;依托对口支援帮扶医院的医疗工作队开展三基三严培训,形成长效机制,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强化基本实践技能操作培训和理论培训相结合;关注全科医学、一级科室学科发展、偏重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高原特色疾病、常规诊疗规范和指南;适当提倡二级科室及亚专业学科建设,开展交叉学科、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积极鼓励医师参加自考、专升本、函授等各种形式的学历提升,积极同迪庆州、昆明市、云南省各级帮扶医院开展继续教育合作和科研合作项目。 2.2 医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教学手段 借助互联网提供的教学平台,利用思维导图、CBL教学法、微信雨课堂授课、远程视频教学等各种手段,开展教学查房、手术示教、一对一培训和手把手教学,通过每年3-5次的实践培训和不定期的理论学习达到以提高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提升医师整体学历,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操作技能的目的[6-8]。 邀请当地医师担任外援授课教师的助教,参与PPT课件制作、PBL案例撰写、思维导图制作等课前备课和临床带教的各项教学工作中;开展各项各类实践技能比赛、讲课比赛、微课比赛、理论知识比赛等各种形式的考核与竞赛,提高医师参与积极性,同时培养当地医院自己的师资队伍,提高实习带教水平;对一次性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医师给予经济奖励与提供休假补偿,对于各种比赛的获奖人员给予经济奖励,优先给予到省内三级医院参观学习、学术交流的机会,见图2。 3 医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在东部藏区区域性中心医院建设中的意义 德钦县地处三江并流核心区,云岭、怒山山脉南北走向,全境山高坡陡,峡长谷深,地形地貌复杂,分别与云南省迪庆州的香格里拉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自治县;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左贡县,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四川省巴塘縣、得荣县接壤,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县辖2镇6乡,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8人,生活着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等12种少数民族,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民族众多,人口分散,群众就医困难,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医院和县级医院医学中心势在必行,能够有效开展急危重病当地迅速诊疗,疑难危重病多中心联动诊疗,充分发挥分级诊疗、中心专科联盟、医联体优势。 《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自2019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明确提出了“将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明确了建设重点内容包括人才培养、工作创新、民族关系和谐等方面,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出相关规定,要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安排民族地区的教育培训、医疗卫生项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医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能够优化医师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切实提高医师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全体医师的个人业务水平,改变“医疗队来了现场看病,医疗队走了远程看病”的现状与局限,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形成“医疗队人走技术留”的新局面新机制,开展适应民族区域人民群众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主动实施健康服务能力扶贫工程。 4 结束语 德钦县人民医院建设东部藏区区域性中心医院定位准确、目标明确,目前受客观地理因素的限制,当地经济交通状况的制约,医师人才队伍建设存在明显差距,已经成为制约医院学科发展、综合实力提升的瓶颈。因此,医师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当务之急,因地制宜地开展医师人才队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通过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全面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养、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才能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保障当地人民群众健康。 参考文献: [1]格勒,南希·列文,翟胜德.瓦虚色达:东部藏区的一个游牧部落群体[J].世界民族,1998(2):45-53. [2]鲜明.加快东部藏区发展是西部开发的重要部分[J].西南金融,2000(3):15-17. [3]周兴维.东部藏区发展粗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7):9-14. [4]尹竹萍,梁红敏,彭云珠,尹婷蕾,李红宾,吴晓娟,殷小寒.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全科医学人才执业胜任力模型建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9):9-10,30. [5]彭云珠,刘园,殷小寒,何飞,李红宾,尹竹萍,吴晓娟,程欣,熊瑞.附属医院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师资培养反思与改革[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1):5-7. [6]庞富升,夏志刚,黄月苏等.选择典型病例应用CBL教学法培养口腔科实习生的临床思维[J].中国现代医药,2015,17(2):101-103. [7]王莹,郭妍,普鑫.微课在病理学病案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科技管理,2017,30(1):56-57. [8]于鸿滨,黄月苏,洪敏杰,张凌鹏,毛瑞.PDF环结合CBL教学法应用于埋伏牙拔除的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3):81-82. 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项目(2018-JY-Y-096);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培养项目暨“十百千”工程培养计划[2017-sw(带)-13];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2018年院级质量工程教习教改项目。 作者简介:于鸿滨(1983-),男,籍贯:云南昆明,学历:硕士,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领面外科和口腔全科临床医学、科研及教学。 通信作者:秦勇(1980-),男,籍贯:云南迪庆州德钦,学历:本科,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医院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