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绿色新政风行全球
范文

    常 华

    绿色经济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绿色经济”一词源自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一书。皮尔斯认为,经济发展必须是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可以承受的,不会因盲目追求生产增长而造成社会分裂和生态危机,不会因为自然资源耗竭而使经济无法持续发展,主张从社会及其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

    人类文明自驶入工业化轨道之后,由于对物质生活无节制的追求,使得经济发展以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破坏为代价,致使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遭到极其严重的威胁;自然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作用,使得环境问题已被急迫地提到了国际经济社会的战略高度。

    1987年4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调查报告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来自世界各国的元首们在一起探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至此,如何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以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被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已被国际社会广泛地认同;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成为一种划时代的发展思想和崭新的发展观,于是作为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形态和形象体现的“绿色经济”成为全球化大趋势。

    关注和强化“绿色经济”,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实施赶超战略、努力后来居上的发展中大国,应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中卓有成效地汲取他国的经济教训,摒弃传统工业经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发挥后发优势,顺势以生态化、知识化和可持续化为目标,大力改造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严重的非持续性黑色经济,建立和完善生态化的经济发展体制,推动科学技术生态化、生产力生态化、国民经济体系生态化,使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成为一个绿色经济强国。

    绿色经济的涵义,模式与价值

    所谓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和知识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多维度、全方位认识绿色经济,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涵:

    绿色经济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准则,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绿色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能源以及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在绿色经济模式下,环保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被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发展绿色经济,Jacobs与Postel等人于1990年提出,在传统经济学三种生产基本要素——劳动、土地及人造资本之外,必须再加入一项社会组织资本(social and Organization capital,SOC),并将其它三项成本的定义略作修正:第一,人类资本(human capital):强调“人力”的健康、智识、技艺及动机(motivation)。第二,将土地成本扩充成为生态资本(ecological capital)或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第三,人造资本(man-made capital)保持不变,或称制造资本(manufactured capital)。绿色经济特别提出的社会组织资本(SOC),指的是地方小区、商业团体、工会乃至国家的法律、政治组织,到国际的环保条约(如海洋法、蒙特娄公约)等。他们认为,这些社会组织不止是单纯的个人的总合而已。无论哪一种层级的组织,都会衍生出其个别的习惯、规范、情操、传统、程序、记忆与文化,从而培养出相异的效率、活力、动机及创造力,投身于人类福祉的创造。

    绿色经济的产业范围很广,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服务业等。

    从国家治理角度而言,绿色经济是一个行政的表述,包含着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很多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有关的概念、行为、活动都把“绿色”作为一个形象的说法。由此可见,“绿色经济”包含着深层的社会意义与价值理念,它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实质:经济增长的本来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福利,是人本主义必然的逻辑,但是幸福、福利有短期和长期、局部和全局、持续和不可持续之分,为了短期利益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是与人本主义背道而驰的,也是与绿色经济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的。

    绿色经济与传统经济比较,前者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的产业模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绿色经济模式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大量占有和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地促进经济增长是其基本特征,认为自然环境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彼此不能兼容,环境问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必然要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绿色经济模式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所形成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它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基础,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导向,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符合生态系统规律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引导、推动、保障社会产业活动各个环节的绿色化,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污染。

    其次,绿色经济能够体现出自然环境的价值。传统经济系统坚持封闭性、独立性,认为只要系统本身不断扩大,经济就会得到永无止境的发展,不受其他任何条件的制约,导致全球环境危机的不断加剧。绿色经济系统坚持开放性和协调性,将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作为其经济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实行绿色先导原则,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抑或改善环境资源条件,并将自然环境代价与生产收益一并作为产业经济核算的依据,确认和表现出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的价值。事实上,经济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的消耗是并行的,在量化经济发展的各项收益指标时,环境消耗价值理应据实计算并从中扣除。

    再次,绿色经济的自然资源利用具有公平性。公平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性,失去公平性就等于失去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然而,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经济增长,是以自然资源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和污染为代价获得,仅仅满足了当

    代人或少数区域人的物质利益需求,忽略后代人或其他欠发达区域人的生存需要,是将子孙后代或全人类的环境资源用以满足少部分当代人物质上的奢侈,这是极端不公平的。绿色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自然环境的利用率和再生能力,理论上可以同时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的代际利益平衡和当代人之间的区域利益平衡。

    第四,绿色经济可以引导产业结构的优胜劣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是动态的,优胜劣汰是客观规律,正是基于产业结构的更新机制,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经济,可以引起工业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一是生产领域中,工业社会以最大化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生产方式将转变为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加重了生产者的环境保护责任;二是在流通领域内改革工业社会所奉行的自由贸易原则,实行附加环境保护的义务的自由贸易,控制和禁止污染源的转移三是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和推动绿色消费。这一系列的制度性变革,必然引起工业社会向绿色社会的回归,依据自然生态规律,建立起由不同生态系统所构成的绿色经济系统。

    应对经济危机,“绿色新政”风行全球

    2008年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爆发后,一些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计划,而这些经济发展计划都带有明显的“绿色经济”印记,如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了绿色新政计划日本政府出台了主打绿色牌的经济发展战略;韩国政府提出了低碳绿色增长战略。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克服金融危机、克服全球性经济衰退、增强国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选择,这也将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

    联合国呼吁各国领导人实施“绿色新政”

    今年4月,20国集团(G20)峰会在英国伦敦开幕之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表了一份题为《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的报告。该报告呼吁各国领导人实施绿色新政,将全球GDP的1%(大约7500亿美元)投入可再生能源等5个关键领域。这一数字只相当于目前全球经济刺激计划总额的1/4。

    报告分析指出,2008年全球经历了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再加上气候变化加剧、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水资源危机,使得全球面临多重危机的重压,严重影响了世界实现繁荣和完成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努力,并恶化了失业、社会经济动荡和贫困等威胁到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的、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

    报告指出,尽管导致这些危机的原因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都有一个共同点:对资本的错误分配和使用。在过去20年里,大部分资本涌入了房产、矿物燃料以及金融衍生资产,但很少有资金投入可再生能源、能效、公共交通、可持续农业以及土地和水资源保护领域。

    报告认为,一些国家的政府正在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恢复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而这些投资和支出有望恢复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然而,尚不清楚的是,危机过后的经济发展是否是可持续的,或者说,是否会成为一种复苏的、具有低能效、使用不可再生能源、高物耗、不可持续地利用生态环境和破坏气候等特点的“棕色经济”?

    报告强调指出,如果这些经济资源被投向那些发展不可持续的领域,世界将面临再度失衡的危险,也使目前困扰世界的多重危机存在继续发生的风险。

    UNEP倡议的全球绿色新政,其目的就是要在应对这些风险的同时,寻求一条有效而可持续地解决这些多重危机的道路,确保“后危机”时代的经济遵循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避免继续加重我们这个社会面临的两个最严重的危险:生态资源紧缺和气候不稳定。

    在实际操作层面,全球绿色新政提出投资五大领域,具体包括:1、提高新旧建筑的能效;2、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3、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发展高速列车、快速公交系统;4、对淡水、森林、土壤、珊瑚礁等地球生态基础设施进行投资;5、发展包括有机产品在内的可持续农业。

    实施全球绿色新政有三个目标:从短期来看,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保留和创造就业机会,保护弱势人群,从中期来看,降低对于碳的依赖,遏止生态系统退化,使经济走上一条清洁和稳定的发展之路;从中长期来看,促进可持续的、广泛的增长以及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到2025年消除极端贫困。

    从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最紧迫的就业问题看,发展绿色经济能够带来巨大贡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劳工组织近日共同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垒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正在改变投资和就业趋势,未来数十年中,与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效等领域相关的绿色经济将会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这份名为《绿色工作:迈向一个可持续的低碳世界中的体面工作》的报告,就全世界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将经济模式转向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认为全球与环境产品及服务相关的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每年1.37万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2.74万亿美元,而这一增长过程将会在清洁能源、交通运输、水供应、环境卫生与废物处理等领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仅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近年来就已经吸纳了230万人就业,预计到2030年,该领域的投资规模将达到6300亿美元,并至少新增2000万个就业机会。目前,清洁能源在美国已经成为第三大风险投资最多的领域,仅次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

    报告说,在农业领域,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及相关产业,可为1200万人创造就业机会,而在提高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投资仅在美国和欧洲就可创造200万至350万份工作,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将会更高。根据报告中的一项研究,全世界每年用于化石燃料的补贴高达3000亿美元,如果各国政府开始调整策略,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激励作用,将于今后10年内使5亿加入全球劳动力大军的年轻人受益。

    美国:奥巴马掀起“绿色经济复兴计划”

    2008年12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费城举行的美国州长协会集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当前美国经济面临严峻考验,他将和全美国的州长们一道合作制订一个“绿色经济复兴计划”,其中将包括花费大量的开支所营造的环保项目,旨在创造“绿领就业”以及节约能源。此次的“复兴计划”不仅将集中于短期的传统基础设施项目,还将包括长期的用来保护环境的措施。

    据了解,奥巴马政府此次提出的“绿色经济复兴计划”,将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岗位的短期政策与美国的持久繁荣结合起来。而将这一短期和长期目标结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即是以优先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

    内容的绿色能源战略。

    为实现能源战略的转型,美国政府明显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研发和应用的投资力度。在其经济复兴计划中,用于清洁能源的直接投资及鼓励清洁能源发展的减税政策涉及金额1000亿美元。在政府2010年财年预算中,美国政府计划通过碳排放交易机制,在未来10年内向污染企业征收6460亿美元,其中1500亿美元将投入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以推动美国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能源的依赖。

    根据计划,到2012年美国电力总量的10%将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5%。汽车业是美国的耗油大户,美国承诺为混合动力车和新燃料电池的开发提供24亿美元的资金,并为购买节能型汽车的消费者减税,力争到2015年使美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

    此外,美国政府日前宣布,将在5年内投资7.7亿美元在36个州的大学、国家实验室等成立46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3年内拨款4400万美元,促进核能技术的升级;拨款7.9亿美元,推动下一代生物燃料的发展。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表示,只有依靠技术突破和政府的巨额投资,才能使风能、太阳能和生物燃料变得廉价而便宜,清洁能源取代严重危害环境的石油和煤才能成为现实。

    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豪瑟等人认为,美国经济完全可以将环境友好与全球竞争力兼而得之。他们认为,世界走向绿色经济是大势所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的主要挑战。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密集型国家和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积极采取行动,可以改变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被动形象,重新树立美国在这一全球性问题上的主导权。同时,从国家安全角度看,把美国从对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过度依赖,转向无污染、美国国内就可大量获得的资源的利用,意义十分重大。

    更重要的是,发展清洁能源不仅不会损害美国经济的竞争力,反而将使美国成为绿色创新的中心,为美国带来巨大商机和丰厚回报。奥巴马总统最近表示,“美国要么继续做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要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技术出口国”。美国具有成为清洁能源技术出口大国的技术优势。美国拥有技术创新的传统,用研发和高等教育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来衡量,美国依然是世界创新投入的领导力量。美国二战后的历史表明,建立在创新科技支撑的实业基础上的经济繁荣,要比过去10年由金融创造催生的繁荣更加可持续,而且可以保证充分就业。据预测,美国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新能源,能够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

    欧盟:出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

    2009年3月9日,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宣布,欧盟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保持欧盟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欧盟所投入的这笔巨额款项全部用于环保项目以及与其相关的就业项目,其中540亿欧元将用于帮助欧盟成员国落实和执行欧盟的环保法规,280亿欧元将用于改善水质和提高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水平。

    欧盟委员会地区政策委员乌波娜在介绍这项支持“绿色经济”计划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支持绿色经济和环境保护符合欧盟地区政策所规定的实现可持续增长、创造就业和提高竞争力的目标,特别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困难形势下,这项计划将有助于创造长期的就业机会和振兴地区经济,履行欧盟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欧盟在2007年3月通过的一项能源战略计划中,承诺到202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20%,到2020年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消耗量减少20%。

    英国;力推“绿色汽车”

    在经济陷入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艰难时期后,英国将发展环保和可持续性能源利用作为重振经济的突破口。今年4月底,英国首相布朗推出正式“绿色复苏”计划,该计划将在未来5年内在绿色产业领域为英国人提供40万个新就业机会。而这一计划的核心就是在英国发展和普及电动车,并挑选两三个城市打造为只使用电动车的纯绿色城市。英国政府日前还出台了绿色商务车采购方案,将推动低排放汽车在公共部门示范使用;政府还考虑对拥有清洁能源车的车主进行补贴,如果车主放弃污染性强的旧车而购买清洁能源车,政府可给予2000英镑补贴。除了汽车业外,英国即将出台的振兴“绿色产业”措施中还包括放宽有关建筑规划的规定,允许建造更多风力农场以保证英国实现在2020年前令再生能源的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15%的目标。

    英国媒体普遍认为,在金融业遭受重击后,政府把未来经济复苏的希望寄托在低碳经济领域。英国《经济学家》称,布朗的计划可和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代美国罗斯福政府的救市政策相比拟。美国人因为“罗斯福新政”而走出经济阴霾,布朗带给英国人的则是一场“绿色新政”。两者核心都反映出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要点,即寻求新市场刺激。

    韩国:内外同步,“推动绿色新政”

    金融危机发生后,致力于绿色经济更成为韩国的救命稻草。韩国政府今年年初宣布,把包括“四大江河整治”等36个建设能源、环境改善项目命名为“绿色新政”(低碳绿色项目),从今年到2012年将注入50万亿韩元,创造96万个就业机会。

    此外,韩国政府还不断在海外寻求合作,相继同新西兰、印尼、泰国等国达成绿色合作协议。今年3月31日,韩英首脑会谈中,两国决定深化在气候变化和低碳绿色增长方面的合作。在G20峰会上,李明博也力主绿色话题,称“绿色产业是韩国重要的新增长动力”。

    日本:振兴经济主打“绿色牌”

    应对金融危机,日本政府及执政党于今年4月份,推出了名为“经济危机对策”的新经济刺激计划。通过该计划,日本预计2009年度GDP将增长2%,并在2009年度创造出40万-50万个就业岗位。为此,2009年度补充预算案的财政支出将达15.4万亿日元(约合1万亿元人民币),项目规模达56.8万亿日元,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经济新闻》称,新的追加经济政策将再支出15.4万亿日元,重点之一就是主打绿色牌,以促进未来经济增长。为推进低碳革命,政府将向住宅和办公场合设置太阳能光板提供补贴。同时为推进公立中小学校设置太阳能光板,政府将进行大幅度的预算分配。对购置新车时购买环保型汽车提供10万日元援助。如果购买新型环保汽车,获得补贴更多。同时,政府将致力于普及清洁家电。在购买空调、冰箱等节能家电时按照价格的5%返还现金。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研究员峰义清称,该计划近期有利于环保产品的销售。从中长期看,将使日本最为擅长的太阳能产业得到强

    化。该计划的实施将使日本国内经济在今年后半段出现恢复征兆。

    此外,4月20日,日本环境大臣齐藤铁夫公布了名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目的是通过实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强化日本“绿色经济”。据日本《每日新闻》4月21日报道,这份政策草案除要求采取环境、能源措施刺激经济外,还提出了实现低碳社会、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等中长期方针,其主要内容涉及社会资本、消费、投资、技术革新等方面。此外,政策草案还提议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和征收环境税等。据报道,这份政策草案如能获得通过并实施,将使日本环境领域的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70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98日元)增加到2020年的120万亿日元,相关就业岗位也将大大增加。

    综上,选择“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绿色新政”,既是应对和化解当前危机的必要举措,也将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绿色经济为中国带来巨大商机

    我国政府的“绿色新政”之路

    我国经济目前正面临两个重要背景:其一,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必然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全球性的产业革命已经引爆,中国必须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其二,中国经济自身正迎来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化解经济增长中的深层矛盾、跃升新的台阶,增强发展后劲。面对这两个重要背景,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绿色经济为突破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在新的一轮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成为必然之路。

    那么,中国的“绿色新政”是什么呢?其实,以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标志,中国的发展已经烙上“绿色”标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发展观的总纲,落实这个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达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和谐社会。从资源环境角度来看,中国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从创新性原则出发,中国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这些本质上就是绿色新政的体现。

    事实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成为“绿色新政”的主要践行者。我国政府2008年年底公布的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有3400亿元人民币用于绿色项目。2009年,我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确定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策略,特别针对经济活动中资源能源消耗高和污染物排放量大、资源利用效率低和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等问题,实施了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等行动。今年,中央以贷款贴息为主的方式,安排了200亿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对六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其中新能源产业占据其二:发展新能源汽车,支持节能、环保、安全等关键技术开发;大力发展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及核电关键设备、关键组件等。除了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财政补贴外,财政部日前发布《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申报指南》,明确将对三类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进行补贴。

    今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节能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快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克强说,发展绿色产业,是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的一大趋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是当前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长远之计。针对节能减排面临的新形势,李克强指出,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要继续抓好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快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既重视节能环保产品生产和设备制造,又重视节能环保的管理服务,用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抓紧健全鼓励节能环保的政策,创新体制机制,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加以引导,逐步构建绿色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高效发展。

    全球巨头看好中国绿色能源新商机

    温家宝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开幕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到,中国愿意继续同亚洲国家一道,通过进行“绿色”合作,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张引发与会人士对中国绿色能源市场发展的密切关注,全球业界看好中国绿色产业新商机。

    尽管金融危机阴霾未消,但环境恶化、气候变暖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危机为人类重新思考发展模式、修复遭到破坏的自然生态提供了契机。温家宝总理在演讲中强调:“积极有效地协调政策和行动,加强亚洲国家在节能环保、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培育亚洲经济新的增长点。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深化对话与交流,积极开展务实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温总理的主旨发言引发了全球各国政府以及企业的关注,他们纷纷对中国绿色能源市场发展前景表现出浓厚兴趣和强烈信心。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表示,许多包括医药、科技、制造的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

    沃尔沃集团高级副总裁潘伟博表示,将不断加大在绿色环保技术领域的投入,“混合动力会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酶制剂和微生物领域产品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丹麦诺维信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斯阁对生物燃料行业前景非常看好。他表示,生物燃料行业在中国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麦肯锡首次公布的中国第二代生物燃料的成本研究的报告显示,“通过新技术将农业废料物转化为酒精燃料,到2020年中国可以减少3100万吨的汽油消费,减排近9000万吨的二氧化碳。”

    韩国的知名能源化工企业SK集团表示,SK在发展能源和化工的过程中,一直注重绿色理念,并向合作公司转让环境经营和清洁生产技术,同时致力于开展供应网环境管理项目,把原有的炼油产业结构升级为更加环境友好型的结构。SK能源社长具滋荣预测,在2030年80%能源都是来自碳能源。

    从长远来看,能源价格的抬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为了应对能源价格的高企,国内外相关企业都在开发新型环保能源技术,希望从长远角度着力环保发展。而今这些全球巨头们已经看到了中国绿色产业未来的无限商机。

    联合证券研究员王爽分析指出,我国政府从财政或价格政策上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将推动这一产业从初创期向成长期快速发展,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投资机会。这些机会不仅在单个行业本身,更多的是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而技术创新将成为重要的投资领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