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思政教育贯彻下“精准资助”工作的有效途径 |
范文 | 黄佳佳 摘要: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包括“奖、减、贷、助、免”在内的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本文依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依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精神,为进一步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教育,尝试从精准思想帮扶、精准信息识别、精准认定管理和精准评定考核四个层面,探讨精准资助的有效途径,实现资助工作的全方位公平公正。 关键词:思政教育;困难学生;精准资助;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对资助政策体系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更新,旨在让更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受益。然而,在高校的资助过程中,仍然曝露出很多突出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资助过程的贫困证明伪造,诚信缺失,不公平现象,造成学生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不良影响,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精准扶贫”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安排,更强调了要加强教育脱贫的目标。 精准资助要在思政教育的贯彻下,在具体工作开展中把握精准资助的关键环节,确保认定工作的准确无误,实现资助资源惠及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达到资助育人的时效性,要求在新常态下,高校精准资助工作要从机制和程序层面进一步完善,才能有效规避在资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2 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缺陷 现行高校资助工作中一般包括两大环节:贫困生入库环节和资助对象推选环节。各个环节涉及的相关表格资料、评选小组组成、考量的主要标准等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高校资助工作的一般做法,见图1。 2.1 贫困生人库依据有待商榷 根据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办法,申请资助最基本的条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在库学生”。因此,需获得资助必须入库。而申请入库高校一般要求学生填写一张《家庭情况调查表》,核实调查表的重要依据即表中是否有村委会或乡镇街道民政部门的印章。根据走访调查反映,在无损其利益和无法律约束的前提下,村委会或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往往不会对此设坎,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并不会对信息进行严格核对,往往草草盖章,贫困调查真实性的第一关口没有把控。所以家庭贫困调查证明,不能作为学生贫困资助的必要条件,只能作为参考,贫困生的入库仅以一张家庭贫困调查证明作为依据不尽合理。 2.2 班级评议小组水平存在问题 班级评议小组的评定推荐是资助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也是评定推荐的最初环节。依照高校现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要求,班级认定评议小组以班长为组长,班委会成员、寝室长和学生代表组成。此种组织结构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由于当前很多高校在资助管理条例中并未将班级评选流程内容细化,因此各班评选的方法五花八门,评选结果的公平性势必有差距。其次,评定工作以班长为主导,受班长或者整个班委的品格修养等因素影响,缺乏监督,导致班级评议认定过程中出现拉帮结派,故意排挤,个人导向等不利于有效资助的问题频频出现。 2.3 各类信息公示方式过于传统 为确保评选工作的公平有效,依据传统程序将对入库学生和获评学生名单进行公示,在公示期如有异议可以提出。目前高校一般还是依托传统的网络手段在各系部网站进行公示,而该网站学生的知晓率往往很低,不利于资助工作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的实时反馈。资助金已经发下来,才有学生进行投诉和反馈。 2.4 各环节诚信问题缺乏有效监控 现行高校资助工作的一般流程中,入库环节及推选环节均有涉及到贫困生家庭情况说明,这也是系部评定的重要依据和考核标准。因此,学生所陈述的情况是否真实,在很大情况下依附着他们的诚信。如若在没有全面系统的宣传教育下,学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不良影响,很容易陈述或伪造假信息。同时,在当前社会诚信问题堪忧的大环境下,缺乏有效监管和处罚,无法达到威慑效果,致使资助工作陷入困境。 3 思政教育贯彻下“精准资助”工作的有效途径 根据传统做法的漏洞,思政教育贯彻下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有效途径尝试从四个层面探讨。“精准资助”工作有效途径示意图,见图2。 3.1 精准思想帮扶,开展思政教育 精准思想帮扶,强调在入库和评选全过程的认知提升,最有效的手段应当改变传统的宣传和公示方式,进行全面的、有计划的诚信教育和相关资助工作的宣传。区别于传统一般做法,精准资助应当与时俱进,依托高校重要的宣传平台——新媒体资源,结合资助工作开展的各种阶段和环节,适时发送相关信息,让同学更全面地了解资助的相关信息。精准思想帮扶要从入库前、入库过程中、入库结果公示阶段,评选前、评选过程中、评选结果公示阶段,对应开展思政教育,如评选流程、入库条件、评选要求等政策讲解,关于信息伪造的惩处规定专题报道,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主题讲座,典型优秀贫困生的体验感受分享,入库及评选结果的及时公示。 3.2 精准信息识别,把握入库材料 精准信息识别注重入库材料的把关,除了家庭情况调查表和贫困学生认定申请表,可以尝试融入学生毕业中学意见反馈表,形成“家庭一学生一中学”三方信息整合。中学系统与学生家庭的聯系更为普遍,往往比高校更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教育工作的同行效应也能使他们理解资助工作公平公正性的要求。由于很多高校对于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家庭贫困的要求不够严格,而此项奖励荣誉对于学生又有极大的吸引,导致许多高校在评选出的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生并不是贫困生,如此循环,许多家庭不困难的学生也会想方设法申请入库。因此,在入库阶段应该有意识的区分学生意向资助项目,并把这一栏目融入贫困生认定申请表中作为备注项,在认定过程中就能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和情况,从而利于各院系评选资源的有效分配。 3.3 精准评选管理,优化程序方法 精准评选管理是进一步优化资助评选的组织结构,加强监督,统一各班级评选的流程和方法。首先,转变班级评选组织结构。将以班长为核心班委为导向调整为以班主任为核心班委集体参与的形式。其次,进一步规范和统一评选的流程。第一步,班主任、班委、寝室长参考申请材料,重点结合学生在校表现进行讨论研究,对申请资助的同学再进行一次核实。第二步,以班会形式,班主任到场,由班长向班级全体同学宣读申请学生的基本情况,宣读过程不暴露学生姓名,采取代码形式。第三步,投票同学以记名的形式投出选票,并附上诚信承诺书,有利于排除拉帮结派,强调责任追究,形成威慑力。第四步,班委统计票数,结合之前研究讨论的结果形成意见提交至系部审核。以上四个步骤是在广泛的调研基础上,对比各种现行各班评选的细则提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实时性,相互制约性的特点,有助于解决当前评选阶段的突出问题。 3.4 精准评定考核,建立双层反馈 精准评定考核的对象包括申请的学生和参与负责的教师。针对学生,主要在入库阶段和评选阶段,通过反馈机制,评定入围学生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于发现确问题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惩处和教育。另外,将资助过程中出现的举报现象与负责的教师绩效挂钩,增强教师在资助过程中的重视程度。 4 结束语 思政教育贯彻下的“精准资助”工作有效途径,紧密联系了当前精准扶贫、精准教育以及思政教育的精神,研究了高校资助工作一般做法的缺陷,提出了具有一定操作性、实践性、现实性的改良方案,希望对于高校资助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武,王姣玥.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包容性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2):170-173. [2]田钰.精推扶贫与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6):150-151. [3]杨晓慧.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6(09):22-2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