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的国际发展和中国现状评述
范文

    王冬++王睿

    

    

    

    摘要:本文通过统计1984-2014年SCI-E和SSCI网络版数据库中知识溢出效应领域的文献产出,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引文编年图梳理了知识溢出研究的发展历程,从论文数量、论文质量和合作情况3个维度对标意大利、荷兰与中国的科研实力,得到如下结论:知识溢出效应研究主要经历了沉寂期、缓慢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英国和美国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合作情况不佳,合作论文数量和作者数量偏低;研究热点主要为知识溢出与产出的关系、空间溢出效应、社会网络和FDI溢出;社会网络的知识溢出和国际知识溢出对产出的影响是两大主线;中国对知识溢出的研究虽然具备较大规模,但要注意提高论文质量,加强与国外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知识溢出;文献计量;引文编年图;对标研究

    DOI:10.16315/j.stm.2015.06.012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志码:A

    罗默提出技术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特征是发生知识溢出的根本原因,将知识作为独立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了知识溢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拉开了知识溢出研究领域的序幕。经过近30年的发展,知识溢出效应已经发展为涵盖企业、区域和国家等多层次,解释集聚、创新和经济等多维度的重要理论,成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经济学分支的重要概念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的深入,知识溢出效应再次被引起重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重新梳理知识溢出的研究现状有助于捕捉世界范围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已有的文献综述从不同角度对知识溢出研究进行阐述。Navaretti总结了由进口、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3种渠道带来的国际知识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Branstetter回顾了国际知识溢出实证研究方面的经典文献,在总结相关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概念性的研究框架,将溢出效应进行分类并分析了溢出效应的内在机理。赵勇等从知识溢出发生机制和知识溢出对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的角度总结已有文献,分析了知识溢出领域在方法和内容上的发展趋势。黄志启等首先从宏观层面总结了知识溢出对城市的生产力和城市发展规模的影响作用,涉及知识溢出与城市聚集经济、城市规模发展及产业发展;其次从微观层面研究了知识传播机制,知识溢出与网络、空间距离及研发之间的互动关系。段会娟梳理了已有的知识溢出的测度方法:技术流量法、成本函数法、生产函数法和文献追踪法,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忻萍萍从国外资本存量、R&D溢出的影响因素和R&D溢出的计量方法3个角度进行国际溢出文献的综述,着重分析制度与R&D溢出的关系研究。曾春媛从知识溢出的内涵出发,总结归纳知识溢出的主要测度方法,评价各种模型主要研究的问题、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第一,文献计量方法作为一种成熟的工具已被应用于技术创新、家族企业、科技人才和气候政策领域,但尚未有学者将此方法应用于在知识溢出领域。本文以区别于已有的知识溢出文献综述的角度,首次使用该方法定量分析了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现状和基本特征。第二,通过描绘引文编年图,反映了知识溢出研究的论文源流及发展的来龙去脉,首次探讨该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规律。第三,构建论文数量、论文质量和合作3个维度,通过与意大利和荷兰的对标分析,评价中国在知识溢出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对中国如何进一步发展该领域的研究提出建议。

    1 发展现状

    利用SCI-E和SSCI网络版数据库,采用检索条件TS=((knowledge or R&D or technology) and(spillover or overflow)),本文共检索出3 723篇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4年11月24日,检索时间范围为1984-2014年。

    1.1 时间和国家

    根据全球知识溢出研究的文献数量,可以将知识溢出研究大致分成如下3个阶段,如图1所示。

    1984-1990年是沉寂期。1984-1991年知识溢出领域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关注,1986年罗默首次明确提出了以知识生产为基础的知识溢出模型,但知识溢出效应并没有得到重视。

    1991-2001年是缓慢发展阶段。1992-2001年学术界对知识溢出的研究从数量上看不多,但已经有缓慢增长。随着90年代知识经济理论迅速发展,全球以美国微软公司为代表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本身具有的外部性作为重要属性之一开始受到重视。

    2002-2014年是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知识溢出领域文献呈现喷发式增长,随后以年均8.02%的速度保持稳定增长,2014年全球发表的文献总数量达到334篇。2001年全球经济衰退,贸易和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不足,经济学家认为知识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各国政府探寻知识溢出的愿望强烈,知识溢出效应在2002年开始被广泛研究。

    知识溢出效应研究涉及76个国家。产出最多的10个国家大部分位于欧洲,发文数量均在100篇以上,中国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平均每篇的被引次数最高,英国平均每篇的本地被引次数最高。中国平均每篇的被引次数和平均每篇的本地被引次数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说明中国在知识溢出领域发表的文章虽然数量可观,但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如表1所示。

    分析产出前五名国家的论文发表情况,发现:美国发表论文数量最多,起步最早,2013年美国知识溢出领域发表论文的数量是中国该领域发文数量的3倍;意大利、中国与德国、英国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2002-2014年中国发表论文数量年均增长率为11.6%,明显高于全球年均8.02%的增长率,如图2所示。

    1.2 高产作者、机构和期刊

    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共涉及6640位作者。分析前10名高产作者得到,知识溢出领域的高产作者主要来自英国,其次为美国,中国学者未入选。从被引次数上看,美国学者遥遥领先于英国学者,Audretsch DB和Acs ZJ二人的本地论文被引次数均在200次以上,全球被引次数远远高于其他学者,分别达到1054次和922次;从每篇平均本地被引频次上看,Gorg H和Acs ZJ最高,分别达到11.4和11.2。这说明英国和美国对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如表2所示。 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分布在全球2240个研究机构,分析全球前10名高产机构,发现:美国和英国各占30%,进一步说明美国和英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的本地被引次数远高于其他机构,说明该机构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最被同行认可。值得注意的是,NBER和Center For Economic And Policy Research(CEPR)属于科研机构,说明知识溢出效应已经受到多样化学术机构的关注与参与,这对推进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表3所示。

    知识溢出研究的高产期刊多属于经济、管理、科技、创新和生态领域,广泛分布在区域、产业和企业层面。影响因子高于1.0的期刊占70%,最高的两本期刊为Joumal Of Economic Geography和ResearchPolicy。从期刊的本地被引次数看,Research Policy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但International Joum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和Regional Studies的平均每篇本地被引次数高于Research Policy,如表4所示。

    1.3 高频词组和论文

    对标题和关键词的高频单词排序后,结合实际情况筛选、合并和归纳,总结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热点。技术和创新是知识溢出效应研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主题,分别出现597和422次;其次为生产率、经济和绩效;公司层面的研究相对饱满,其次为区域层面知识溢出效应研究,行业层面的研究相对缺乏。该结论与由高频论文分析得到的结论基本保持一致,如图3所示。

    被引用频次最高的10篇论文中,3篇发表在AmericanEconomic Review。从主题看,被引次数最高的两篇文献均探讨了知识溢出的空间效应,说明空间溢出是知识溢出效应研究最受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4篇论文涉及创新,说明知识溢出对创新的影响也是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关注的重点;2篇文献涉及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说明溢出接受方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也是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热点之一,如表5所示。

    1.4 合作情况

    按照合作论文数量的多少,分别对合作作者、合作机构和合作国家进行排序,具体观察各层面前10名的合作发表情况,发现:知识溢出领域的合作情况并不乐观,合作发表数量和合作作者数量均偏低,如表6、7、8所示。

    2 发展历程

    引文编年图反映了某个研究主题的论文源流及发展的来龙去脉,探讨该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规律。以圆的直径大小代表文献被引频次的多少,以带箭头的连线代表文献节点之间的引用关系,箭头指向的文献是被引用的文献,圈内数值是该文献在文献集合中的序号。

    本文选取本地被引频次最高的前30篇文献利用Histcite引文软件制作引文编年图,共有30个节点,连接数为28,被引频次最大值165,最小值41,如图4所示、表9所示。由图4知,知识溢出领域高频被引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并不紧密,知识溢出领域高频被引文献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研究方向:一是以“153-442-764-1042”为研究脉络,由人员流动带来的知识溢出的研究逐渐发展为社会网络知识溢出的研究;二是以“261-459-617-1378”为主线,将国际知识溢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作为研究的主题,由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的地理局限逐渐发展为研究技术溢出的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延伸到对产业链和供应链产出的影响的研究和不同溢出渠道获得的国际知识溢出对产出的影响的研究。

    3 中国地位

    选取意大利和荷兰作为对标对象,构建数量、质量和合作三项一级指标,如表10所示,以此对比中国与意大利、荷兰在知识溢出效应研究方面的差距。

    指标标准分的计算方法如下:采用归一化方法计算二级指标的标准分,相应二级指标的标准分之和即一级指标的得分:

    其中:Zik表示第i个国家的第k个一级指标,Xij代表第i个国家的第j个指标的原始取值,ZXij表示标准化后的Xji的取值,min Xj表示第j个指标的最小值,max Xj表示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

    从数量指标看,中国与荷兰相近,与意大利差距较大,说 明中国在知识溢出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的研究规模;从合作情况看,中国与意大利的情况较相似,荷兰的合作国家个数和合作论文数稍高于两国,这是因为荷兰的知识溢出高产期刊和高产科研机构较多,可以给学者们提供一个有利于合作交流的平台;从质量指标看,中国远远落后对标国家。

    具体来看,荷兰的合作情况优于意大利,意大利的发表数量和被引情况高于荷兰;而中国除作者数量和论文数量两项指标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远远落后意大利和荷兰,尤其是被引TOPlOO中几乎没有中国的作者、机构和论文,意大利和荷兰的本地被引总次数甚至是中国的两倍,说明中国在知识溢出领域的研究实力还有待提升,如图5、6所示。

    4 结论

    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经历了沉寂期、缓慢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美国和英国是该领域科研水平最高的国家;Research Policy是该领域最顶尖的期刊;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是该领域最高产的单位,也是合作最高产的单位;Audretsch David B(美国)是该领域最高产的作者,也是合作论文产出最多的作者;该领域平均合作发表量偏低,美国成为合作最高产的国家。研究热点集中在知识溢出与创新、技术、经济增长或公司绩效的关系、空间知识溢出、人才流动以及社会网络和FDI知识溢出效应。虽然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已具备一定的科研规模,但在合作和论文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同规模的意大利和荷兰。所以,本文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注重提升发表论文的质量,致力于发表一些高质量、高被引的文章;其次,培养一批长期从事此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中国在知识溢出领域的影响力;最后,创办一些与此领域相关的学术期刊,或促使相关期刊加强对知识溢出领域的关注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