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兼谈反战反英雄主义叙事与制作技术革新 |
范文 | 殷艳芳 提到应用3D效果和电脑特效,不得不提到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票房口碑双丰收的《阿凡达》,这部电影在技术上的革新为近年来诸多电影的制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也推进了整个电影艺术的再创作。相对而言,视觉效果较弱的剧情片和文艺片吸引力确实不够强烈。作为在电影艺术上取得了令人敬佩成就的华裔导演,李安继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勇于创新拍摄技术,应用3D/4K/120帧技术制作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但是,前者采用最新的电影制作技术收获好评一片,后者作为写实的剧情片却在应用最新拍摄技术和电影内容上遭到了许多的非议。这部伊拉克战争背景下,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的少年的成长之路,反映美国虚伪英雄主义的电影,因为技术革新带来的全新观影感受吸引了太多的目光,而忽略了电影本身的故事内容和社会含义。本文试图从第一人称的思维意识流叙事讲述少年的自我蜕变与成长,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反战反英雄主义剧情片以及3D/4K/120帧的技术在电影中的完美体现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探讨这部电影如何以个人视角的成长经历映射社会英雄主义现状以及如何将电影技术的革新更好的与电影本身进行融合。 一、 第一人称的意识流叙事讲述少年的自我蜕变 讲述少年人成长的电影不在少数,讲述战争的电影也不在少数,但在和平年代下一个19岁少年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经历与成长却充满了独特性,更具独特性的是这部带有反战主义的作品,并没有将大部分的场面放在对战争的描述上,而是通过战争对一个人的影响来进行展示,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少年的成长史。 因为一段伊拉克战争中救助班长视频的曝光,林恩意外成为了“英雄”,为安葬殉职的班长,林恩和B班的战友返回美国一天。如果说在战场的辛苦训练和与敌人的贴身肉搏带来了心境上的改变,林恩在短暂地以英雄身份回归之后感受更多的是不同人对自己的复杂情感和对战争的态度。这里面有唯利是图的经纪人,有真心关爱但并不理解他的家人,有对英雄和战争看法肤浅的民众,复杂的信息与情感对林恩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这对一个经历了残酷战争的年轻人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历炼,也是成长路上必须越过的荆棘丛。当理解了班长那句“你只需要成为一个更加难以超越的自己”中包含的真正含义时,林恩摒除了一切别人的看法,终于带着决心返回了战场。有时我们并不能很快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顺利对自己的影响,甚至会混淆自己,但当我们回首之后才发现内心已经强大了起来。 这部电影中故事的展开,全部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为了展现原著小说细腻丰富的内心活动和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角色的主观看法,故事在按时间顺序进行展开的同时采用了闪回的方式,将过去与现在通过对应的点连接。比如,在听到礼炮的同时转回到战场上枪炮声,在现实与回忆对比中,展现了林恩的成长之路和心理活动,十分自然、连贯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感情。 大部分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并不能感受战争的残酷,这种残酷远不是对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影响,而是对人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不论林恩是为什么走向战场,又是因为什么成为人们眼中的英雄,他还是一个只有19岁的孩子,他甚至比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还要年轻。但在经历周围人的想法之后,不论是美丽的姑娘还是善良的家人,林恩终于明白,自己不会因为周围人的看法而成为他们想象中的英雄,也不是出于多么崇高的爱国情怀而返回战场,而是一种自我坚守和信守承诺的精神。 生活在群体里,有时难免会被周围的环境而迷失,带着这种短暂的茫然,在经历风雨之后,再从那些过往里看今天的人和事,就会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完成自我的成长与蜕变。这是一部展现少年成长史的电影,不论社会环境和成长背景是否相同,这种迷茫中伴随苦痛的成长之路是相似的,而第一视角下少年丰富真实的心理活动和细腻的情感表现引起了感情上的共鸣,让观众通过光影里的人生体会自己的生活,得到启发,这就是电影的美好与意义所在。 二、 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反战反英雄主义叙事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作为一部反战战争片,并没有用大篇幅的战场描述来讲述战争的残酷,而是将关于战争的反思体现在民众和掌权者的态度上。战争除了带给参与战争的士兵身体上的伤害,更残忍的是国家并不尊重这牺牲,民众也不关注战争的真相,而只是单纯地追求一个“英雄”的形象,这种对战争肤浅的理解和对虚伪的英雄主义的追求是对在战争遭受痛苦的战士最大的伤害和不尊重,就像林恩说:“你会觉得这件事情很荒谬,当有人称赞你这一生中最悲惨的一天。”对于林恩来说,营救是应该做的事情,况且这还是一次失败的营救活动,班长并没有获救,还是死在了自己的面前,对于一个士兵来说这并不是值得被称赞的事情,但由于政客对于舆论的需求,林恩就成为了人们眼中的“英雄”,人们只是用这个标签去认识他们,就连心仪的女孩也是带着这种英雄的标签去定义他,当比利对她深情告白说:“我差点就带你跑掉了”,女孩却说:“你当然要回去,你是英雄啊。”这种对“英雄”的理解是那么强硬而不考虑一个人的真实感受,“英雄”能带来认同战争的舆论导向和爱国主义的情感需求,但“英雄”本人却不能认同这一点,这就是虚伪的英雄主义和战争的真相,是这部电影真正想表达的反战思想。 在美国市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不论是在口碑还是在票房上都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相差甚远,侧面表现出了这部电影并不是美国主流文化背景下的电影。李安作为一位美籍华裔导演,不论是同性题材的《断背山》,还是中国武侠文化的《卧虎藏龙》,对于文化及其内在精神都领会得十分精准,能很好地做到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对于战争电影以及反战主义的解读,导演在很大程度上也做到了中立、客观的态度。民族主义和社会观点并不会因为一部电影而产生改变,只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这部电影,通过一个年轻士兵的眼睛,真正地去了解战争对于军人和人民的真正含义。战争永远是残酷的,不论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战士,在战争中流离颠沛的异国民众,还是被虚伪的英雄主义迷惑了双眼的群众来说,都十分的不公平。李安导演选择在2016年11月上映这部电影同样也是呼吁美國民众关注伤残士兵,所以这部反战反英雄主义的电影虽然争议颇多,但充满了现实意义。 三、 3D/4K/120帧的技术在电影中的体现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不仅是李安的回归之作,也是电影拍摄技术上的革新,关于3D/4K/120帧拍摄技术讨论甚至盖过了电影本身,争议颇多,但新技术确实带来了电影制作技术的进步和全新的观影感受。首先,120帧和传统的24帧电影相比能更好地把控大场面和运动镜头,不论是运动环摄还是纵度深的画面都不会产生模糊感,更加快速的播放帧数和高度捕捉的能力让画面更加流畅,在几场大场面的戏中体现得很明显。比如,林恩和队友在伊拉克的战场上的枪斗画面,观众甚至可以感受子弹打在土墙上的灰尘,墓地的画面拍摄清晰与充实,而在中场秀的戏中,纵深度和横向度很大,物体的质感和光线和色彩都很真实,色彩丰富的烟火秀和动态的歌舞表演都更加立体,3D效果也在这种技术的加持下显示出了更加自然真实的效果,画面的呈现更加贴近人眼观察世界的感官体验,让观众能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沉浸感强烈。其次,在中近景的表演中,演员的台词、动作、神态等表露情感与推动情节的过程更加细腻,情绪的感染力更加强烈,丰富的信息让观众更能体会人物情感,关注情节的发展。 有人认为,技术在一部剧情片做到这样的画面展示有一些大材小用,但作为第一人称视角的电影作品,所有的情节连贯点都是林恩的主观看法,如果不能让观众进入情节,就不能感受角色的感情和心理活动,用电影的内容情节抓住观众的视线,技术只是辅助手段,真正感动观众的还是故事本身,就像阿凡达的高评价是因为其高超的画面美感和瑰丽的想象,而不是单纯地3D技术。关于观影感受,电影的魅力在于能让不同的人进入到相同的故事里,在现实或者虚构的世界里体会人生,得到启发,这也是电影艺术对于观众的意义,不是单纯的技术能做到的。 3D/4K/120帧与延续一百多年的24帧来说确实太过清晰,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增加了感染力和表现力,习惯可以改变,技术的革新是不可阻挡的。电影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在技术上为其注入新的活力绝对没有任何错误,这并不代表着将来所有的电影都会采用一样的拍摄技术进行制作,但不论是对3D效果的进一步更加真实自然地表现,还是对后续的其他类型的电影尤其是剧情片和文艺片的技术启发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而且,3D/4K/120电影画面不仅要求更高的拍摄技术,同时对导演和演员的画面掌控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部剧情片完美的融合了技术与内容。不论超清画面的展现是否能更好地展现电影情节,都是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增添生命力的过程,对于电影的制作与题材的展现是有利的尝试。 结语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用林恩的视角,展示了一个经过战争洗礼的少年对人生更加深刻自主的认知以及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自我成长,同时这种在战中的成长让人反思战争和爱国主义的实质。虽然电影在新技术的革新和全新的视觉体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与讨论,但技术上的大胆尝试不仅增加了电影本身的视觉效果,也为其他类型的电影如何做到增强代入感和更豐富的表达电影内容提供了思路。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