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坚守与开拓:新时代中国电影的新征程
范文

    蒋希娜 徐梁

    

    2020年,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是蛰伏沉淀的一年,我们始终在期待行业的复苏、市场的回暖、佳作的推出和新鲜血液的注入。作为行业的中流砥柱和新生力量,青年电影人的相继涌现及其创作活力的迸发,不断为我们带来惊喜和希望。他们敢于拓新艺术风格,勇于施展个性表达,大胆融合新鲜多元的视听元素,使得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观。从青年电影人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创作者对电影传统、人文关怀的坚守,也看到他们对创作风格、制作技术与个人表达的积极探索。正是这些青年视角、青年故事与青年文化,让我们对中国电影的未来保持期待,充满热望。

    在此背景下,2020年8月28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学术论坛“坚守与开拓:新时代中国电影的新征程”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次学术论坛聚焦“青年创作者与类型探索”和“青年创作者与艺术表达”两个视角,旨在探究新时代中国电影的新征程,览现状格局,博众家之长,关注国内外影视行业在类型创作与艺术表达上的坚守与开拓,助推中国电影业繁荣发展。论坛由电影频道节目主持人瑶淼主持,将目光聚焦在青年电影创作者身上,邀请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青年电影人白雪、韩杰、董润年、李霄峰、李治廷、竹内亮、赵霁、王冉、鹏飞、霍猛等共同参与研讨。大家共同讨论青年电影人的创作理念于艺术追求,聚焦从业者面临的行业现状、机遇与挑战,一同展望新时代中国电影创作的新征程。

    一、助力新时代中国电影创新发展和电影强国建设

    大学生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二十七年来始终秉承青春激情、学术品位和文化意识,坚持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电影节的独特品格,成为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精神面貌与青春风采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现中国校园文化与青年影视文化的年度盛事,更是电影工作者、研究者和爱好者交流对话的平台。

    站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起点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路春艳提出,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影视行业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大学生电影节将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体现对全国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作用,同时将电影产业发展前沿与大学生影视教育结合起来,努力为中国影视业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

    路春艳还强调,我们要以学术的视野为中国电影开拓新的发展路径和成长空间,助力新时代中国电影创新发展和电影强国建设。新时代中国电影涌现出众多优秀青年电影人才和青春银幕形象。中国电影对新锐力量的关注,产生了青年影人与大学生之间的独特对话场域,将促进以青年影人为对象的学术研究;大影节对银幕青春偶像的聚焦,也将进一步凸显大影节和青年影人的亲和力与感召力,使大学生们以优秀青年影人为榜样和方向,积极投身电影事业,为中国电影创新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与强劲动力,助推中国电影实现新的突破。

    二、探索新时代电影类型片的多元发展路径

    电影的工业发展水平往往是与类型片的规模和水平相辅相成的。近些年来,我们在中国电影市场中欣喜地看到,有越来越多比较成熟的类型片出现。类型片呈现更加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如动画、科幻、青春、悬疑等,这些类型片的题材十分丰富,并且各具鲜明的类型化创作特点。参与论坛的青年创作者们,包括青年导演、编剧董润年,青年导演、编剧李霄峰,青年演员代表李治廷,青年动画导演赵霁,青年导演王冉等结合各自一线创作实践进行了充分交流探讨,总结了在类型片的创作和探索的过程中的经验和理念。

    青年导演、编剧董润年认为,“类型”是商业电影发展多年来与观众形成的契约和心理链接,通过相对稳定的模式和内在格式进行艺术表达,进而唤起观众情绪共鸣。类型片的创作“命门”在于对观众的接受心理进行研究和规律总结,电影导演要创作一个既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又让观众得到满足的类型片时,必须正视和尊重与观众心理相关联的创作规律,这是特别重要的创作经验。他指出,创作经验和规律的创新是必要的,需要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和调整。不同时代的不同观众,其接受心态和接受心理并不会全然相同。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与接受更加凸显了新时代、新景观,作为创作者必须引起正视和思考。他指出,电影技术的更新和升级拓展了艺术创作的维度,为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提升创造了更多可能。然而,目前电影市场类型分布不够均衡、类型不够多样,存在针对头部热门题材的跟风现象。他指出,在当前的电影票房成绩中,头部电影占据全年票房的八成以上,而其他影片的市场反映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鼓励类型片的多样性创作,还是要科学测定市场预期,为类型电影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数字技术、虚拟技术等的发展,让电影创作者的类型片创作范围大大扩容,可以触碰以前无法拍摄的题材,如像郭帆导演执导的《流浪地球》(郭帆,2019),以及未来将要拍摄的《三体》等。他希望创作者们无论何种类型的影片创作,都应更多关注技术的发展,拥抱新技术,拓展新类型。

    青年导演、编剧李霄峰指出,类型片在不同地域文化中有着多元的呈现和解读,既有审美和文化土壤的适应问题,也有嫁接和融合的问题。不同文化空间产生了不同的类型呈现,中国特色类型片实践同样是基于中国社会本土文化的构成。他坦言,自己并不把“类型”作为创作的先导理念,创作过程注重的更多是人物自身的情感和個性魅力,以及题材的动人点。电影人大都是带着自己的热情在进行构思和创作,无论何种类型创作都希望与观众进行更多、更深入的交流。这一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电影导演会找到自己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方式和风格。他坦言,作为创作者的他对电影创作环境和市场并不敏感,而是更加专注于影片的拍摄,市场反馈、观众反馈固然重要,但自己更倾向于术业有专攻的创作环节。在电影类型创作上,他认为演员和角色之间要有化学反应,演员和导演之间的交流也要有化学反应,主体之间的交流是艺术创作过程中最奇妙的地方。

    青年动画导演赵霁结合自己动画创作实践,认为创作者需要把类型和表现形式区分开来分析,动画作为一种表现方式并不适合被归入“类型”中。类型是在好莱坞工业化、商业化体系下诞生的概念,中国电影在商业化、工业化的进程当中,如何归类已日益完善的单独类型,如何提升讲好类型故事的手法,是需要深入探索的。他指出,优秀的电影作品无关于类型为何,而更加关乎于创作者的喜好与偏爱。创作者在选择创作内容时,最核心的考量是故事本身是否动人,结合创作者自己对内容的感触和共鸣进行构思和创作。赵霁谈到动画电影的创作时指出,动画创作与实地拍摄相比,最突出的区别在于动画片更容易呈现富有想象力的画面和语言,会把很多非现实场景通过绘画、CG等手段进行视觉呈现。他认为,判断创作灵感是否可以变成动画电影,不仅要考虑视觉和叙事元素问题,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具备能够让人接受和认可的世界观,这是动画创作过程中更为重要的考量。创作者必须要先打动自己才有可以打动观众,这是电影创作者需要明辨的创作原则。关于电影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他认为技术的发展一定是基于艺术的需求,二者是相互匹配的。在高度工业化、流程化的电影动画创作中,创作团队多则几百人,创作周期少则一两年。因此,技术的提升非常重要,它不仅会带来流程环节的简化与高效,而且也对创作想象力的激发有着重要助推。

    青年导演王冉认为,当今的电影类型发展趋向多元化,边界却日渐模糊,单一类型中可能容纳了多种其他类型的元素内容。进入21世纪的类型电影创作很少有单一的类型内容呈现,更多是偏向于多元融合的类型创作。如警匪片、爱情片、科幻片或是悬疑片中的类型元素一定是多杂混合的。他指出,类型片是随着电影工业,尤其是美国电影工业这百年生长出来的一个概念,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身的叙事主题和文化主流。类型片的出现和成长都是基于时代的土壤,是一种潮流和趋势,并不是仅靠某个个体的创作、表演就形成的。王冉总结了类型片的创作的两个要点:一是完整呈现一个谁都没听过的精彩故事,二是把大家都听过的故事用不同寻常的手法呈现出来。他感慨电影工业是一个丰厚和庞大的进行时命题,当中包含了人的因素、技术的因素、艺术的因素等等。近年来的电影类型创作越来越丰富,科幻题材、民生题材的电影票房口碑双丰收,也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如何做更为科学的行业细分,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一起努力探索,同时也希望电影同仁共同努力,保持当前类型电影稳健的发展态势。

    青年演员李治廷认为,类型片的界定一定程度上给电影创作设置了既定框架,某种意义上也束缚了大家对电影的全面而充分的认知,如文戏与武戏的界定也并不是非文既武,而是有很多美妙的重合,无法完全区分界定。他指出,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导演所表达的电影语言是电影创作中的关键要素,也是电影演员展开表演艺术的重要载体。演员的表达要配合导演的表达,当演员和导演的理解都在同一个频道时,作品就会很出彩。作為电影演员,李治廷强调加强演员自身的艺术与文化素养是很重要的基本功,多听多看前辈大师的影剧作品,演员会在潜移默化间找到演绎和创作灵感。演员需要配合导演在类型里完成电影表达,这种心态和状态的电影创作,无论什么类型都会出彩。他举例自己在一线电影拍摄中感受与经验,认为演员要做的功课是和导演多沟通,不能过于自我,要在导演所设置的类型框架里绽放,而不是任性地肆意释放。关于电影观众的审美接受,李治廷认为观众对各类型电影的包容性越来越强,但期待也越来越高。关于技术对类型片创作和表演的影响,李治廷表示,新技术某些方面降低了制作成本,拓展了创造空间,但也对表演提出很多新的要求。演员要回归表演和电影本身,而不是服务技术。

    三、探讨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的更多可能

    电影艺术创作某种程度上是创作者私人化的表达。很多时候艺术表达会被等同于作者的个人表达。通常我们认为导演的自反性在作者电影和艺术电影中是较为明显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曾指出,“Cinema”是一种艺术形式,会带来美学、情感和精神上的启示,更加关注人的复杂性和本性。反观今天的电影,很多是作为工业商品被消费,很难带来精神启示。虽然马丁斯科塞斯导演讨论的是电影本体问题,但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商业与艺术之间壁垒的热烈讨论。基于该问题,本次论坛的各位青年创作者各抒己见,探讨在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如何实现更多的可能性。

    青年导演、编剧韩杰认为,艺术电影不同于主流的、普通的、公认的审美常识,在内涵上具有作者性和探索性,外在上则使用了不同于类型片形式的新的结构方法。创作者们非常自觉地用类型元素和框架来解构一部电影,但在原创性、艺术性上的探索也非常重要。电影除了好看之外,还是要有独特的视角与内涵,如文艺片或艺术片创作必然是与主流审美有所不同,一定有其探索性和引领性。他认为在定义类型片时,内涵和形式两个方面都要具有探索性。关于类型片创作,韩杰表示,所有文学艺术的表达都具有艺术所处时代的烙印,艺术家和时代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与时代互相触碰、深入了解是一条根本的创作经验。在电影语言的创作上,他认为目前仍然缺乏创新突破,需要在坚守自身的文化基础上,增强寻求多元电影语言的探索意识。

    对青年导演、编剧白雪而言,电影是与观众交流感受的途径和工具,导演、创作者在选择题材时已经有了较明确的倾向性,以隐秘话题为初心和起点的创作注定会面向小众的群体,但用大众的方式呈现小众的题材则是高级的表达。她表示自己习惯“用眼睛拍摄纪录片”,在现实生活中挖掘真实的动人瞬间,并在电影中进行艺术化呈现。她指出,类型片的概念无论在好莱坞还是欧洲的许多中青年导演当中,界限正在逐渐模糊。从观众视角而言,类型片观众是需要投入时间培养和沉淀的。他举例青少年题材电影《过春天》(白雪,2019)在大阪电影节放映时的场景,发现剧场观众中有很多白发苍苍的老年观众,由此可见文艺片的受众群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发生改变。关于类型片的创作环境,白雪认为当前的创作空间更为开阔,创作者需要通过一个个不同类型、不同样貌的电影,引导观众将观影习惯和思路打开,用一个个不断探索创新的作品,和观众一起成长,一起碰撞。白雪对未来中国电影充满期待,她指出,无论是文艺片还是类型片,最关键的是创作初心在作品当中的呈现,希望能够看到更多有趣的电影和表达,也能够有更多的影片让观众从中得到思考、留下回味,而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愉悦和满足。

    论坛中的青年导演、编剧鹏飞刚刚自编自导了电影《又见奈良》(鹏飞,2020),影片由贾樟柯导演和河濑直美导演监制,讲述的是一位老妇人赴奈良寻找曾经收养的日本战后遗孤的故事。在鹏飞看来,电影创作的核心在于对问题的呈现、对思想的传达和对观众的启发,艺术片、商业片、类型片并无严苛分别,也不需要过度平衡。针对电影艺术与商业关系,他认为电影很难做到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到自己的创作大都是随着个人性格和喜好进行的创作。好的电影是会轻盈的表达厚重的类型题材,让观众没有太多负担的进行观看,最后还有思考和回味。关于自己近期参与的电影创作,他认为创作绝不是凭空想象,需要用自己眼睛真正去观察和感受。他分享了自己的一线创作经验时称,为了拍摄留守儿童和返乡青年,自己在中缅边境待了一年时间,住在山里和拍摄对象深度接触,直到融入进他们的故事、笑容和眼泪当中。凭空想象出来的故事与现实生活中的差距必定很远,那些令人动容的惊喜、感动、欢乐和幽默必然不是关在屋子里创作出来的。

    当天参与论坛探讨的导演竹内亮,是一位在中国生活、拍摄中国相关纪录片的日本籍导演。竹内亮导演的影像创作涉及到跨文化表达和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论坛中他也讲述了自己的创作经验。竹内亮将脚本解释为“用走路来了解生活”,习惯根据创作内容选择与之相契合的表达方式。他认为,纪录片、科幻片、动作片的出发点都是现实生活,因此自己的创作不会过于考虑题材的局限。关于类型片创作,他表示自己没有刻意考虑分类问题,每部影片必然有导演个人的创作思路、表达方式和内容。他强调,用不同的类型表达相同的故事和道理,其内核是相通的。联系自己疫情期间在中国的影像创作实践,竹内亮坦言,他在拍摄完《好久不见,武汉》(竹内亮,2020)后才发现创作的是一部电影,在拍摄之初并没有刻意的类型和题材考虑,唯一的标准就是好看与否。他认为无论哪种类型片,出发点都是现实生活,不贴近现实生活的创作无法拍出令人感动的故事。作为一名在中国进行影视创作的日籍导演,他希望在未来的影像表达中更加突出文化碰撞。竹内亮导演为了更了解真实的中国,拍摄真实的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生活,搬到了中国来生活。他表示,只有更接近生活的底色才能实现更真实的表达。

    青年导演、编剧霍猛在论坛中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他认为电影的丰富性首先体现在关注视点的多元。对不同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取得认同,会让创作者、观众的情感世界更加宽阔。霍猛期待能够看到更多的探索角度和美学语言,看到更多创作者能够进行更富差异化的艺术呈现。他在谈到类型创作时指出,电影理论往往是滞后电影创作的,电影创作者在创作之初或许不会考虑类型区分,片子摄制完成后再考虑划分类型,而相对于创作者对类型的区分,大部分观众不太会关注类型片的界定。形式上的类型区分应当为内容服务,电影创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内核、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才是最重要的。在霍猛看来,电影创作着需要为观众呈现一个更加开阔的、更为真实的现实,让大家拓宽视野,了解一些与自身没有直接关系但又同样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和事。通过电影让不同人之间,人与生活之间的分歧变得更加包容互通,这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他认为,对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的关照和认同,会让我们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视野眼光也会更加宽阔。谈到文艺片创作时他指出,文艺片创作极其需要创作者的耐心,也需要对世界有探索精神的观众的培养。整体来讲,他认为文艺片观众是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群体,有着更为宽广的文学艺术素养和追求,但文艺片观众的培养不仅需要电影工作者,还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他坚信,当前的电影市场和观众基数正在形成较高的层级,未来文艺片的市场回报必然会越来越高。

    青年创作者们在论坛中分享创作经验,碰撞思想观点,就中国电影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文化意义、价值体现与创作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以新生代艺术创作者的视角共同展望中国电影的美好未来。大学生电影节也将继续坚持“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持续关注青年影人的生态与成长,与中国电影的新力量一路同行。

    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收官一年,同时也是影视行业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大学生电影节将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进一步强化对全国大学生的德育和美育功能。同时,大学生电影节将会继续关注電影产业发展前沿,更加重视大学生影视教育,努力以为中国影视业培养和储备更多高水平专业人才。

    【作者简介】 ?蒋希娜,女,江苏盐城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艺术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系讲师,主要从事交互设计、影游互动方面的研究;

    徐 梁,男,山东青岛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影视文化、传媒艺术方向的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