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荣格原型批评视野下的吉剧《大布苏》
范文

    【摘 要】作为中国地方的戏曲艺术之一,吉剧不仅具有鲜活的吉林特色与浓郁的东北气息,还蕴含了丰富的原始意象与对人类命运的普遍关怀。本文试从荣格的原型批评角度浅析大型神话吉剧《大布苏》,在此基础上探讨吉剧题材选择及其表现的审美效应。

    【关键词】原型批判;吉剧;《大布苏》

    中图分类号:I0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46-01

    荣格将人类内心的无意识领域划分为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两个理论层面。“个体无意识主要由各种情结构成,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由于后天的经验而形成的个体无意识是潜藏在意识之下的,更倾向于自我层面。而与之相区别的集体无意识则来自于遥远的祖先的遗传并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具有普遍性和先天性。原始意象是祖先遗传给现代人的,所以人们对生活和世界所做出的反应往往与自己的祖先把握世界的行为方式不谋而合。

    一、英雄原型

    英雄原型意象的独特性在于,他们能够克服困难环境的制约,同时还能超越自身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在东北民间传统神话中,英雄一直都是正义化身,敢于牺牲、有勇有謀、坚毅威猛,从不屈服于邪恶势力。这样一种具有普遍统一性的集体无意识,已经作为整个民族的心理积淀被遗传下来。由此就不难理解,英雄原型意象在东北满族神话以及东北民间故事中反复出现的现象。《大布苏》正是基于这种民族性的无意识内容,就地取材,整合了满族原始神话的相关内容所完成的具有地域性、宗教性的吉剧作品。

    二、自性原型

    在萨满提出龙角即为赶走天车的神鞭时,大布苏并没有当即将龙角摘下,而是陷入了矛盾状态,正是由于他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整个问题的关键点。伊库鲁和塔娜的反复劝说,让他更加犹豫“这双龙角……这龙角不是我一个人的呀。”然而,当在萨满的小孙子因为抢水而被人踩死时,面对萨满的哭诉,大布苏得到真正的觉醒。

    大布苏(唱)

    一声声呼嚎如雷震,惊我的魂魄揪我心。

    民有大难不相救,我还是人不是人?

    龙角生在我头顶,天降大任护子民。

    我若拒不担大任,必遭天谴等时辰。

    为臣误国罪难赦,为君必是亡国君。

    任宰割、任欺凌,囚在笼里苟残存。

    大丈夫,生当顶天立地多慷慨,

    苟活一日我枉为人,枉为人!

    此时这样突然的、看似毫无征兆的转折,正是因为他经历了震惊后的犹豫,内心深处强烈的疑惑、挣扎,使得他最终得以发现真正的自我,进而迸发出超出想象的力量。这个深刻发掘自我的过程,也正符合荣格所提出的自性原型的结构模式。为了达到人格的统一和完整,大布苏只有向内发掘,重新审视自己,充分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内心世界,才能整合出完整的人格,达到自性实现、自性完善的最高境界。

    三、人格面具

    荣格所指的“人格面具”,原意是指古代演员戴在头上,表明他所扮演角色的那种面具,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展现出来的人格方面,是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分界点。人可靠面具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决定一个人以什么形象在社会上露面。人格面具使人能够对外部世界作出恰当的反应,以得到社会的认可。

    塔娜本是乌桓国公主,与大布苏是恋人关系。在塔娜刚出场时,表现出对大布苏的绵绵情意,甚至精心地为大布苏制作了“连心符”。大布苏对塔娜也是含情脉脉,情真意切:

    大布苏(唱) 道不尽的情思说不尽的爱,

    塔 娜(唱) 盼只盼早结鸾俦、早去北朝

    大布苏、塔娜(合唱) 红罗帐里度春霄,永世不相抛!

    此时大布苏作为太子的身份,塔娜对大布苏关爱备至,甚至在大布苏面对百姓焦渴难耐的困境时,主动为大布苏分忧解难,提出将挹娄国的子民带到乌桓国,让他们在乌桓国安居乐业。当萨满提出要取太子的龙角做神鞭时,她全力阻拦,如果是因为爱君心切不难为人理解;但是当大布苏的龙角被取走,太子身份不再时,塔娜态度大变:

    大布苏(倒地,转求塔娜) 塔娜,快帮我拦住外公!

    塔 娜(冷冷地) 对不起,本公主也该回宫了!

    大布苏 塔娜!

    塔 娜 塔娜?塔娜也是你叫的吗?(对使女)我们走!(下)

    塔娜本以为自己依靠着大布苏的权势,进而享受荣华富贵,成为挹娄国的储后,然而当大布苏的地位不再,她立刻展现了她绝情冷酷的一面。这种阴暗面一经激发便展示出本我的特征。

    截至目前,大量吉剧的研究成果都集中在对吉剧建设目标和对策等问题上,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研究方向、内容都有所局限,以吉剧为本体的审美研究和艺术规律研究相对较少。然而从吉剧本体出发,深入探讨吉剧的构成形式、审视吉剧原型的审美意义,仍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发掘。

    参考文献:

    [1]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2]孙桂林.吉剧集成·剧本卷4[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王虹丹(1992-),女,吉林省长春人,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