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形势下播音与主持专业《语音与发声》课程改革创新模式探究 |
范文 | 李媛媛 【摘 要】《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课程,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在大一主修的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集中纠正学生在语音上和发声中的语音错误和缺陷,掌握正确的吐字发声训练技巧,为将来走向播音员、主持人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关键词】语音与发声;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7-019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环境的不断变化,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也凸显出新的问题。因此,在《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教学中需要针对新环境新问题,主动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下面,将针对大一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来一同探讨创新改革该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不同地区学生,语音问题不同 北方地区学生尖团音严重、吐字归音字音不够饱满、字腹短促、容易犯懒。大一尤其女学生常见的问题,就是尖团音的问题,jqx发音过程中舌尖过于用力,使得本来的舌面音发成了舌尖音,所以更多提倡学生放松舌部,出现问题的学生,在发音前多做舌部的放松。建议学生元音、辅音拆开来读,这样各个击破,会有助于降低学生发音时候的错误。 二、重呼吸控制,轻口腔控制 在吐字发声的过程中,由于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来源,因此对于呼吸控制格外注重。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大学学习,为此特别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变得悦耳好听,变得浑厚、洪亮、富有力度。所以学生会把气息训练作为重点,认为这样就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和声音。而如果只注重气息呼吸控制训练,忽视发音口腔控制训练,就会出现声音很大,但听不清楚所要表述内容的情况。因此,在语音发声教学中,发音和口腔控制都要兼顾来抓。 在教学中时常会发现,很多语音方面出现的问题,却可以通过改善咬字器官的发音状态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很多学生刚学习专业,会在练声时候更多注重气息的训练,但过一段会发现,由于气息训练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很容易出现压嗓子的状态,声音位置只是单纯的靠后,而并非气息真正的下沉。由于咬字器官的发音状态并未改变,使得播音读稿时,声音听起来还是不集中,声音出现“宽而大”。为此,要让声音听起来圆润、浑厚、饱满,还是要先从咬字器官的发音状态训练起。比如:大一的学生大多存在牙关发紧、口腔打不开的情况,可以通过an、ian的发音来帮助学生打开牙关,帮助喉部放松。因为,再发这组音的时候,学生很难做到韵腹“a”的“拉开立起”,所以加强咬字器官的训练,将会帮助学生达到准确的语音发声状态。 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让学生加大训练口腔共鸣点的位置,这样不同地区学生更容易掌握气息训练的要点。北方地区学生普遍的共鸣点靠后,南方地区学生共鸣点普遍靠前。因此,在训练时,专业教师要通过小课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纠正。通过共鸣改善不同地区不同学生语音的问题,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课程安排上看,首先要求专业学生进行吐字归音方面的训练,接下来才是气息和控制方面的训练。吐字归音的训练和要求,也就是口腔控制,只有做好字音训练,才能吐字清晰、准确。而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和学生过于看重的是气息的训练,过于强调气息在训练中的作用,这就使得学生在练习时忽略基础字音正音训练,而是一味地追求浑厚的声音、美化声音,忽视了字音的正音训练和咬字器官的训练。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口腔控制才应该是该课程的主体。在吐字归音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声母、韵母、声调。但在现有语音发声课程体系中,口腔控制是在第二学期作为发声技巧,和呼吸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的训练同步进行的。因此,还是更多建议,将口腔控制课程穿插在大一上学期教学中,这样更有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专业基础水平。 三、语音发声教学要与时俱进 在从事播音主持专业语音发声教学课程教学中,不能把语音教学生搬硬套地搬到课堂上,这样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势必反感。很多学生刚入校还能坚持练声,时间一长就很难坚持下去。看不到练习效果,摸不着专业的精髓,很难成长也很难长久坚持下去。 通过新闻的播读,进行字音纠正,通过新闻训练,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听到自己专业上的不足,督促学生下去自行进行字音训练。通过“每日一字”的训练,让学生发现文字的魅力,了解每个字的由来的同时,还能更有针对性地训练,这样把课堂丰富起来,学生才会在大一专业学习中找到学习下去的兴趣,和得到正确的提高,以及掌握正确的吐字归音训练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1]王群生.建立符合汉语特点的普通话语音理论——普通话“声调中心论”20年评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吴弘毅.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4. [3]曹敏.认识和理解英语发音困难音[J].外语教學与研究,2009(30). [4]张拱贵.声调教学和表声读[J].世界汉语教学,1988(1). [5]吴弘毅.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