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钢琴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
范文 | 王诗颖 【摘 要】抗战时期的重庆钢琴音乐文化形成了独有的个性,同时是我国钢琴艺术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钢琴音乐文化原是舶来品,在战时的重庆这一特点显得更加突出。抗战形势下的意识形态的转变以及中国自身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都是重庆钢琴音乐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抗日战争時期;重庆;钢琴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071-01 一 重庆钢琴音乐文化形成追溯至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抗战进程,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迁都重庆宣言”。可以说因历史机缘,重庆仅几年便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城市,实属罕见。中国人集文化教育精英与资源于此一地,以完成抗战宣传与人才教育的重大使命。战时重庆成为一个文化据点,也为抗战音乐运动的发展构筑一个平台。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是钢琴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的新兴文化。重庆的钢琴音乐文化主要源于战时起步并逐渐发展起来的音乐教育,伴随着广泛的救亡爱国运动,重庆钢琴音乐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钢琴音乐教育的音乐在重庆钢琴音乐文化中占有着主要位置,时任政府对于重庆地区文化、教育相关事宜的管理也多次变动。 二 抗战时期的钢琴音乐主要借助专业音乐教育的大步发展。1932年,重庆牛角沱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创建,设音乐系,开钢琴课程。1938年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钢琴教师均汇聚于此,为我国钢琴教育的系统化和正规化做了奠基。1940年11月国内最具影响的音乐教育机构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成立,由重庆的国民党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组织筹备,聘国内外诸多著名钢琴教师,有易开基、李翠贞、洪士銈、李昌荪等,另有外籍钢琴教师拉查列夫(俄)、卡瓦利夫人(比)、葛棣华(比)、盖阿迪娃女士等。1943年,原国民党中央音乐干部训练班改制,在渝松林岗成立“国立音乐分院”。那时教学环境恶劣,设备贫乏,全校只有三架立式钢琴和一架三角钢琴,教师大多原上海国立音专的教师和毕业生迁移至此,钢琴教师由李慧芳、范继森、洪达琳、杨体烈等。 易开基1935年在上海音专毕业,经萧友梅介绍到上海工作,并进修钢琴。抗战爆发后返川,为谋生计任教于成都复兴艺专南虹艺专、重庆的音乐教导员训练班和中央训练团音干班制,1940年加入国立音乐学院,1942年设立音乐系,易先生任我国最早的一位钢琴系主任。 洪士銈小学时习钢琴,1934年毕业于省立一中,1935年由省教育厅保送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师从李树化教授习钢琴。1941年毕业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留校任助教。 范继森少时爱好钢琴,1935年入上海国立音专,从查哈罗夫学习,成绩优异。曾在国立实验管弦乐团工作,经常参加室内乐演出,并与民歌唱家斯义桂等多次合作旅行演出。活跃于音乐舞台。1939年属于从事钢琴教育工作,1941年在育才学校音乐组义务教学,1943年任上海国立音专钢琴教师。 三 战前重庆文化与艺术的发展是滞后于时代,影响了重庆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蔓延,重庆本土固有的文化形态被击碎,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重构新的意识导向和文化导向。同郭沫若所指“旧中国非经过一次大扫荡,新中国是不易建设的。二者工作却由日本军部这批蛀虫替我们执行了”。抗战文艺运动的发展适应展示文化的需要,钢琴音乐作为特殊的音乐形式,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但文艺工作者与民众共同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宣传和晚会演出不遗余力地进行抗战的音乐活动,既促进抗日宣传和民众动员,也推动了音乐自身的发展。 重庆的抗战音乐运动持续高涨,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随着文艺工作者对现实把握的程度与内心体验的深度都已经不同于抗战初期,在文艺服务于抗战的前提下,对于文艺自身的发展有着更自觉个执着的追求,从而成为推动抗战音乐运动迅速发展的巨大内驱力。 结语 从钢琴艺术在重庆的发展可以看出,深刻的、大规模的社会形态转型,必然引起传统文化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变更,直接导致整个文化体系、文化结构的总体转型,对这一转型,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才有助于重庆钢琴音乐文化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结合,结出更加灿烂的文化果实。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文化局.重庆文化艺术志[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7-48. [2]《重庆教育志》编撰委员会.重庆教育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3]冯效刚.文化衍生的主动选择—从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引发的思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2). [4]汪毓和.在中西音乐文化交融下本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新音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2-4). [5]郭沫若.羽书集[M].孟夏出版社,194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