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CDIO教学改革研究 |
范文 | 穆炜炜 黄银秀
[摘 要]“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素养,在社会变迁和转型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观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出发点。CDIO模式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契合核心素养时代性、综合性、情境性的特点。通过CDIO教育理念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计,将核心素养培养纳入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提高核心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匹配程度,探索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职业教育;CDIO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4.098 [中图分类号]TB-4;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4-0-03 0 ? ? 引 言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观是我国当前深化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和18个基本要点。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核心素养培养向各教育阶段和教育类型转化,关键是明确和创新培养核心素养的手段和方法。“CDIO”作为一种工程教育模式,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实践、理论课程之间有机知识关联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以主动的方式学习。我国从2005年起將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工程教育改革,从最初的本科工程教育改革延伸至高职院校,由专业教学改革渗透至具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在新时期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本出发点,将CDIO理念应用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是对职业教育核心素养培养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性研究。 1 ? ? 核心素养内涵与CDIO理念的契合性 长久以来,职业教育往往重“器”不重“道”,重视职业性而忽略育人性,注重就业率而忽视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职业环境正悄然发生变化,智能化、精密化的机器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操作技能性工作,基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个性操作以及基于艺术与技能传承的技艺操作受到青睐。企业倾向具有技术技能、职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劳动者,职业教育由就业教育向生涯教育转变。 1.1 ? 职业教育核心素养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既有高等教育的育人共性,又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包括特定职业所需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适应能力,即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可迁移性素养,主要包括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理性思维、主动性、创新和学习能力等。一些学者也对职业教育的核心素养构成进行了讨论。例如,有学者将核心素养分为创新能力、自我竞争能力、再学习能力等;有学者将核心素养分为使用工具的能力、社会交互能力、自主行动能力等。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 1.2 ? 从CDIO大纲看职业教育对核心素养的培养 CDIO教学大纲的第一层内容与关系(如图1)反映了人才培养的4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技术知识和推理,包括基础科学知识、高级工程基础知识和核心工程基础知识;二是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包括个人能力和态度、专业能力、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系统思维、实验与知识发现能力;三是人际团队能力,包括交流、沟通和协作能力;四是在企业和社会背景下,以前3个方面的能力为基础,构思、设计、实现及运作能力,即能够创建并运行产品、过程和系统。核心素养包括技术知识因素,但绝对不是简单叠加,只有使知识和技能回归个人、团体、企业和社会的具体情境中去探究实践,核心素养才能形成和发展。从这个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3 ? CDIO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借鉴性 CDIO模式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已经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虽然高等工程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隶属于不同的教育类型,但二者具有同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秉承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二是遵循情境化作为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三是教学过程提倡理论应用实践,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四是在培养模式上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为主流;五是师资队伍建设都以“双师型”教师作为关键。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借鉴CDIO的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4 ? CDIO教学模式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可行性 CDIO理念上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融合技术知识能力、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于人才培养过程,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此外,CDIO模式还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以及全面的实施指导、实施过程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可操作性强。CDIO模式面向社会和行业定制知识能力培养目标,设置达到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再根据课程特点和定位将知识能力培养分解到每一门课程,从而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由学科课程落实到课堂,实现核心素养到课程标准的转换和过渡。 2 ? ? 核心素养观下CDIO教学模式的构建 学科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无论何种改革,核心问题依然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重点问题仍是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也是构建CDIO教学模式的主要任务。 2.1 ? 重塑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社会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是社会需求。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流通、营销等环节不断与信息技术高度整合,所需技能也向高精尖、融合型方向发展。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大多建立在学科体系之上,并针对某一技术技能根据专业进行划分,并没有广泛覆盖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在培养核心素养的总目标下,职业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打破学科体系的壁垒,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按照CDIO教学理念围绕核心素养按照专业目标、行业与企业岗位需求进行系统课程设计,既要避免不必要的交叉与重复,又不能脱离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按照专业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梯度、分难度进行组织,将真实项目拆分或集成分布在课程体系的各个阶段,课程资源和课程内容进行统一安排,整合能力和项目要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渗透于课程体系之中,特别是要融合现代制造产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课程。 2.2 ? 细化核心素养,对接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是跨学科能力,无论文化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不能凭一己之力完成核心素养培养。根据专业领域及目标,把核心素养转换成具体学科课程的核心素养更具操作性。一是将核心素养进行细化,与每门课程进行对接,不同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侧重点不同。二是将核心素养与学科专业融合对接课程知识点,由抽象到具体进行转换。为了将核心素养贴近课程,首先,制定CDIO大纲,理顺本专业学生所需要的素养,将具体的素养落实到课程教学目标中去,教师要对学习哪些知识点、培养何种素养做到心中有数。其次,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由真实的项目任务开展教学,引导学生由知识学习到能力提升转变。 2.3 ? 深度工学结合,推进课程教学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行业企業所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只有课堂学习和企业实践相结合才能确保所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核心素养培养具有情境性和养成性,不能依靠某一个教学环节或某一门课程生成。传统的以顶岗实习为主要方式的工学结合存在专业对口率低、工作学习脱钩、以工带学等诸多问题,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任何一种教育类型、课程体系始终处于核心地位。CDIO的主旨是在工作情境中,向学生一边传授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一边通过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促使其实践综合能力发展,这里所指的工作情境既有真实环境也有虚拟仿真或模拟环境。在CDIO理念下,课程与工作岗位相结合、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全方位的工学结合更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规律。 3 ? ? 核心素养观下CDIO教学模式的反思 3.1 ? 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重点 面对工业产品从批量规模化生产向个性化、小众化转变的趋势,设计和创造能力、跨学科知识将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决定因素。2011年,第七届国际CDIO教学研讨会发布了新版CDIO教学大纲,从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上看,更加强调分析、思维和学习能力。传统的职业教育形式和方法是理论上的讲授式教学和实践上的教师演示的技能训练法,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被动接受是主要特征。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基于真实的工作情境采用项目和问题式学习,根据不同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构思、设计、实现及运作完整的实践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讨,增加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多层次、多角度地强化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2 ? 现代学徒制的推进与支持是保障 纵观职业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现代学徒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无不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部于2014年、2018年先后下发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意见和通知,足见其重要性。培养CDIO教学模式实质上是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一种课程改革实施路径。职业院校要选择具备条件的合作企业,并和企业一起组建教师团队,根据岗位需求制订和完善渗透核心素养在内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评价体系。CDIO教学模式不是传统的项目式教学,只有站在专业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才能发挥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实施CDIO教学模式需要加强3个方面的条件保障:一是企业化的实训环境;二是真实可行的工作项目;三是融入企业化的多元评价标准。 4 ? ? 结 语 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素养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目标转型的重心仍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基础在于渗透核心素养观的课程改革。CDIO教学模式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出发,以培养具有实践创新、协作参与、职业发展潜力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高等职业教育开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J].教育策略与评价,2016(9). [2]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程教育究.2012(3). [3]宋晶.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诉求、价值与培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9(6). [4]翁幼珍.CDIO战略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5). [5]唐锡海,王忠昌.高等工程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同质性[J].职业技术教育,2014(7). [6]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 [7]邓海燕.CDIO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研究[J].中国市场,2015(49). [8]杜灿谊.“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8(18). [9]胡兴志,丁飞己,王纪坤.从CDIO教学大纲变动看CDIO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 [10]顾怀平.现代学徒制背景下CDIO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及现实意义[J].江苏教育研究,2016(6). [11]厉丽玉,徐晓燕.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竞技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