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运用
范文

    【摘 要】江苏戏曲文化资源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是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创新,亦是高等教育的革新。充分开发利用戏曲文化资源,并将其运用到高等教育中去,可丰富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完善教育教学模式,提升人文氛围。

    【关键词】江苏高校;地域戏曲资源;人文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06-02

    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近年来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作为文化大省,江苏地域文化的研究正在逐渐引向深入,集中体现在文化的开发和利用研究上。江苏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其发展,“与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在诸多方面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厚影响”[1]。作为戏曲文化重镇,如何高效又完整地开发利用江苏戏曲的文化价值,是我们现阶段亟需考虑的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共存的大背景下,江苏在培养戏剧观众,推进戏曲改革,优化戏剧资源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严格来说,江苏在如何有效开发戏曲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戏曲文化发展,以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仍有需要努力的空间。充分利用地方戏曲文化资源,将区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与积极互动,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现代性创新。充分开发江苏地方戏曲文化资源,并将其运用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江苏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亦可以丰富高校素质教育,切实提升教育质量。

    一、以江苏戏曲文化资源为基础,丰富高校素质教育课程

    江苏戏曲文化资源丰富而多样,包含了戏曲遗迹、戏曲文物、戏曲名人、戏曲演艺文化等,其分布广,形态多样。仅仅以地方戏曲样式为例,在苏南、苏北两个片区存在着多样的戏曲体式。如苏北地区则有扬剧、淮剧、淮海戏、通剧、丁丁腔、淮红剧、海门山歌剧等,苏南地区则有昆曲、锡剧、苏剧、丹剧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有效地丰富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一)设置戏曲文化专题课程

    在一次以南京高校为对象的戏曲相关课程的调查中,调查者发现高校的戏曲课程设置极为贫乏,只存在于某些艺术院校中或某些特定专业中。江苏地方戏曲文化资源,不管是以青春版《牡丹亭》而复兴的昆曲,还是诸如面临危机的锡剧、淮剧、扬剧等诸多剧种以及徐州琴书、淮海锣鼓、南京白局等曲艺艺术,都可以成为丰富高校课程的重要凭借;不管是江苏戏曲名人以及戏曲文物遗迹,还是戏曲文化产业的提升,都可以成为素质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

    戏曲文化专题课程的设定可以体现在对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充分体悟的基础上,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将江苏优质戏曲文化资源融入到高等院校的通识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开设《戏曲鉴赏》、《昆曲赏析》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可以将江苏地区的相关戏曲表现为中心,融入江苏戏曲源流发展、戏曲文化名人、戏曲声腔种类、戏曲经典演出剧目等内容,切实让学生深入感知地域戏曲文化的魅力。

    (二)丰富人文素质课程内容

    在设置专题课程之外,还应针对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在相关人文素养课程中融入地域戏曲文化的相关内容。如,以江苏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该校戏剧影视专业有《古代戏曲》专业课设定,内容不乏昆曲以及地方声腔的流变发展,以及相关戏曲文化留存等专业内容;文化创意专业则除却《戏曲鉴赏》的通识课程之外,还在如《艺术文化市场研究》、《策划与创意》等专业课程中加入江苏戏曲文化产业建设的相关内容,切实做到了立足现实,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立足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完善高校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整体而言,江苏各大高校对地域戏曲文化资源如何融入到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关注和研究较为薄弱。其实,丰富的江苏戏曲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为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充分的内容支撑,亦可为高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促使高校人文教育朝着生动、活动、富有生气的道路上前进。

    (一)实践环节在戏曲类人文素质课程中的凸显

    在高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中,实践类课程所占比重较低。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多集中于讲堂之上,其模式大多还是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操作的环节。戏曲人文素养课程的设定,注定了实践操作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因为此,课程必然呈现出直观、丰富的特质。

    江苏戏曲文化资源留存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故而,在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加大课程中实践的强度,将戏曲引入到课堂,听、品、学、唱、演,帮助学生切实体悟经典戏曲艺术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一些文化景点、文化场所作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将课堂迁移到特定的场所,让学生与戏曲文化经典零距离接触。

    (二)结合戏曲文化资源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独立性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是增强学生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但在过往的传统人文素养教育中,大多重传授知识而缺乏对于学生独立研究的引导,进而造成课程内容单一、方式枯燥,缺乏吸引力。“教学是个双向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2],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戏曲文化资源,在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方法和习惯上做文章。如在涉及相关戏曲文化资源开发的专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针对某一个专题开展文献搜集与阅读、数据采集与分析、情况调查与剖析,而后可以引导他们独立撰写专题报告、完成论文,并在课堂上予以汇报或者在院系或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讲座。如此,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所学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切实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书写能力,独立学习与研究的能力锻炼更是落到了实处。

    三、结合江苏戏曲文化资源,提升高校素质教育文化氛围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亦是需要构建的,如何展开亦是需要技巧的。在走访江苏诸多地方高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高校人文素养的教育依赖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人文氛围的熏陶。即便是理工类院校,但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促动下,往往也会形成优良的人文素养教育氛围,具体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质量高、有品位,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参与积极。

    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氛围的构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可以将江苏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与学生春秋郊游紧密结合,扩大宣传,开设戏曲文化之旅,以剧种为主线,贯穿起戏曲遗迹、戏曲文化名人、戏曲文物等若干方面,引导学生从昆曲、锡剧、扬剧等剧种的品评中,感受苏州的清雅、常州的文风炽盛、扬州的小桥流水等。

    江苏大部分高校都有与戏曲相关的社团,但这些社团往往人气不高,社团成员也多爱好京剧、昆曲,对地方戏的了解较为单薄。对此,学校应加强对这些戏曲社团的扶持,可安排校内外相关老师予以指导,引导社团相关研究走上正轨。同时对于社团相关刊物的出版予以支持,将其活动成果予以推广,扩大其影响性。同时,亦可就某些专题开设相关论坛,其具体实现形式可以有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设讲座,召开座谈会,就某一论题展开征文或演讲等等。如此,必能在丰富江苏戏曲文化资源研究的同时,引导高校人文素养氛围的构建走上正轨。

    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存在着研究成果较少,多数剧种辐射范围小、艺术水平停滞不前或发展缓慢等问题,开发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可以更好地保护江苏的民间艺术,繁荣戏曲文化,传承戏曲文明。而将戏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戏曲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亦可丰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完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与方法、提升人文素养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束有春.江苏戏曲文物研究[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12).

    [2]鲍金华.语文参与式教学与健全人格的培养[J].语文建设,2015(30).

    作者简介:

    吴春彦(1979-),汉族,江苏泰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