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叶圣陶语文阅读教学思想探析 |
范文 | 卓娜 【摘 要】佛教在汉朝就已经传入我国,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繁盛发展以后,在唐代佛教文化达到鼎盛。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文化都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力。从佛教的传入到其大放光彩,期间出现了大量的精美佛教艺术产物,同时也成就了许多历史有名的艺术大师。我国的佛教艺术最早仅仅是模仿和吸收印度的佛教艺术,到了后期,中印艺术相互发展融合,中国式的佛教艺术最终确定在唐宋时期,这时候的中国美术受到了佛教传入的影响,也开始发生了巨大变革,以至于诞生了新的题材内容,新的形式,由此,一种新的民族绘画精神油然而生。佛教与佛教艺术密不可分,中国的佛教艺术也带动着其他民族艺术一起发展。 【关键词】佛教:佛教艺术:演变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1-0240-01 佛教从东汉开始传入,到南北朝时期开始盛行,最终崛起于隋唐时期,宋朝以后慢慢衰败,佛教最初作为外来的意识形式被传入中国,对中国本土的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随着三教鼎力局面的形成,中国佛教艺术跟着佛教的传播兴盛起来。 一、佛教与佛教艺术的兴盛 佛教在经过汉魏时期的传播,到了魏晋时期产生玄学之时,佛学受到玄学的影响更是加快了发展步伐,到了十六国时期,佛教在南北方兴盛开来,在南北朝更是发展透彻,已经趋于各个不同的阶层,这时期的佛学已经在理论上取代了玄学,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如此之盛的原因之一,从客观意义上讲,南北朝时期的佛学发展是奠定隋唐佛学文化的基础力量。 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佛学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节奏之快令人惊叹,西晋时期的各个皇帝还没有开始信奉佛学,到了东晋,明帝、成帝开始喜好佛法,安帝亲身接收法事,后来的宋齐梁陈各个朝代的皇帝都信奉佛学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年,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两句简单的诗句,就是描写当时社会的佛学风气及发展盛况。 佛教的功德事业的兴盛带动佛教艺术的蓬勃发展,也是必然之事。中外闻名的三大石窟——敦煌、云冈、龙门石窟,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凿的。敦煌早期的佛像从造型上受到了来自印度和中国南北朝的双重影响,早期的敦煌壁画雕像从面部精神到总体特征几乎都与印度佛教相似。自从十六国以后,敦煌的统治者都是保持着与南方的紧密关系,所以才形成了以秀骨清像为主导地位的中原风格佛教艺术,尤其是北魏的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之后,到太和改制阶段,这种风格几乎已经成型。一直到隋朝,都延续着这种佛教人物风格。佛教人物的形象基本都是裹衣缚带,仙风凛然的。在人物氣质方面,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更是完美对其进行了诠释。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大批佛教艺术及艺术家,更是数不胜数,这完全有赖于当时佛教及佛教艺术的兴盛,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佛教进入鼎盛时期以后,带动的不仅仅是人们思想上的转变,更为主要的,是它已经完全从单一的佛学演变成为了复杂多元化的佛学艺术。佛学艺术博大精深,可以融入到各个艺术领域中,在艺术界的引导作用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二、佛教与佛教艺术的衰落 宋代的思想文化留给后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在这样激进又矛盾的保守派文化代表之下,难以发展佛学及佛教文化,最典型的就是程朱理学和儒道释的最终融合,佛教在日益儒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阳儒阴释的理论。在宋代,道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道教的兴起必然会使佛教衰落,除了禅宗以外,几乎无一幸免,至此,佛教艺术也逐渐没落,但是,晚唐至两宋之际所开凿的四川大足石刻,是佛学艺术在盛唐的辉煌阶段实现的一大宗教仪轨的突破,其带给我们的艺术魅力与成熟魅力闻名于世。 三、结语 佛教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历程,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就可以看出,佛教艺术跟随着佛教发展起伏跌宕。虽然佛教最初发展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但是不得不承认,佛教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佛教艺术便是其中之一。佛教艺术对我国的美术、雕塑及壁画艺术都影响甚大,除去佛教本身的宗教信仰之外,佛教文化及艺术一直都在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活及思想,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阮荣春.佛教南传之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2]印顺.中国禅宗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3]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4]范瑞华.中国佛教美术源流[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