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凤翼传奇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 |
范文 | 焦艳云 【摘 要】张凤翼的戏曲作品中,有一群极具个性的女性形象。在他的笔下,女性人物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柔弱女子,而是有一股侠义的精神。本文通过对张凤翼笔下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肯定了她们身上的美好品质,对她们进行由衷赞美和歌颂。 【关键词】张凤翼;传奇;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8-0010-02 一、张凤翼简介 张凤翼(1527—1613),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伯起,号灵墟,别署灵墟先生、冷然居士。他是明代中期文词派的代表作家,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在戏曲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张凤翼现存完整的传奇作品有五部,即《红拂记》《祝发记》《灌园记》《窃符记》《虎符记》。 二、张凤翼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凤翼十分推崇侠义精神,在他的作品中,男子大都为英雄豪杰,侠肝义胆,忠勇仁义。女子也不同于传统,在她们身上也同样具有一股侠义之气,这使得她们与众不同,极富个性。本文具体分析她们的性格特点,感受她们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德。 (一)《红拂记》:红拂女和乐昌公主 红拂可谓是是张凤翼传奇作品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她放弃了杨府富足优越的生活,勇敢地冲破封建社会的牢笼,拥有男子一般的侠气,所以历来被人们称道。在第三出《秋闺谈侠》中,她说到自己“情耽书史,性好兵符”,其唱词中也有“空有炼石奇材,误落裙钗后”“魂断西风不自由”的语句。从这些可以看出,她天生就有一股男儿般的气魄。只是在当时的社会,她没有实现抱负的机会。幸运的是,在选择自己的爱情时,她成功把握住了机会。李靖到杨府拜访,杨素不赏识他,而红拂却“慧眼识英雄”,并且决定勇敢追求真爱。但她深知,就自己的身份而言,不可能通过明媒正娶嫁得意中人。于是她鼓起勇气,趁着夜晚易装和李靖私奔。她假传杨素指令,得到了李靖的住址,然后以“愿托终身效唱随”的话语大胆表白,得到了李靖的回应后,他们当即私奔。在之后与李靖的恋爱过程中,她也没有完全依附于李靖,反而为李靖的前程和抉择出谋划策。遇见虬髯客,红拂又一次“慧眼识英雄”,与虬髯客义结兄妹,后又劝徐德言投军建功立业。种种这些,都显示出了红拂过人的胆识和政治远见,与当时那些完全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女子相比,红拂的确称得上是一位女侠。 《红拂记》中的乐昌本是亡陈的公主,自陈国灭国后,一方面她作为皇室貴族,国破家亡;另一方面作为女子,与丈夫天涯分隔。如此处境,使得乐昌终日愁思万缕,郁郁寡欢。从第三出《秋闺谈侠》可知,乐昌公主虽然被皇帝赐给了杨素,也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在她的心里,时刻想着与心爱的丈夫团聚。在第十四出《乐昌怜伴》中,她看到了红拂成功私奔,决定就此看看杨素的态度。如果杨素没有派人去追,那么自己也想向杨素坦白想与丈夫团圆的心愿。在第十七出《物色陈姻》中,她把握机会,以“老爷义士之度,仁人之心”的话语夸赞杨素,讲出自己想与丈夫破镜重圆的想法。面对此种情况,杨素只得成人之美。当失散多年的夫妻得以团聚后,乐昌也没有因为多年的失散与遗憾而把丈夫留在身边,而是劝丈夫从军立功,这也是她有远见的一种表现。总之,我们从乐昌公主身上看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样的坚持毫无疑问会有好的回报。 (二)《祝发记》:臧氏 《祝发记》的主角毫无疑问是徐孝客,但是臧氏的自我牺牲和奉献给我们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战乱频繁,为了奉养母亲,徐孝客不得已卖妻易米。臧氏知道后,当然是伤心欲绝。但是,她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女人,她心甘情愿嫁去孔府。在第九折中,为了避免婆婆怀疑,臧氏让徐孝客说自己去寡嫂家居住。在惨遭卖身的情况下,还能考虑得如此周到,不得不说臧氏的心思缜密。幸好孔景行在回来的路上接到大丞相河南王的命令,要他立刻出发迎敌。于是臧氏与朱母暂时先在孔府住下,臧氏得以保全名节。孔府的生活条件很优越,但臧氏却不为所动,而是一直担忧婆婆的身体。得知婆婆家里的境况,她赶紧打包好饭菜央求朱母给婆婆送去。至此,一个善良、孝顺、聪慧的女性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为之赞叹。臧氏的自我牺牲精神,她的富贵不能淫的品格,尤其是她的善良和孝心,在戏中得到充分表现。最后,夫妻得以团聚,是臧氏这样的女子应该得到的回报。 (三)《灌园记》:太史女和朝英 在中国古代社会,所有的婚姻都必须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婚姻才符合礼仪,所有私定终身的女子,都会遭到世俗的鄙夷。但是身为大家闺秀的太史氏女,却不顾世俗的眼光,勇敢 追求自己的爱情。在十三出《后识法章》中,太史女游园时看到了王立的才华,认为他绝非等闲之辈,希望爹爹另眼看待他。在十五出《君后制衣》中,她不顾夜晚的寒冷,为王立做衣服,在朝英的激将法下承认了对王立的情谊,还让朝英为自己做媒。一个勇敢追求爱情却又带点羞涩的女孩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令人钦佩。第二十出《园中幽会》,太史女大胆说出自己的心声,也得到了法章的坦诚告白,于是她决定以身相许,义无反顾。可以说,太史氏女在追求自己的爱情上一直是积极主动,勇敢无畏的。后来父亲发现了她和法章的事情,要惩罚朝英,她站出来道“一身做事独自承当”,还据理力争地反对父亲的专制做法。为了爱情,她不惜挑战封建大家长的权威,冲破陈旧的婚姻观念的桎梏,勇敢地追求爱情自由,不得不说她的勇气可嘉。 《灌园记》里的丫环朝英,虽然身份低下,却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女孩。就像《西厢记》里的红娘一般,朝英是太史女和田法章爱情的信使,是连接他们感情的桥梁。虽然戏中对她的描写不是很多,但是其个性鲜明,十分讨人喜欢。在十五出《君后制衣》中,她揣测到了小姐的心事,用激将法让小姐说出了自己的心意,让观众感受到了她的调皮可爱。在小姐与法章恋爱的过程中,她尽力撮合,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在第二十六出《迎立世子》里,牧童因调戏朝英不成向太史氏告状,老爷上来就说“我明知是我那不肖女做出来了”,并且责打朝英,要她说出真相。如果朝英坦白一切,也是被逼使然,而不是出于本意。但她一心想维护小姐,宁愿说“朝英偷了宝簪,就打死也是该的”,也要保全小姐和田法章。她不仅是小姐感情的支持者,还为了小姐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这种忠肝义胆和舍己为人的精神,使得这位平凡普通的丫鬟变得光彩照人。 (四)《窃符记》:如姬 “窃符救赵”的主角毫无疑问是信陵君,但是促成此事成功的关键是有兵符,所以如姬是很重要的行動元。如姬是大王身边非常受宠的美人,具备偷出兵符的机会。那么,如姬为什么要帮助信陵君偷出兵符呢?原因在于信陵君帮如姬报了杀父之仇,如姬为了报答这份恩情,不顾自己安危偷出兵符,确有一颗感恩之心。《窃符记》第六出,如姬三年来时刻铭记信陵君的大恩大德,深夜烧香为他祈祷,这也为后来的报恩做了很好的铺垫。除了知恩图报外,如姬还是一个非常聪慧机智的女人。在第十七出《如姬卧内窃兵符》中,如姬几次劝谏君王救赵无果,恰好碰见内使颜恩,颜恩向她表明了信陵君希望她能帮忙窃兵符,她当下就答应了。颜恩望着她的背影,说:“你看那如姬,一诺无辞,慨然就去!”她丝毫没有想过自己的安危,这令颜恩很是佩服。当偷到兵符之后,她被魏王惩罚却毫无怨言。后来,军队大获全胜,颜恩作为监军回来复命,以“如今信陵成功,使秦国畏我之威,赵国怀我之德,皆如姬之力也,何不赦之”为由,让魏王赦免了如姬。如姬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劝魏王迎回信陵君,“明早大王视朝,只宜遣使迎回,一则显亲亲之情,一则明贤贤之义”,这样的话语从一名女子口中说出,足见她是个很有政治远见的人。在战乱频繁的时代,作为一名女子,游走在各种权利阴谋之间,不得不说如姬是非常有头脑的。 (五)《虎符记》:郜氏和孙氏 郜氏是花云的正妻,是传统女性的代表。故事背景是“城亡寇逼”的危难时刻,花云让郜氏和孙氏带着唯一的血脉花炜逃走,但是郜氏不同意。她说“君既受职,妾亦受封,君为王臣,妾亦命妇。万一城陷,夫妻同死,节义成双,未为不美。”就向所有古代女子一样,她有着深厚的守节思想。城破之时,她本想立刻自杀,听别人劝告后,选择自沉江底。在天神的帮助下,她被自己的哥哥救起,捡回了一条命。在与其兄回到京城后,出于母亲和妻子的本能,她托付其兄多方寻找打听孩子和丈夫的消息。幸好,花炜顺利回到她的身边,在十几年的教导中,她费尽心思,尽到了一位母亲的职责。后来,花炜救出父亲,一家团聚。对于这样一位女性,张凤翼是对她持肯定态度的,最后的结局也是所有不幸之后最好的补偿。 孙氏是花云的妾,但是她在花云被俘之时,没有弃之不顾,而是展现出了她的忠心耿耿。郜氏决意自杀,她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孤子花炜的责任。作为一名柔弱女子,她独自带着孩子本就不易,况且还遭逢战乱,这其中的心酸可想而知。在出城之后,他们就碰上了凶残而不讲情面的官兵。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胡乱哭闹本是正常,可是贼寇却丝毫没有同情心,想把孩子杀掉。幸亏孙氏机智,把孩子托付给渔夫才得以保命。几经周折,她与花炜终于来到京城,面见了皇上。当皇上感慨她的不易,又得知其不是孩子亲娘时,觉得亏欠了她。但是孙氏表现出的是无怨无悔,不卑不亢。后来,她与郜氏共同抚养花炜,为花云祈祷,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善良和坚强。最后,好人还是有好报,这是张凤翼对她的充分肯定,也是我们期望看到的最圆满的结果。 纵观张凤翼笔下的女性人物,都有一种巾帼英雄的气概。面对爱情,有红拂的大胆热烈;面对亲情,有臧氏的孝顺隐忍;面对恩情,有如姬的奋不顾身;面对托孤,有孙氏的勇敢执着。这些平凡女性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女性的代表,她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美好品质,的确值得一书。 参考文献: [1]张凤翼撰,隋树森,秦学人,候作卿校点.张凤翼戏曲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黄彬.论张凤翼的戏曲创作[D].西北师范大学,2007. [3]史春燕.论张凤翼戏曲中的侠义精神[J].艺术百家,20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