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海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美术课程转化 |
范文 | 【摘 要】“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开发蕴含着丰富的地域、历史、精神、文化、经济、民俗和人文信息,本文通过对海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剖析和整合,探讨将其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既可以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丝路文化,为其传承、发展和创新提供新途径,以达到美术教育与丝路文化的互动发展。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美术教育;转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17-02 “海上丝绸之路”是名副其实的跨文明、跨文化线路,它是东西方文明的汇聚处,各民族人民的文化长廊,它所连接的港口、庙宇、城市、村落、建筑、墓葬、水下沉船等是古代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近年来,泉州、南京等9个城市提出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最庞大的一个系列遗产。 海南岛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前沿。海南陆地与海洋现已发现的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遗迹和遗物,既有历史文献、水下遗存,也有考古遗迹、历史建筑。现有标示和登记的水下文化遗存136处,已经确立的海上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1]。华光礁一号遗址发掘已完成,2011年由海南博物馆推出的“大海的方向——华光礁一号沉船探秘”专题展,曾先后在北京、新疆、浙江、甘肃、日本东京等地巡回展出并获得巨大反响。本岛的一批古代港口、古村落、古窑址、古墓葬、古建筑正在发掘、修缮和整理。此外,谭门渔民出海更路薄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以达到两者的互动发展,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一、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搜集和整合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综合体,在长期的生活劳作中相互影响、吸收和融合,显现了包容性、变异性和发展性的文化特质。为了全面展示其文化特性,我们不但应该重视现有历史文化遗迹的整理,更应该关注对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精神的挖掘。可以通过网络、报纸、参观展览、现场调查等多种途径,收集与丝路文化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不同类型的资源。具体如下: 文字资料:通过网络、书籍和报纸,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迹的发展背景、现状。 图片资料:通过网络、书籍和观看展览,研究海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概况、艺术特征。 影像资料:通过实地考察,采访丝绸之路文化遗迹的相关专家、当地居民等,拍摄音像资料。亲身体验丝路文化历史遗迹的风貌、现存状况,还可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迹的整合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研究一般包括资料整合和筛选、本体研究两方面。 (一)资料的筛选和整合。“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积淀着历史、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内涵、价值和信息。海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迹大致可分为“海洋文化”:如目前已发掘完成的华光礁一号。“南洋文化”:海口骑楼老街、文昌铺前老街、琼海博鳌蔡家老宅等;“伊斯兰墓葬文化”:三亚的藤桥古墓、梅山古墓群、大蛋古墓群、回新拱北古墓群和陵水的干教坡古墓、土福湾古墓群。古港古码头:海口白沙律、文昌清澜港、琼海潭门港等。古村落:三亚藤桥凤凰镇的回辉村、回新村等;古窑址:海南岛东部的福安窑和西部的碗窑村窑;更路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海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迹多且零散,但具体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时,只有那些能唤起大家共鸣,即有一定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内容才能引入其中,且要依据创作主题和文化历史脉络的主线,最终显示的是具有故事情节、文化价值、发展脉络的统一体。 (二)资料本体的研究。资料本体的研究包括横向比较、纵向比较、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结三个方面。 1.横向比较:横向比较是指不同地域历史文化遗产的比较,关注其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如三亚藤桥古墓的“双墓碑”现象,就不同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的穆斯林墓葬形制,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差异性。[2] 2.纵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的变迁和发展,如三亚藤桥古墓的墓碑纹样就体现了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在艺术形态上的差异性,早期的花纹粗犷,中期的墓碑纹饰则以文字组成的“长生鸟”为主,装饰性变强,而花纹图案却变小,体现了在时代变迁中艺术形态的变化。 3.与文化价值的联结:“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迹”包含了诸地域、历史、人文的信息。类似史前艺术研究者对史前鸮面纹饰岩画的文化内涵的发掘。[3]诸如三亚藤桥古墓群中的圆月纹饰,象征着真主独一无二、完美无缺的宗教观念,宝瓶圣树纹则象征着生命之水。这些图腾寓意无不反映了穆斯林群体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审美精神。 只有将“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置于完整的时间和空间下,才能形成整体的历史文化脉络,显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选择承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视觉图像。“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要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第一步就是要寻找承载这些文化的视觉图像[4]。如华光礁一号古沉船的船体、瓷器的造型、材料、色彩、花纹等都是可直接转换的视觉图像,而它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信息,只有联系具体的历史和人文社会背景,才能显示其特殊意义和文化价值。如此,其视觉图像的资源就不仅仅是残存的船只和瓷器等货物,还包括了更深层的人文价值、历史故事等的表达和诠释。 无论是有形的物质资源,还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资源,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视觉图像符号,因为只要是人类创造的任何一种文化,必然具有一定的生活情境,生活情境本身就是一种图像[4]。因此在美术教育中,通过挖掘这些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其显现出来的图像作为学习的材料将相当丰富,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四)图像转化与创作。视觉图像的寻找是前期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这些视觉图像是否适合课程主题,怎样利用和表现图像,选择何种艺术表现形式(绘画、雕塑、绘本、数字媒体)等,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接收程度、兴趣爱好等因素,也只有当这些资源真正进入教学活动中并得以实现时,其资源的转化才是有意义的。但是无论选择何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是文字、图像和创意结合的统一体,所以它绝不是视觉图像的简单拼凑。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寻找美术与各学科的结合,引导学生在创作中注重整体文化的研究和挖掘。 三、关于课程与教学 (一)实施策略。本教学设计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主轴,结合创意形式发展具有美学特征的图像作品,例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迹的相关故事、造型、色彩、情境等,并拓展其外围产品的开发。 实施架构是通过图像、文字、创意三方面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创作的过程,掌握文化符码的译码和编码能力、实践能力。在创作完成后,一方面举办设计成果展,从中选择优秀的作品,与出版社合作印刷与发行;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注册微信公众号,将整合后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资源、创作成果以及创作过程等编辑为微信订阅号文章,此种方式低廉、快捷,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可以有效地达到促进丝路文化传播和影响力的效应。另外,也可以投放于相关论坛、旅游网站、教育网站等,以此来实现社会人员的共享,以扩大教学成果和推进丝路文化的传播。 (二)课程与教学。1989年,美国当代课程理论家威廉·派纳在其《后现代课程观》中,将课程作为一种文本,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民族、文化等背景下来理解,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来寻找课程的意义,以后现代课程观理论指导本次丝路文化资源课程开发的具体实践,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变为一种课程文本。我们改变局限于文本表象的研究,对这种“文本”资源建立在不同时期社会、历史、政治、经济背景及不同民族信仰和审美精神上来理解,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从而形成多样化的理解和创作,有利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更地的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还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和认同丝路文化。本计划课程与教学研发的重点包括: (1)结合校内外资源协同教学: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有目的地到现场考察,利用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作为教学的辅助,有利于学生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2)跨领域课程的整合:以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遗迹作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历史、生态与艺术跨领域课程的整合,实现跨学科知识的互动与促进学科间对接的可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发展学生学习辅导的机制:首先是课程前学生能力的了解,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专业能力和素养,如有的学生擅长手绘,有些擅长摄影,确定学生擅长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次是过程中的反馈,及时有效地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制定多样化的评价指标: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 因此,增加阶段性评价,将教学过程分为若干个时间段,进行不同时间段的评估,有助于师生共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细节的调整。[5] 四、结语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是东西方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动、共存共荣的综合体。保护和复兴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美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通过对丝路文化资源的整合,转化为美术教育资源,拓展了美术教育的形式和内涵,同时可以帮助教师及学生分析和认同丝路文化价值,并通过艺术形式与其他文化互动交流,为海南丝路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提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朱寒松.南海之舸·楫齐扬(南海水下文化遗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3. [2]张莹莹.小榄镇“菊花”文化资源的美术课程转化研究[A].首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C].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3]孙晓勇.西辽河流域图像结构人面岩画文化内涵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5(3). [4]武洹宇.海南穆斯林古墓群双墓碑现象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5]徐秀菊.建构在地美学:发展乡土文化的美术教育[A].海峡两岸闽台地域美术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厦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2008. 作者简介: 章莉莉,海口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海南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Hnky2015-6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