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提高人才效能为核心的航天科研院所培训体系优化实践 |
范文 | 安雯 [摘 要] 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培训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现行的科研管理和各项体系的要求,更难以与航天科研院所快速的工作节奏相匹配。研究所积极开展管理改进工作,加强统筹策划,举办“中层领导干部系列培训”“两总讲坛”等特色培训项目,打造“鸣镝大讲堂”品牌。同时,从培训管理流程入手,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培训管理,确立分层级的差异化培训机制,实现培训经费动态化管理,提高人才效能,为科研生产及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撑。 [关键词] 培训体系;优化;流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培训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模块,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组织培养全方面、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培训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达到开拓眼界,启发思维的目的,更可为组织培育充实的人才储备,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路径依赖。 研究所正处于航天事业发展机遇期,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培训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现行的科研管理和各项体系的要求,更难以与科研院所快速的工作节奏相匹配。鉴于此,研究所积极开展管理改进工作,加强统筹策划,举办“中层领导干部系列培训”、“两总讲坛”等特色培训,打造“鸣镝大讲堂”品牌项目。同时,从培训管理流程入手,对现行的培训管理模式进行评估诊断,针对评估和诊断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整合及优化,完善培训管理模式,提高培训管理工作效率,提高人才效能,为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撑[1]。 一、培训管理模式概况及存在问题 研究所培训管理工作根据所发展战略及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人员特点,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文化素养等为基本内容,采用讲授课堂与分组研讨结合,面授与线上培训结合,境内与境外交流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各类培训。培训管理工作曾经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训项目统筹性和核心人员能力培养有待提升 专项培训的开展缺少全年度的整体统筹和全面规划,培训主题零散,体系性还不强。培训主题调研开展不够扎实,培训开展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对于领导人员,核心技术人才,青年骨干员工等特定人群,缺少系统、全面、针对性强的培训方案,人员能力难获提升,与组织的发展速度匹配不足,对科研生产的支撑力度有限,组织面临智力资源配置不足,核心竞争力下降的风险[2]。 (二)培训管理和体系管理要求融合性不强,培训成本高 研究所目前运行的体系包括质量体系、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简称“双体系”)、实验室认可体系(简称CNAS体系)等。现行的培训管理模式中,每个体系对于人员培训的要求和侧重点各不相同,需进行多次培训,培训目标过于单一,不能做到“一训多用”,导致成本增加,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同时,由于各项体系培训产生的材料不同,面对体系检查中关于人员学时等要求,难以提供有效的证明,为体系审查工作的开展带来不便[3]。 (三)培训审批流程较长,管理效率不高 每年年初,各部门根据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结合人员能力需求,申报本部门年度培训计划。经培训主管部门汇总并初审后,上报职代会及所务会审议,审议通过后以红头文件形式正式下发年度培训计划,各部门可依据该计划实施培训。对于计划内明确可以实施的培训,正式实施前,培训实施人须再次提交培训申请,经部门领导、培训主管、培训主管部门领导审批后方可执行。对于临时举办的计划外培训,除以上三个审批节点之外,还需提高一级审批,由主管所领导最终审批确认。可见,举办一项培训,除年初培训主管部门、职工代表大会、所务会逐级审批外,还至少需要3—4个审批节点,再加上后续可能会发生的培训费用借款以及报销流程,十余个审批节点,管理效率偏低,无法与快速的工作节奏相适应。 (四)培训管理模式化,难以满足动态培训需求 年度培训计划经所务会正式审定下发后,各部门须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年度培训。然而,基层部门多次反映,对于某些上级单位临时通知需要参加的培训,或年初未能识别出培训需求,后续需要增加的培训项目,由于未纳入年初下发的培训计划,还需与培训主管部门及所领导沟通确认,方可实施。审批手续繁琐,部门可操作性差,灵活度低,打击了基层部门举办培训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员工专业知识的获取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培训管理体系优化实践 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所加强统筹策划,举办“中层领导干部系列培训”“两总讲坛”“鸣镝青年沙龙”等特色培训,打造“鸣镝大讲堂”品牌项目。同时,从优化培训流程入手,规范培训管理,简化审批程序,确立分层级的差异化培训机制,实现培训经费动态化管理,提升人才效能,为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撑。 (一)系统集成,覆盖全面,持续优化培训体系,助推科研生产 采用领导访谈、问卷调研等多种方式,明确中层领导干部培训需求,同时引入外部资源,借助专业优势,以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围绕领导干部必备素质,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开展“鸣镝大讲堂——中层领导干部系列培训”,为领导干部答疑解惑,切实提升所中层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为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提高核心骨干技术水平,开展“两总讲坛”活动,定期邀请副总设计师、行政指挥围绕研制心得、管理成果及体会、质量案例分析、新技术应用等主题,为专业技术人员授课,提升队伍专业素养和岗位技能水平。面向青年骨干员工,开展“鸣镝青年沙龙”系列活动,选取研制案例、先进技术、质量心得等青年员工关心,且贴合实际工作的主题,展开分享、讨论及意见交换,为青年技术人员树立标杆,同时在搭建先进技术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提升质量意识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另外,研究所还组织开展了领导人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将集中式课堂讲授及体验式红色教育基地现场实践结合实施,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和思想理论水平。继续优化“新员工培训”体系,总结往年新员工培养经验,结合历届参训人员反馈,完善“崗前培训—入院培训—下厂实习—带培管理”“四步走”的新员工培养路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