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分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收费系统与教务系统的数据交互 |
范文 | 魏建云
[摘? ? 要] 为了全面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逐步推行了学分制教育模式。在学分制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分学费根据所选课程的学分总数计算得出,学生的学分学费没有了统一标准。在学分制教育模式下,如果收费工作不进行相应的改革,则很难完成学费的收取工作。为了能准确及时地让学生缴纳学费,文章提出了高校学生收费系统与教务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案,以期为学分制教育模式改革后的收费工作提供一个高效、准确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 学分制;收费系统;教务系统;数据交互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7. 036 [中图分类号] F232;G475?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17- 0079- 02 1? ? ? 引? ? 言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满足广大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近几年各大高校积极推进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采取了学分制这一教育模式。学分制是与传统学年制相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传统学年制是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则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取得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而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兴事物。与传统学年制相比,学分制具有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察的变通性及培养过程的指导性等诸多优点,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個性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培养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复合型人才,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2? ? ? 学分制收费改革 高校的收费模式与教学模式息息相关,学分制的改革也必将促进高校收费模式的改革。 2.1? ?学年制收费 在传统学年制模式下,收费按学年进行,高校每学年收取一次学费、住宿费等。在每学年开学初,收费科工作人员按学生所学专业来生成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等,并主要依赖于银行批扣这一方式来收取学生的各种应收费用。对于欠费的学生,则主要依赖于辅导员、班主任等来催缴,甚至要老师直接与家长联系来催缴学费。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缴费状态,高校收费率很难提高,收费工作人员、辅导员老师等为了提高收费率可谓绞尽脑汁,同时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高校亟需改革学生收费模式。 2.2? ?学分制收费 在传统学年制下,学校每年只是给学生一个学费的总数,不管学生选多少课,均缴纳统一标准的学年学费,提前毕业的学生照样缴纳学费等。实行学分制教学模式后,传统的按学年、按统一标准的收费模式不再适合。为了收费更透明、规范,学费也改为以学分为基础进行收费,我们定义为学分制收费。学分制收费,是指按专业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计收学费的收费管理模式。专业注册学费由学校按有关规定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平均培养成本、学生需求情况及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并报有关部门核准后执行。专业注册学费按学年计收。学分学费则按学期以学生实际修读课程的学分数为基础来收取,计算公式如下: 学分学费=应收学分×每学分的收费标准? ? (公式1) 假设每学分的收费标准为100元,下面举例说明学分学费的计算方法: 例如A学生在本学期共选修课程为30学分,其中减免2学分,无抵顶,则应收学分为30-2=28,那么A学生本学期应交学分学费为28×100=2 800元。 B学生在本学期共选修课程为32学分,无减免,无抵顶,则应收学分为32,那么B学生本学期应交学分学费为32×100=3 200元。 由此可见,在学分制教育模式下,每个学生每学期的学分数都不尽相同,改为按学分收费则更透明、更规范、更公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经济情况等综合考虑来选修适合自己的课程。 3? ? ? 学分制收费要实现的功能 学分制收费是以学生选修的学分为基础进行收费的,这就对收费系统和教务系统的数据交互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务系统要将学生的最终应收学分计算出来,并推送给收费系统。同时其他涉及学分变动的情况,比如学生休学、退学等,也应将最终应收学分计算并推送给收费系统。收费系统也可以将学生的缴费、欠费等情况推送给教务系统。收费系统和教务系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实现相应的功能,具体如下。 3.1? ?学分学费的实时准确的收取 教务系统在选课结束后,根据学生的选修学分、减免学分、抵顶学分、退课学分等,计算出学生应收费学分总数推送给收费系统。收费系统根据公式1计算并生成学生的学分学费应收款,学生可以通过高校已开通的缴费方式,如统一支付平台、微信、支付宝等方式来自主缴纳学分学费。 3.2? ?提高学费缴费率 现在高校普遍存在收费难、学生欠费率高的情况,学生从家长手里拿到钱后,不是先缴纳学费,而是优先进行各种消费,最后导致无钱缴纳学费。等到学期末辅导员老师催款时,家长表示学费已经给学生了,为什么还要再次缴纳?这无形中增加了家校之间的矛盾,而高校学生数量众多,不能保证做到跟每个学生家长都及时的沟通。 为了减少家校的矛盾,也为了保证学费能及时足额地收缴上来,高校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的缴纳学费。如高校可以规定学生不缴费不能选课,或者有欠款不能选课。根据高校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收费系统和教务系统的具体数据交互细节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分别就这两种情况,进行具体说明。 (1)不缴费不选课 按学分制收费后,学费分为专业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如果学生不缴本学年专业注册学费,则学生不能选课。这样专业注册学费可以在选课之前收取。 (2)有欠款不能选课 高校也可以根据学生往年学费欠费来控制学生选课。比如上一学期或者上一学年或者往学年都包含在内。假如学生往年存在欠费,就控制学生不能选本学期课程。 3.3? ?学生休学、退学等的处理 在学年制模式下,学生发生休学、退学、复学等情况,需要按每学年10个月来计算学生的应退和应收款。而在学分制下,这一计算方式不再适用。例如:学生A在第8周退学,可能会存在课程1已修完,而课程2可能刚进行到1/2,而其他的课程进度可能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一种更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计算学生的应退、应收款项。如按每门课程的已修读周数和总周数的比例,来计算每门课程的应收学分,并将所有课程的应收学分相加。 例如:假设学生A在第8周退学,共修读4门课程,每学分收费标准为100元,具体见表1。 具体计算如下:课程1学分=2×1.0=2学分,课程2学分=3×(8-3+1)/(18-3+1)=1.125学分,课程3学分=4×8/18=1.78學分, 课程4学分=4×8/18=1.78学分 则学生A退学时应收学分学费=(0.2+1.125+1.78+1.78)×100=489元。 教务系统按照这一规则计算出休学、退学学生的应收学分数,收费系统接收到这一学分数后,按照公式1计算并生成学生的应收、应退学分学费。 3.4? ?学期末的实时结算 实行学分制后,每学期末都需要根据学生这一学期的实际修读情况,进行最终结算,结算后学生的学分学费不能再更改。收费系统需要提供这样的功能,某学期进行结算后,则本学期的学分学费只能查看,不能更改,防止人为误操作。 3.5? ?辅修学位的学费收取 高校开设的双学位、第二学位等辅修学位,也适应形势的发展,改为按学分来收费。这些辅修学位的应收学分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传输给收费系统,收费系统接收到数据后相应的生成辅修学费。 4? ? ? 数据交互的具体流程 学生通过财务提供的各种缴费方式自主缴费后,收费系统根据学生缴费情况按高校制定的欠费规则生成缴费白名单,并将白名单推送给教务系统。在选课阶段,学生进行选课时,教务系统会判断该学生是否在白名单内,如果没有则不能进行选课,并提示学生必须缴完费后才能选课。而学生缴完费后,收费系统需要将该学生实时的放入白名单中,以免影响学生选课。 5? ? ? 结? ? 论 通过学分制收费平台,打通了财务和教务的数据交互,为解决学校收费难、收费被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将学生缴费由被动变主动,同时也可以将收费人员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使收费人员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理上,使收费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通过本校近一年的试用,本方案可行性比较高,不过也存在缺点。目前系统实现的功能还较为单一,以后需要逐步完善其他功能,如对学生其他异动情况的处理,如保留学籍、复学、转专业等,每年新入校学生数据的直接接收等。实现这些功能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只要我们一直努力,最终一定会实现教务和收费之间的数据传递零手工、零纸质,提高收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6? ? ?展? ? 望 通过与教务系统的交互的试用,我们看到了收费系统与其他学生系统之间接口的可行性。下一步,可以慢慢打通收费系统与住宿、迎新、学工等系统的接口,实现更高级别、更全面的信息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意见(鲁教高字[2003]9号)[Z]. [2]王娜. 高校财务内部数据共享问题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6,27(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