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之思
范文

    张璐璐

    【摘 要】《大圣归来》逆袭了,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大圣”都能成功。当前国产动画电影的“民族化”发展还存在着原创题材匮乏、表现形式局限、非情致始终如一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动画;电影;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144-01

    2015年7月,一部全新的数字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以惊艳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它凭借精湛的技术水准与浓郁的民族风格唤起了现代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狂热与激情。它以彰显“中国民族精神”的姿态伸着脖子发出了一声吼叫,这声吼叫甚至震动了西方。国人期盼已久的英雄归来了,就在人们为之摇旗呐喊,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斗志投入到动画产业的时候,作为中国动漫人,我们更需要从热现象中进行冷思,当前国产动画电影的“民族化”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原创题材的匮乏

    中国动画电影的题材来源可谓既丰盛又匮乏。一方面,中国历史悠久,孕育了大量的神话、寓言、民间传说等古典文学作品,它们是国产动画取材的主要来源。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动画等动漫品牌也开始跨界进入到电影领域,形成新的生态链,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动画电影的题材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国产动画片的原创力匮乏,改编的作品往往拘泥于经典原著或故事本身,而缺乏大胆的创新与现代性的开采,更鲜有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的原创故事。因此,作为创作者的我们必须将文化视角敏锐地触及时代的脉搏,把握当下最具有广泛共鸣的主题,将传统故事纳入一个全球的参照视野之中,依托经典,寻求新意,而不是靠炫目的技术和投机取巧。如今大数据为动画创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造成了类象化生产而非差异化竞争的弊端,新文化语境下的“民族化”也需要更多的原创故事题材,以创新求变的锐意对中国浩瀚的文化资源进行挖掘。

    二、有“形”而无“神”

    另一个颇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于,谈到“民族化”风格的动画电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移植,将文化元素大量的用于角色服饰、道具、场景等创作中,成为了“民族化”表达最便利、最迅速、也最容易出效果的一种方式。而这种仅仅流于表面传统文化符号的“民族化”,导致了中国动画表现形式的局限。二十多年以来,一些内容单薄,叙事单一,仅依靠民族元素堆砌的动画电影比比皆是,它们用诸多的特技效果和壮观场面来掩盖叙事逻辑的裂缝。根据中国经典童话改编的3D动画电影《神笔马良》拥有极为华丽的民族外衣,影片中不仅展现皮影戏、花灯、龙船、武术、戏曲、杂耍等民俗桥段,更融入了水墨风格与民间技艺等多种表现元素,但却遭到“美式倾向”的质疑,除了对原作内核精神的摒弃,其原因还在于创作者对“民族化”形式理解的偏差,中国风的表现形式不仅在于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还在于对电影语言“民族化”的充分挖掘与运用,如视觉节奏、镜头组合、运动规律等等,只有全方面的把握这些形式才能塑造出符合中国人状态的人物和细节,让民族精神自然的流露。因此,创作者需要结合动画自身的特性,将美术思维和电影思维两方面同时兼顾,充分拓展动画影像的表现形式,使其更好的为影片内容服务。

    三、非情致始终如一

    中国传统美学中讲究含蓄蕴藉、冲淡清远的艺术风格和境界,即注重审美对象体现出的“韵味”,西方美学中也有“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召唤结构”等审美范畴,它们都共同指向一种能诱发审美想象和体悟的内在感召力。国产动画之所以多年来被评价为“枯燥无味”、“内容苍白”,其深层原因在于影片无法传达出那些超越文化元素和内容的民族精神和审美旨趣。电影虽然多采用古代文化主题,运用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和“文化道具”,但影片的艺术内涵、风格追求、文化品位都是非民族化的,即非情致的始终如一。当下大众的文化心理需求与民族既成审美习惯都发生了改变,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反叛性”、“草根化”、“狂欢化”等特征,它们生成了全新的叙事与审美趣味,并与传统文化观念产生冲突。于是一大批穿着古代服饰说着现代网络流行语的人物出现在动画中,以纯粹制造言语上的狂欢展现动画的幽默,单纯的认为这样就是“民族化”的“当代化”。如此关注表象而不深入其中的表达,只会造成中国动画“文化身份”的错位。当前,在“民族化”风格的尝试中,需要反思的是这种传统文化背后蕴藏的精神力量与当下生活的内在联系,要让现代观众获得某种共鸣和启发才是真正的民族神韵与文化品格。其次,中国动画电影的幽默美学不在于对传统文化进行肆无忌惮的恶搞、戏虐,而在于利用动画自身的特性展现笑与机智的幽默。互联网天生带有某种鄙俗化、宣泄性的语言文化,我们将之运用到电影中,也需要进行美学和文化上的过滤与调整,将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互补,从而导向融合,构建出自身的审美文化体系。

    可以看出,互联网背景下动画电影的创作生产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大圣”逆袭了,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大圣”都能成功,热情与诚意是动画创作的基础,但巧含新意的创造更是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发展动画的“民族化”需要创作者对自身的文化传统有着独到的理解与认知,才能做到对故事题材进行解构性的创新,以“形神兼备”的民族文化元素展现中国风韵,以观众认可的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