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当下中国青春电影创作的价值走向 |
范文 | 刘云飞+卢伟 青春片无疑是近年来华语电影市场上最值得关注的类型,从2009年的《非常完美》到2010年“11度青春”系列中的《老男孩》,以及2011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和《失恋33天》,尤其是2013年的《致青春》《小时代1》《小时代2》《中国合伙人》,2014年的《后会无期》《分手大师》《小时代3》《同桌的你》,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小时代4》《何以笙箫默》,每一部影片都能引发社会性话题,进而引发观众非理性的观影热潮。这些影片都以不俗的票房成绩证明了自身的存在价值,也证明了中国大陆电影市场在这一题材创作上的长期贫瘠以及观众对这一题材饥饿般的需求现状。与票房神话相伴随的,还有热度不减的争议性话语,这也透视了中国大陆青春片创作的不成熟以及存在的问题。观众的观影心理与电影的文化消费取向息息相关,因此,解读青春片的价值观,了解年轻观众的认同心理及审美趣味,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华语电影的叙事逻辑与观众市场分流,从而提升华语电影的品质与竞争力。 一、 消费至上,宣扬单一的金钱观 青春片系列中最耀眼的无疑是由郭敬明自编自导的《小时代》系列。相比原著,电影《小时代》在对情节、人物性格删繁就简后,仅保留了原著简单的人物关系,将四姐妹的成长史变成了一群俊男靓女的时装秀,将“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变成了一场少男少女的幼稚而浮华的春梦。《小时代》仿佛是大陆电影市场的一块试金石,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力量试探着观众的观影心理与审美趣味。相比电影本身,似乎观影后的吐槽更精彩,更让人回味无穷。有的评论者甚至认为《小时代》是“配音版PPT而非电影”。慢镜头特写、柔光、环摇等MV的影像风格将该片包装成了一个幻梦感的商业广告,有形式却没有内容,有明星却没有角色。在诸多的批评声中,“拜金价值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许多批评者认为该片对物质与消费的推崇会给年轻人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扭曲年轻人的价值观。“在一个极力缩小巨大贫富差距、遏制中下层阶级暴发户层出不穷的国家,这部电影触及到深藏于中国社会价值观下的敏感神经”。[1]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小时代的成功就是郭敬明本人的成功,导演是这部电影最明显的品牌植入与最大的卖点。郭敬明将个人的成功哲学与对物质的态度借片中人物之口直白地道出,这种毫不节制的态度激怒了众人。 虽然《小时代》的弊病比比皆是,但它的商业成功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小时代》四部曲累计票房已超过17亿元,距离20亿元的总预计并不遥远。它成功的秘诀之一是编导郭敬明对于目标受众与电影市场需求的把握。电影营销专家王大勇曾说道:“现在的影片没有绝对好坏之分,只有是否接近观众之分,和观众心理接近性越大,越能吸引观众。”[2]以15-25岁的年轻人为目标受众的《小时代》是在摄制、营销等等各个环节都与粉丝保持着亲密的互动,想方设法靠近、拉拢观众,可谓做到了与观众零距离的接触。“年轻人爱‘玩什么,《小时代》就做什么;年轻人在哪里,《小时代》就在哪里。”[3] 《小时代》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了当下中国现实及电影市场中光怪陆离的真相,让中国电影的通病在这里集中大爆发,如非电影的拍摄方法,价值中空等等。片中所宣扬的那种将幻想包装成理想,炫耀成功与财富的价值观在青春片里比比皆是。如薛晓璐执导的《北京遇上西雅图》所宣扬的价值观就让人无法苟同:一个漂亮女孩文佳佳一边做着富豪的小三,一边找一个优质男做备胎,从一个怀抱到另一个怀抱,生活性质并无太大的差别,都是以物质为标配的幸福生活。影片将当下中国漂亮女孩头脑中意淫的理想生活变成了银幕上的一个不切实际的美梦,所以省略了小三遭遇道德谴责与单身母亲应付艰难生活的情节,只留了一个浪漫的开头与幸福的结尾。2016年上映的续集《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除了有狗尾续貂之嫌,在价值输出上也并未有多少高明之处,其浓浓的文艺腔里包裹的依旧是浓浓的金钱味。就连陈可辛执导的《中国合伙人》仍没有超越对成功学、对财富的炫耀。 这些电影所宣扬的改变生活的方式都是类似于一种走捷径的方式:依靠外力的一夜爆发的方式,而衡量成功的标准也是唯一的,就是物质与金钱的获得。如果这就是年轻人所向往的“理想生活”,也难怪专业影评人会忧心忡忡。 二、 怀旧当道,唤起大众的青春梦 似乎当下中国的年轻人都提前进入了怀旧的时期,即使是已然年轻的“70后”“80后”也开始大张旗鼓地怀旧。纵然怀旧与年龄并无必然的关系,但与日韩、欧美的青春电影立足于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相比,侧重当年年轻人生活的华语青春片让怀旧提前到来了,如《将爱情进行到底》《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同桌的你》等等。这些电影都开始往回看,对回忆进行叙述,以过去为主要叙事时空,以怀旧为主要的情绪基调,引领观众集体在回忆中漫游,徜徉。但这些电影并未斩断过去与现在的联结,一味地沉溺于过去的时空,而只是将怀旧化作一种怀念和感伤的情绪与氛围,让陷入忙乱的都市丛林中正在进行激烈的生存厮杀的年轻人去重新感受一下年少时的单纯时光,重新体验曾经的理想、激情、友谊与梦想。在这种意义上来讲,怀旧更像一种情怀,一种将青春时代与清新动人的爱情、友情,超越金钱、地位的理想主义交织在一起的情怀。从当下电影市场的需求来看,怀旧是一个极具票房潜力的招牌,只要与怀旧相关,即可吸引观众的视线。 从2010年由肖央执导“微电影”时代的“11度青春”系列的《老男孩》开始,华语青春片全面开启了怀旧模式。这部颇受欢迎的短片将小清新风格与喜剧手法混合使用,成功地调用了“80后”情感结构之中的怀旧情绪,以追怀与告别的姿态阐释了“青春伤痛”的成长主题。有关“80后”的青春怀旧符号在片中一一浮现:中学时代表白校花遭遇尴尬的经历,对迈克尔·杰克逊的痴迷,怀揣音乐的梦想,还有那套全球最土的、土得掉渣的也是最实用的运动校服,这些都是“80后”最真实的情感记忆。2011年由张一白执导、原班演员主演的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是导演12年执导的同名电视剧的续篇。12年前的电视剧轰动一时,12年后的电影同样引起了全国不小的骚动。在这12年里,无论是角色(文慧、杨铮)还是演员(徐静蕾、李亚鹏),他们的形象都发生了变化,仅仅是变化本身就让观众感怀不已。新与旧的的对比本身就是一种煽情,再加上导演在电影中不时插入电视剧的画面与片段,引导着观众想象与感叹时光流逝的残酷与无情。尤其是在片尾,随着《等你爱我》的音乐响起,电影重演了电视剧中经典的一幕:杨铮拿起手机,奔向大海,向远在异国他乡的情人传播大海的声音。这一刻仿佛时空穿越,略显沧桑的中年杨铮与青春逼人的青年杨铮合为一体,而银幕下的观众也分明感受到了近在咫尺的青春岁月的召唤。12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改变了一切,但唯一不变的却是希望爱情可以进行“到底”的心情。对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在创作上存在的弊病并不重要,因为他们渴望感受到的就是能够让他们陶醉其中的怀旧情绪,而电影则基本达到了他们的要求。 2013年由初执导筒的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样主打“80后”的青春怀旧,但没有仅仅局限在一个怀旧氛围的营造上,而是以一个共同的爱情主题串联起来了几个人的青春故事。虽然影片讲述的是“80后”的成长经历,但“让每一个经历过青春、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青春的人都会看到自己”。[4]虽然电影在创作上不无瑕疵,但题材的讨好,赵薇本身的影响力,再加上创作者的态度与诚意足以让观众买账。陈可辛执导的《中国合伙人》同样是青春题材,以八九十年代的校园故事为叙事起点。不管片中的价值观遭到怎样的争议,但影片以清新、喜感的方式所呈现出来的充溢着理想主义的校园生活足够唤醒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相比上述影片,同样主打怀旧情绪的《同桌的你》就有刻意迎合观众之嫌,其创作的弊端也更为明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该片更像是一系列年代符号与年代事件的排列组合,虽然标识年代的符号一应俱全,如小虎队、大白兔奶糖、高考、游行、非典、911、出国,但彼此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却极为生硬。也许很多观众想看的并不是电影本身,而是想在电影院中一一对应青春时代的记忆。 怀旧虽然与画面质感、年代氛围相关,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内在的情怀,并不是一个个简单的符号,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怀旧遭到观众的非议似乎是必然的。在当前电影市场中,怀旧被过度消费了,更多的时候它不是一种作为渗透其中的情感内涵而存在,而是成了一种招揽观众的商业卖点。当怀旧变成一种商业资源时,它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魅力与意义。 三、 立足现实,传达正面的价值观 在当下电影受众日益低龄化的时期,讨论电影价值观的影响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面对评论界苦口婆心的评判,粉丝们并不买账,他们反而以“你们都老了,跟不上这个时代了”来反击批评者们的良苦用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时代》系列所反映的价值观是现实主义的,尽管它的画面是极为夸张、浮华、梦幻的,但它道出的却是当下中国年轻人真实的心理:追逐财富,喜欢炫耀,冷酷,无情,无病呻吟。在这方面,《小时代》或许并没有错,但它真正错的是对这种价值观念不做评判的肯定与推崇,让很多观众误以为这种生活就是真实的现实。 事实上,真正的社会现实是粗鄙而灰暗的,正如韩寒的《后会无期》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心理与生活状态。当下的年轻人一如片中的江河、浩汉、胡生等人那般焦虑、茫然、困惑,被隔绝在东极岛外面的大千世界搅动着、牵引着,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最终,他们鼓起勇气,在颇有仪式感的冲天火焰的映照下,以决绝的姿态与故乡告别,踏上了寻找的旅途,但一路上的街景与霓虹不仅没有让他们得偿所愿,反而解构了他们全部的“财富”:爱情、友情、亲情与梦想,暴露了更多更为残酷的真相。最后反而是出发的起点——重建的故乡稍微平息了江河内心的骚乱与不安,但却依然改变不了自己被商业社会所利用与消费的命运。成了著畅销书作家的江河是幸运的,但很多人却常常不那么幸运,他们追求财富与成功而不可得,穷其一生依旧碌碌无为,也许他们一辈子都无法拥有《小时代》中的那种以豪宅、豪车、美酒、华丽的服饰来标配的物质化的生活。可以说,无论是以放纵自我的方式“向钱看”还是陶醉在乌托邦的方式“往回看”,都隐含着今天的年轻人对残酷现实或逃避或惶惑的社会心理与价值观念。 在近几年的电影创作中,这种价值观的错位与扭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电影陷入票房至上与娱乐至死的泥潭,将金钱、财富、欲望等庸俗化、低俗化的价值观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逐渐丧失了精神性与超越性的维度。不仅那些优秀的注重情感伦理的传统文化观念逐渐失落,就连那些注重自由、公平的现代性价值也遭到了消解与扭曲。在今天更为注重沟通、参与与分享的电影市场中,观众的审美趣味与消费动机无疑会影响电影的文化价值取向。因此,电影创作不能一味地迎合观众,而应该主动地建构与引导,否则最终将会使其跌入一个被动选择的恶性循环。 在当前价值观重组与巨变的时期,到底何为正面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所体现的关于生活方式、社会理想、精神信仰的基本取向,它决定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艺术领域对于是非、善恶、正邪、美丑的基本判断。”[5]电影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观念与民族精神,诸如美国电影一以贯之地对个人英雄主义以及对中产阶级家庭观念的呼唤与倡导,但它又不能完全是意识形态的,而是一种社会大众可以共同信守的普世价值,诸如对于善美与真情的询唤与肯定。在社会的层面上,一部电影的价值观应该是对自由、公平、正义等宏观理念的阐述;在个体的层面上,一部电影应该传达具体可感的诚信、友善、勇敢、忠诚等价值要求。我们倡导电影传播健康、良性的价值观,并非要求电影全都表现和谐社会的理念,而是希望拓宽电影对于社会文化心理的表现空间,希望电影可以承载更加多元化的而非金钱至上的唯一的价值观。 文化价值取向对于电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不仅会渗透到普通观众的态度、信念、言行等日常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配和影响着他们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还决定着电影本身的竞争力。这一点在近几年来风头正胜的韩国电影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90年代以来的韩国电影虽然从模仿好莱坞崛起,但在今天早已摆脱了好莱坞的束缚,而是将先进的电影技术与本土的文化价值观念有机地融合,诸如颇受中国观众喜爱的《熔炉》《素媛》《回家的路》《恐怖直播》《辩护人》等,这些在题材上都有一定敏感度的影片有意避免了一切外在的商业卖点与噱头,而是将努力都放在了电影本身,尽可能地做到在愉悦观众之外深层次地作用于国家与社会。成熟的电影技法配合公平、正义、亲情等普泛性的价值观念,怎能不让人动容,让人唏嘘感叹,也令人我们自叹不如。 在当下更为多元化的电影市场中,以价值观、社会责任来要求电影创作者似乎有点求全责备。毕竟电影本身作为个体精神世界的个性化表达,不一定非要获得全社会大多数的共识。但电影除了具有商业属性,同时也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承担着教育、审美的功能,理应建构一种能够让全社会的民众普遍认同与共同信守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在在目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等极为盛行的时期,电影艺术更应该发挥其作为影像媒介的更为强大与广泛的影响力,传播与弘扬能够积极作用于社会、提升观众精神文化指数的正面价值观。对青春片来说,正面的价值观应该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土壤的,不是凌空蹈虚的。电影是一场梦,但不能是一场让人沉溺其中而分不清真实与虚幻的梦。 参考文献: [1]沪江网.中国价值观:《小时代》下的大论战[EB/OL].(2013-07-26)[2016-04-02]http://yingyu.xdf.cn/yd/politics/201307/9573749. html. [2][3]杨晓音.《小时代》:用粉丝发动一场营销攻势[N].中国经营报,2013-07-01. [4]喻若然.《致青春》:说说青春那些事儿[N].综艺报,2013-04-23. [5]贾磊磊.中国电影的文化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3-11-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